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趣、有效、有用的思想品德课堂

2017-04-15 12:26陈福海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品德课公开课思想品德

陈福海

(福清元洪高级中学,福建 福清 350300)

构建有趣、有效、有用的思想品德课堂

陈福海

(福清元洪高级中学,福建 福清 350300)

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与否,可以从学习的意义有趣、有用、有效这三个方面来衡量。有趣是有效的前提和基础。课堂教学应体现“问题有趣”“材料有趣”“活动有趣”“交流有趣”以激发学生交流、思考,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有效要体现在教学的层级性和程序性上,要体现在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变化上。课堂互动中“有效对话”“有效拓展”“有效评价”促使学生较好地达成三维目标;有用即要从学生当前学习和发展需要来体现,还要从学生未来终身学习和发展需要来体现。

思想品德课;有趣;有用;有效

公开课教学是教师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学习的一个机会。大部分教师都能够认真准备、精心设计,做到多种教法学法并用,多种媒体并有,多种评价方式并上,花样多、互动多。虽然这些“多”不一定就是有效教学,但我们要向公开课的做法学习,把常规课上成公开课,公开课也就是常规课。常规课要实现“有趣”“有效”“有用”整体平衡、同步发展。笔者从参加的各级思想品德公开课听评课活动和公开课教学比赛中获得的一些想法,拟从教学中的有趣、有效、有用等三方面来谈思想品德教学的一点粗浅认识。

一、课堂教学应体现“问题有趣”“材料有趣”“活动有趣”“交流有趣”,以激发学生交流、思考,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有趣”是“有效”和“有用”的前提和基础。平时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很多教师容易把好好的思想品德课上成了“呆板课”“枯燥课”,学生的课堂学习满意度低,效率不高,教师自身也很苦恼。我们要向公开课的做法学习,具体做法是在设计教学时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素要求:

1.问题有趣

疑问是为了激发学生认识上的矛盾,激发探索问题的热情。问题有趣更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要善于设置一些有层次有梯度,有思考空间,有一定深度、广度、有趣且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例如,央视3·15晚会上曝光网店刷单刷店铺信誉的问题,在学习八年级《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时,可以设置一系列感兴趣的问题:网店刷单刷信誉是一种什么行为?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消费者如何炼就慧眼,识破网店行为?另外经营者以低质低价薄利营销策略,消费者自认倒霉不退货,有何影响?请运用课本知识对这些疑问加以说明。分析之后,学生就会焕然大悟,刷单和低价营销都是骗局,一个是制造虚假繁荣景象为了骗取信任,另一个是损失小自认倒霉不退货而放弃了权利。即使每单赚一元钱不多,但百万人上当,利润也是相当可观的,助长了不法经营者的行为,他们就是利用消费者这种心理才屡屡得手。还有免费赠送商品有陷阱,收取的运费已包含了商品价格,以人传人的方式免费做大量广告,因为金额不大,容易被人们忽略,但是如果被骗人数众多,利润很可观,也可能构成诈骗违法犯罪。

2.材料有趣

教师需要掌握大量有趣的素材。因为有趣的材料可以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兴趣,使学习成为一种精神享受。这些素材在生活中很多要注意收集并分门别类。一是向教辅书收集。教辅书中的事例和插图都是精心挑选的,要挖掘好。二是艺术作品中的有趣材料。如电影、相声小品、笑话漫画、歇后语等,或精心截取或信手拈来,便可获得良好的课堂效果。如学习七年级《身边的诱惑》,截取葛优主演的电影《私人定制》来讲述金钱的诱惑,就很有直观性。三是网络中传播的有趣段子或微视频。网络生活中通过微信和QQ等社交软件,互相传播着大量的有趣素材,思想品德教师要做个有心人,独具慧眼、善于发现,掌握必要的技术手段,进行收集整理,精心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如学习《追寻高雅生活情趣》,使用微信中传播的短视频《电梯里的激情》(网络中使用的标题很多比较低俗以吸引眼球、骗取点击量),讲述电梯里的一个实验,来说明人的从众心理,学生边看边笑,从中体会盲目从众的危害。教师还可以从中扩展,从电梯环境延伸到教室学习环境,再到社会环境,明确积极发挥从众心理的积极影响,一起创造良好学习氛围,避免从众的消极影响。四是综艺节目中的视频。如《最强大脑》《中国达人秀》《奔跑吧兄弟》《中国好歌声》《超级演说家》《快乐大本营》等大型综艺节目,学生平时都爱看,这些材料鲜活、感染力强,是教师收集的重点。在课堂上截取运用,更贴近学生,讲道理容易接受且更深入人心。五是时事新闻和生活中正能量事例。如学生参与的《中国好人榜》投票,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介绍,都是生活中很好的素材。

3.活动有趣

教学形式单一,时间长了,学生也会厌倦,兴趣大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还在于学生的活动体验,只有学生参与越多,体验越多,兴趣才越大。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是主角,是思想品德教学活动的一个整体,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兴趣空前高涨,学习效果才会更好。让课堂活动有趣起来,需要丰富教学形式,可采用时政播报、小组讨论、同伴互助、课堂演讲小辩论、小记者采访、小品表演、人物扮演、课堂小游戏等形式,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竞争!合作!》这一部分知识时,如果只是说结论,未免有些单一、枯燥。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计一个分组游戏挑战赛环节:如何在一张报纸上同时站立多人。这个游戏让学生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增强了参与意识和成就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

