牢牢把握党在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2017-04-13 07:20庞艳华岳宗强刘晓丹
关键词:领导权政治思想

庞艳华,岳宗强,刘晓丹

(1.辽宁大学 a.文学院;b.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110036; 2.沈阳工程学院 党委宣传部,辽宁 沈阳 110136)



牢牢把握党在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庞艳华1a,岳宗强1b,刘晓丹2

(1.辽宁大学 a.文学院;b.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110036; 2.沈阳工程学院 党委宣传部,辽宁 沈阳 110136)

意识形态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前途命运,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非常重要。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就是通过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精神,建设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党员队伍。高校承担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因此,在高校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两学一做”

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四大功能,其意识形态的正确与否直接关乎国家安全和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必须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发挥思想引领的作用。

一、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意识形态是关乎旗帜、关乎道路的重大问题。抓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有利于高校的健康有序发展,有利于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利于增强党在高校知识分子中的影响力、凝聚力,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1)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有利于高校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创新成为引领、促进经济和社会转型发展的动力。高校必须适应形势的转变而深化教育改革,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深化教育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在教育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不动摇,才能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在教育改革中,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高校办学规律,深化高校综合改革、激发高校的内生动力与活力、优化学科结构、培养一流人才、提升科研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2)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有利于提高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坚定他们的信仰。高校青年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体,其思想理念决定着未来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因此必须注重对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开展“两学一做”有利于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统筹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发展方向,激发高校青年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高校青年大学生党员的党章意识、党员意识和党性觉悟,加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并通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影响和带动普通青年大学生努力学习,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做到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坚定,自觉抵御西方不良思潮渗透。

(3)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有利于增强党在知识分子中的影响力、凝聚力、吸引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高校是知识分子的主要集聚地,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全面贯彻落实党关于知识分子的政策,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加强高校思想理论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高校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把广大知识分子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增强党在高校知识分子群体中的影响力、凝聚力、吸引力,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群众基础。

(4)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高校不仅是育人中心,同时还是文化形成与传播中心。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高校发展中的问题,坚持党委领导,努力建设符合社会主义性质、反映学校特色、适应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打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努力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使高校始终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走在时代前列。作为文化形成的策源地,许多新思想新理念都是在高校形成发展,并逐渐引起社会关注,辐射到社会的,进而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弘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的文化建设努力在继承中创新、在坚持中发展,既努力守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精神家园,又吸收借鉴世界的先进文明成果,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1]

二、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具有很强的示范引领作用。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各种思想价值观都想攻克高校这块意识形态阵地,都想征服青年学生这个群体,这就给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带来了挑战。

(1)西方敌对势力对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文化渗透。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和平演变”的手段越来越隐蔽,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渗透更是变本加厉、无孔不入。高校作为思想文化的发源地,作为意识形态的主阵地,更是西方敌对势力文化渗透的主要对象。他们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信息传播技术的优势,通过各种基金会、非政府组织和对学术交流话语权的掌控,竭力输出西方的思想文化、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通过文化消费、生活方式等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学生的价值观;通过一些影视文化、网络文化、书籍文化、快餐文化等输出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吸引青年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盲目推崇,削弱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民族认同,腐蚀大学生的道德基础、理想信念、意志品质和精神支撑,导致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偏离和价值行为失范。

(2)互联网的发展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挑战。互联网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技术载体,开拓了新的传播渠道,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内容更加丰富、传播的方式更加多样。但必须看到,互联网在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传播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网络具有开放性、平等性、自由性、即时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人人都能够成为信息发布者,网络成了各种社会思潮的集散地。各种思潮和文化价值理念通过网络传播而相互交流交融交锋,这必然导致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冲突。而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10~29岁群体占总体网民的73.7%,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03%。”[2]由此可见,青年学生是网络的主体。而青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期,他们还没有形成正确判断的价值体系和能力,在各种信息和思想混杂其中的互联网环境中,青年学生更易受到互联网的影响而迷失自己,这就给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挑战。

