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口算习惯与能力策略的研究

2017-04-22 20:25宋红艳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口算低年级习惯

宋红艳

摘 要:低年级的口算习惯与能力的培养应从这四个方面着手:一是从“勤”字上下功夫;二是从“實”字上打基础;三是从“巧”字上花心思;四是从“活”字上动脑筋。

关键词:低年级;口算;习惯;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低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以及计算能力都极其有限,口算能力都是从无到有慢慢积累起来的。一般而言,老师都会先从10以内的数字开始教学,这是因为这10个数字是学生后续口算的基础。因此,低年级口算习惯与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而口算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和技巧,形成一定的口算习惯,达到正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要求。

一、每日必练,形成习惯

口算技能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它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过程。口算训练一定要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勤能补拙,熟能生巧,坚持才能增长本领,勤奋方能收获成功。

1. 每天课前2分钟可进行听算专项练习

即每天上数学课前,让孩子们准备好口算本,待老师走到教室时,由老师逐一说出10道口算题,学生边听边写,并算出得数。最后由老师说出正确答案,同桌对调互改。口算全对的,老师进行表扬,有错误的,课后在口算本上将错题抄10遍,加以巩固。2分钟时间不是太多,但是日积月累,一学年坚持下来,学生就能有很大的收获。

2. 每天中午可进行视算专项练习

即每天的中午自习课时,在黑板上出20道口算题,由学生抄写在口算本上,并算出得数。自习课结束后,再交于班级的5位“计算小能手”批改。全对的不用订正,有错误的,要在口算本上抄10遍,巩固错题。

长此以往,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心理保持一种学习的张力,也可以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口算习惯与技巧。

二、重视算理,掌握算法

扎实掌握口算的算理、算法,是口算能力培养的前提与基础。如果教师只重视口算结果,忽视算理教学,则会致使学生运算速度缓慢,一旦形成计算习惯,将对口算技能的提高产生严重障碍。小学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掌握20以内的加减乘除法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算理,这是学生今后数学计算的基础,而小学低年级的口算是从直观感知过渡到表象的运算。

例如在教学“9+4”的表象时,先出示装有9个桃子的盒子,另外再准备4个桃子,提问:桃子总共有多少?先让学生动手操作,然后问是怎么想的。当有学生说:“把盒外的4个桃中拿1个放进盒子里,盒子里就有10个桃,外面还有3个,一共13个。”笔者表扬了这个同学,并突出说明这种方法叫作“凑十法”,同时画出思维过程图:

再引导学生简化思维过程:因为9和1凑成10,所以要把4分成1和3,先算1+9=10,再算10+3=13。即“见9想1,凑成10,还剩几就是十几”。

这样,学生理解了算理,就掌握了算法。再通过不断训练,形成一种口算的习惯,从而提高口算的速度与能力。

三、探索规律,提高速度

在对学生的口算训练中,不但要让学生学会正确进行口算,同时也要训练学生学会找规律,会运用规律善于计算、合理计算,为口算提供知识铺垫。随着学习的深入,教师可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口算速算的技能技巧,锻炼和培养创新思维,实现从“会算”到“巧算”的飞跃。

1.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的口算规律

即减数是9,差就是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字加1的和(如15-9=6,得数就是1+5=6),减数是8,差就是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字加2的和(如13-8=5,得数就是2+3=5),减数是7,差就是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字加3的和(如12-7=5,得数就是3+2=5),以此类推。整理成口诀就是:减9加1、减8加2、减7加3、减6加4、减5加5。让学生熟记这些运算规律,为口算“十几减几”达到“快”和“准”提供有力保证。

2.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加法”的口算规律

即9加几,和的十位数是1,个位数就用几去1(如9+3=12,得数的个位数就是3-1=2),8加几,和的十位数是1,个位数就用几去2(如8+5=13,得数的个位数就是5-2=3),以此类推。整理成口诀就是:9去1、8去2、7去3、6去4、5去5。

3.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的口算规律

(1)连加,加数“凑整”。

如24+15+5=?启发:几个数相加,如果有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十,可以先把那两个数相加,更利于我们口算。即这里要先算15+5=20,再算20+24=44。

(2)连减,运用减法性质“凑整”。

如94-35-15=?启发学生:连减算式中,因是减了再减,要是两个减数刚好能凑成整十,可以直接把两个减数一次减去,更利于我们口算。即先算35+15=50,再算94-50=44。

巧妙的方法,犹如学习的“助推器”,能让学生视界敞亮、思路开阔、触类旁通,收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四、讲究形式,灵活多样