4.交流有趣

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良性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课堂交流充满乐趣,才是精彩的课堂。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能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进行自主学习,可以使他们更好地交流探讨,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另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课堂交流有趣了,才能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学科学习环境。

二、课堂互动中“有效对话”“有效拓展”“有效评价”促使学生较好地达成三维目标

“有效”要体现在教学的层级性和程序性上,要体现在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变化上。教学的过程要成为学生变化的过程和发展的过程。

1.有效对话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是一种平等中的对话,也是一种创造中对话。少一些预设,多一些课堂生成。课堂教学不是预设的僵化程序,应该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在预设中生成,在创造中对话,在对话中发展。所以教师要学会倾听,抓住教育契机,即兴设计,回应、参与、引导,解决学生生成的东西。这需要教师长期的专业积累和智慧。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也是在欣赏中的对话。多一些赞美,少一些批评。有效引导,让学生想说、会说,并且将这三点有机结合起来。

2.有效拓展

思想品德的课堂空间也可以拓展开来。思想品德课教材的内容相对浓缩和精练,如教师仅仅局限于教材,使得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沉闷、枯燥,毫无生气。为了达到真实生活与课本教材的联系,将思想品德课进行拓展与延伸是一个较为实用的方法,这对实现教学目标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比如学习九年级《灿烂的中华文化》,可以把一堂思想品德课变成一个多媒体文化旅行,就把书本与美轮美奂的中华文化展示、历史结合在一起,非常受欢迎。

3.有效评价

课堂有效评价不是简单地做对或错的判断,有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内部动因,维持课堂适度的紧张状态,更好地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肯定和赞扬是学生所需要的,但也要恰到好处,不泛化。因此,教师在课堂评价时要采用灵活多样、丰富生动且符合实际的评价语言,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恰当的,具有针对性、引导性、启发性、激励性的评价。

三、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感到学习有价值,离不开“有用”

“有用”既要从学生当前学习和发展需要来体现,还要从学生未来终身学习和发展需要来体现。

1.有用于考试

教学中的有趣、有效、最终的指向的是有用。思想品德课的目标是知识内化、知行统一。要做到知行统一,就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知识内化,进而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这时,就是要让学生感到学习是有价值的,不是为了学而学,是为了用而学。学是为了用,学以致用才是思想品德学习的价值所在。虽然思想品德教学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但也不能因为这样,谈“考”色变,上课过程中只字不提,不记笔记,不提要点,不记重点,书本上没留下学习的痕迹,这也是不对的。毕竟思想品德也是中考科目,也有期中期末考,教学也要有用于考试。

2.有用于提高认识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能够答疑解惑尤其是生活中关心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要有意识地考虑学生可能的想法或疑问,上课时机智应答。例如,学习追星现象时,刚好“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和“黄晓明婚礼”在前后一个时间点上,有评论认为前者的关注度远不如后者所获得的热议度而鸣不平,并称“黄晓明PK屠呦呦:一生努力不敌一场作秀”。这样的问题,就要在课堂上进行解释,说明屠呦呦值得人们敬仰,黄晓明也值得人们尊敬。因为他们是在不同领域为社会做出不同的贡献,不能市侩地将金钱作为衡量一切的唯一价值标准。联系七年级学过的知识,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也不在于金钱多少),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黄晓明不仅生产精神产品,而且捐助了二百多名失学儿童,这一点精神也很高尚。对于课堂中生成的疑问,教师要有专业智慧和自信,及时地给予回应和解答,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让学生认同教材观点和现实是一致的,帮助学生提高认识。

3.有用于分析、解决问题

现在的思想品德课程在内容设置上比以往有很大改进,也更实用,对学生的成长也起到实实在在的帮助。如七年级的情绪调节的方法,注意转移法、合理发泄法等,八年级学习怎么和身边的人友好相处,认识各种权利以及什么是侵权行为等是有用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在和学生接触对话当中,学生也普遍感受到了学习思想品德课的价值。一个学生说道:“有一段时间我很烦父母,甚至离家出走过。在一次思想品德课上,终于认同了那是我的心理断乳期,开始学着换位思考,体谅父母。”另一个说,“初一那会儿,我喜欢大声叫人绰号,然后一女孩生气了。我还理直气壮地说好朋友就应该这样,直到思想品德课里说到要尊重他人,不取贬义的绰号,我才意识到是我错了,下课以后给那女孩道了个歉。”这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就是告诉我们学习思想品德知识有用于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所以在教学方面,教师不能完全把它当成应付考试的工具,而是实实在在地用学科知识帮助学生,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1]周艳红.思品课堂有序、有趣、有效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5(4).

[2]吕秀田.让思想品德课有趣、有情、有效[J].中学教学参考,2011(18).

[3]黄植德.浅谈思想品德课的拓展与延伸[J].科学导报,2014(8).

G633.2

A

1673-9884(2017)11-0005-03

2017-09-13

陈福海,男,福清元洪高级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品德课公开课思想品德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第一次公开课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如何以“惰”督“勤”
未雨绸缪 静等花开——基于“儿童立场”下的品德课前准备策略例谈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