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要注重实效陆、可持续性

2017-05-10 07:48胡霞骏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民办研讨教研

胡霞骏

近年来,民办幼儿园已经成为当前幼儿教育发展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和公办幼儿园却有着较大的距离,缺乏园本教研的文化氛围是我们所面临的困难之一,大家也都了解,教师流动性大、教师年轻化、本专业教师占的比例较少都是民办幼儿园所面临的困难。我园作为一个民办的年轻幼儿园,同样有许多民办园的共性问题需要面对,教研意识的缺乏,教师群体的流动性、年轻化、非专业化等。针对这些,我园在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等方面做了一些针对性的尝试:

一、教学研究注重实效性、可持续性

1.教研制度重落实

我园的教研活动制度旨在增强幼儿园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树立园本教研为教学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为理念,依托制度开展园本教研。但制度不是一纸空文,我园在制度的实施和贯彻上重视实际的落实情况。如定期通过网络和信息资源开展专题性研讨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和都市活动,进行集体备课和课后反思性研讨,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以教研为切入点,促进教师之间的传、帮、带;围绕教学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观摩和评比活动。

2.研究内容急教师所急

研究的内容根据各个层面教师的不同需求,选择教师当前发展区域需要,针对能够解决的问题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开展研讨,才能成为教师的内在需求。如:在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没有头绪,无从着手,我们把主题活动归纳为十个关键点:主题目标、背景线索、主题网络、活动安排、活动案例、环境创设、区域活动、家园共育、观察记录、反思提升。而每一个点又有很多研究的内容,在观察记录方面,我们又提出活动中记录方法的探讨,在研究环境这个点时,我们在园本教研中提出了:环境怎样反映主题,环境怎样推动主题等,经过研讨,教师对怎样开展主题有了初步的概念,了解了主题开展中的要点,对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帮助很大。

二、教师培训体现一个宗旨、多个策略

根据教师的实际水平开展分层分类培训,我们是集团办园,集团总部会制定专业教师及非专业教师的培训,帮助专业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对于非专业教师进行基础培训,使其能够一步一步脚踏实发展,我们的一个宗旨是:“勤字当先、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专业引领。”采用“融合、团队、循环、选修”多个策略,主导幼儿园的培训活动。借助组织形式多样化、内容专业化的岗位培训和练兵,让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寻求到学习的自信与快乐,不断壮大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这里我主要谈一谈其中的几个策略。

1.“融合”策略:我们所指的融合是包含融与合两个概念,融的重点在于不急于求成,而是注重持续性、长期性和缓慢的过程,就像冰慢慢融化成水一样。民办幼儿园非专业教师比较多,上手比较慢,有部分非专业教师面对日常的教育教学束手无策,自信心不强,有畏难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师的流动,如果简单地要求这部分教师在短时间内达到一个比较专业的教学水平是不近人情的。因此进入我们幼儿园的非专业教师,我们在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在引领她们的时候都是给予了较为合适的时间和空间,给予她们较长时间的学习和尝试过程,并且手把手、事无巨细地指导她们每一个教学的环节和细节,甚至小到一个地贴的贴法、位置和颜色的选择。在我园这种看似缓慢的非专业教师成长过程中,这种不求速度的融的策略使我园教师的流动性大大降低。为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稳定奠定了扎实的人力资源基础。第二个概念就是合。这个合的策略就是让新进的老师在工作的最初一年之内以较高的频率定期了解和关注我们集团的整体教育文化和理念。让这部分老师自身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和意识保持与整个园所、整个集团理念的同步和一致。

2.“团队”策略:培训活动以“小组”团队出现,强调团队的共同智慧、优势互补、互相学习和共同荣誉,把个人的能力与团队捆绑,创造“1+1>2”的绩效。创设不同的研究团队:如个人、班级、年级组、幼儿园等,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比如说我们幼儿园有几位美术专业的教师,我们利用这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鼓励她们成立一个美术领域的研讨小组,定期对美术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研讨,从小的切入点能辐射到整个幼儿园的美术教学活动,让这个小组来主持和组织全员性的美术教学研讨,把团队的智慧辐射到全园的教师群体,同时也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3.“循環”策略:培训遵循“从实践中来,回到实践中去”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策略,做到学以致用,推动教师的成长。我园每学期都会进行一课三研的活动,与姐妹园一课三研、循环研讨的模式不同的是,我们的一课三研活动往往能够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4.“选修”策略:集团将根据上级精神与幼儿园的实际需求,除了分派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师资培训以外,开出选修菜单,请各园、各位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特长、课题研究进程、教学实践选修培训内容,通过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法使培训更有效、更规范。

我想,不管是教学研究还是教师培训,向同行的学习和请教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一条有效的捷径。我园开园至今的两年中,让园内的教师走出去向姐妹园学习。通过观摩课、参观、开放日、参加片区研讨等活动形式,实现资源共享,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评比和培训活动,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挑战自我、激励自我的平台。这样的发展共同体、研究的联合体也是我们幼儿园能理顺自身发展思路、确立自身发展方针的一个重要的“脚手架”,我们也相信在园区这样的片区联动的研究氛围中,民办幼儿园能发展得更快更好。

猜你喜欢
民办研讨教研
民办本科院校开展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