口算题是由数字与运算符号组成的抽象算式,在运算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产生畏惧与厌烦情绪,这些都是因为学生的注意力短暂、不稳定引起的。但小学阶段的学生有一个明显的心理特点——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此外,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算法多样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空间和创新时机,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愉悦,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口算训练方法。

1. ①答口算题;②笔录口算争能手;③小组口算比赛夺红旗;④帮助卡片找朋友;⑤口算接力。

2. 為了充分发挥游戏效应,有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如“摘苹果”“飞鸽送信”“青蛙过河”“抽签答题”等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促练,练中有提高。

在口算训练中,教师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要使口算训练具有针对性,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另外,还要注重培养与激发学生口算兴趣,养成良好口算能力,做到认真、仔细、迅速。

总之,凡基本技能的形成,都需要“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坚持天天训练,才能奏效。口算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应每天用3到5分钟进行口算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通过长期的口算运算,达到提升口算能力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笔算能力的提升,为其今后的数学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附:小学生“五字诀”学口算

1. “实”字上奠基础

小学数学学习讲究理解,要求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知识的掌握。而扎实的口算算理与算法,是学生口算能力提升的基础与前提。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注重口算的结果,而忽略算理教学,这样容易影响学生运算速度的培养。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扎实的基础做保证是不可能学好数学的。

2. “勤”字上下功夫

口算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口算能力的训练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每天抽出两到三分钟的时间进行口算训练与练习;课后,再组织同学之间相互出题进行练习;条件允许的还可让父母进行出题,帮助学生锻炼与培养口算能力,或者与父母一同去超市购物,计算购物的总价。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发展具有顺序性,因此,在相关数字的口算中,教学难度应当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确保学生的正确率。

3. “活”字上动脑筋

(1)活练。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导师”,无论是高中数学、初中数学,还是小学数学,数学都是由一系列的抽象符号与数字组成的。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而数学口算无疑是挡在学生面前的一座大山,在数学口算学习阶段,学生很容易感到疲倦与厌烦。因此,这需要我们教师在口算教学中,注重口算教学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多角度、多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口算技能。

(2)活学。现代教育教学强调“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注重学生口算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并要求尊重学生个性差异,鼓励算法多样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空间和创新时机,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愉悦,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

4. “记”字上做文章

在数学运算中,有的算式或者数据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如果还反复进行教学与运算,不仅会费时,还会耗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记忆与掌握这些常见的算式结果与运算定律,为口算达到“快”和“准”提供有力保证。

(1)熟记■,■,■,■,■,■,■,■,■,■,■,■,■等分数与小数和百分数之间的互化结果。如■=0.5=50%,■=0.375=37.5%等。

(2)熟记必要的运算定律与运算性质。如a+b+c=a+c+b,a+b+c=a+(b+c),(a±b)·c=a·c±b·c,a-b-c=a-(b+c),a÷b÷c=a÷(b×c)等,对于各个运算规律要求学生正反两个方向都要熟练运用。

(3)熟记1π至10π、42π至102π的值。

(4)熟记112至202和23至103的值。

(5)熟记0和1在计算中的特殊性。如a±0=a,a×0=0,0÷a(a≠0)=0,a÷a(a≠0)=1等。

(6)熟记一些特殊算式的结果,如25×4=100,25×8=200,125×4=500,125×8= 1000,625×8=5000等。

5. “巧”字上花心思

学生来到学校,不仅仅是为了习得知识,更为重要与关键的是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创新思维,让学生的知识从量变到质变,从“会算”向“巧算”飞跃。

(1)在让小学生口算计算■+■=■,■+■=■,■-■=■,■-■=■时,让学生看过题目后,让其总结出这几道题的共性(分母互为质数),不仅要教会学生计算,更要知道其原理。

(2)任何一组数除以50,只需先将这组数乘以2,去掉其尾数的两个零(或除以100)即可得出答案。如750÷50=750×2÷100=15。

(3)两位数的数字乘101时,只需将这两位数连续书写两遍即可得到答案。如16×101=1616,98×101=9898。

(4)运用商不变性质,巧算除数为25,125等数的除法算式。如400÷25=(400×4)÷(25×4)=16,35÷125=(35×8)÷(125×8)=0.28。

(5)灵活利用分解技巧进行相关速算。如25×32=25×4×8=800,3.5÷14=3.5÷7÷2=0.25等。

猜你喜欢
口算低年级习惯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智趣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