(3)部分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高校青年大学生大多数是90后,甚至00后也开始进入校园。他们普遍具有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创造性强、经常求新求变、不安于现状的特点,这就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现实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尽管多年来,高校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有的时候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也影响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成效。

三、牢牢把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举措

(1)必须加强学习,坚定高校师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决心和信心。“两学一做”教育活动是巩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重要举措。“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关键要坚持“学”与“做”的结合,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要加强高校师生对党规党章的学习,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学习,深入开展党性党风教育,学习党的历史,增进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要提高广大师生的党性意识,切实补足师生理想信念之“钙”,筑牢理想信念大厦之“基”。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自觉遵守党规党纪,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断对照党章要求和党员标准来检省自己的行为;筑牢思想防线,增强政治定力,自觉抵御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严格执行党中央的决定,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在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

(2)必须以理论建设为根本,切实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师思想政治水平、道德素质和精神面貌决定了意识形态研究、传播和教育的质量。高校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任务,还承担着培养、塑造学生价值观的任务。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不仅直接影响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成效,还关系到高校的办学方向及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质量。因此,要着力加强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师的头脑,引导他们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其政治素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培养一批政治立场坚定、学术素养深厚、有重要影响力的教师队伍。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坚持“理论研究无禁区,课堂传授有纪律”的原则,扎实推进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与学风建设,建立与完善师德建设的长效体制机制,切实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关心教师的工作与生活,切实解决教师工作、生活上的问题,使其能够安心工作、爱岗敬业,全心投身于教育事业。

(3)必须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则是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主阵地。高校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以学生为本,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结合学生自身成长的特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语言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以语言、图片、视频相结合的方式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形象地表达出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理解,真正做到真学真懂真用。

(4)必须利用好各种载体特别是新媒体,加强宣传思想阵地建设。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传统手段是利用校报、校园广播、电视、宣传栏等手段做好宣传工作。进入新世纪,互联网成为各种信息和社会舆论的主要集散地和放大器。特别是博客、微博、微信等一些新兴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思想、舆论的传播更加快捷、便利。现代网络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给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高校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改变工作方法,掌握主动权,增强主动性,有效应对网络安全的挑战。要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建立互联网思想教育宣传阵地,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制高点,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控制权和管理权,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比如,建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网站,为青年大学生提供学习内容,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建立校园微博、校园微信公众号,每天发布一些与学生相关的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通过新兴媒体这个平台和载体,使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由单向输出变为双向互动,由课堂教育变为课堂与网络教育相结合,提高青年大学生的政治辨别力和针对错误思潮的抵抗力,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韩景阳.高校党的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32.

[3]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7-01-22].http://www.cac.gov.cn/2017-01/22/c_1120352022.htm.

(责任编辑 祁 刚 校对 伯 灵)

Firmly Grasp the Party′s Leadership in the Ideolog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ANG Yang-hua1a,YUE Zong-qiang1b,LIU Xiao-dan2

(a.Faculty of Literature;b.Faculty of Maxims,1.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036;2.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Party Committee,Sheny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Shenyang 110136,China)

Ideology is very important in relation to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and the future fate of the country.It is very important to grasp the leadership in the field of ideology.To carry out the "Two Studies,One Action" educational activities is to study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CPC,important speeches b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To build a party that as strong as iron in their belief,faith,discipline an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ear the historical task of cultivating qualified socialist builders and reliable successors.Therefore,we should carry out "Two Studies,One Action" activit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trengthen the party′s leadership in ideolog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consolidate Marxism in the field of ideology Guiding status,which has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far-reaching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deological of college leadership

2017-04-21

庞艳华(1964-),女,内蒙古赤峰人,副教授,硕士。

10.13888/j.cnki.jsie(ss).2017.03.015

G641

A

1672-9617(2017)03-0362-04

猜你喜欢
领导权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提高政治站位 强化责任担当 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论述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