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魅力 挖掘内涵 丰富实践

2017-05-10 19:22路建虹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德育情感

路建虹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保证,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中的德育因素,从而保证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可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应渗透在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中。那么,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从哪几方面在音乐教学渗透品德教育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音乐教材,或是对真、善、美的颂扬,或是表达作者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或是对自然风光的赞美……都是词曲作者思想感情的真情流露,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容。这是音乐学科得天独厚的教书育人的有利条件,作为音乐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寓德于教。

一、展示音乐魅力,激发爱国之情

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音乐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案例:《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教学片段

教学设计:

合作学习,创造主题造型

1.教师有感情地范唱,帮助学生理解歌词内容。

2.教师舞蹈表演,激发情感,引发情景想象。

3.师生交流,共同商议造型主题。

4.分组合作学习,创作造型。

5.展示、交流、评价各组的造型。

6.师生合作表演

拓展欣赏,升华情感

欣赏《闪闪的红星》,激发爱国之情

【设计意图】

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为学生凸显了“少先队员不怕困难,不怕敌人,顽强学习,坚决斗争”这一主题思想;充满感情的舞蹈更是使得歌曲形象栩栩如生,也激起了学生对歌曲情感的进一步理解。通过拓展《闪闪的红星》深化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中所蕴含的少年儿童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真挚的爱国之情,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二、挖掘歌曲内涵,促进品德提升

音乐教师应利用音乐学科得天独厚的条件,抓住那些深情优美的歌曲,在音乐教学中引领学生感受歌曲的思想内涵,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高尚情操。

案例:《祝福妈妈》教学片段

教学设计:

体验——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

问:歌曲中有几个人物,她们在干什么?

2.复听歌曲

问: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3.轻声跟唱,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速度。

4.有表情地深情演唱。

创造——《献给妈妈的爱》活动

写一句祝福的话,唱一首祝福的歌,跳一支祝福的舞,画一幅祝福的画

【设计意图】

一句话、一首歌、一段情。正是因为教师充分挖掘了歌曲中最具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导学生去聆听、品味、感悟,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此刻,不需要老师再进行灌输,学生在感受歌曲过程中情感已经被充分激发,课堂上动情的歌声就是学生内心沸腾的爱母之情。

其实,教材中很多歌曲都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小蚂蚁搬米粒》教会我们勤劳;《理解多好》让我们懂得理解别人,快乐自己;《故乡恋情》培养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祖国;《七色光之歌》则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自信的人。音乐教师要做有心人,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同时,更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音乐的思想内涵,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丰富音乐实践,加强知行统一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歌曲的學唱上,应与音乐活动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音乐活动课和音乐主题活动,让德育与音乐实践联系起来。

案例:《春天举行音乐会》教学片段

教学设计:

“创造美”——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

1.教师出示打击乐器鼓、手铃、双响筒、沙锤,通过听辨,让学生判断哪一件乐器的音响适合表现嘀嗒、沙沙、轰隆隆、哗啦啦的声音效果,并让部分学生试着配上音乐伴奏,其余同学演唱。

2.学生出示自己带来的纸、筷子、易拉罐等生活用品,用它们模拟出嘀嗒、沙沙、轰隆隆、哗啦啦的声响,并随音乐演奏。

3.告诉学生自己的身体就是一件很好的乐器,让学生通过弹舌、捻指、拍手、跺脚等动作模拟声音,并随音乐演奏。

【设计意图】

让学生将生活中的用品或自己的身体作为乐器,去探索大自然的声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使他们主动参与到音乐表现和创造中来。通过不同乐器的合奏,开展音乐实践活动,学生学会了合作,学会了互助,懂得了在集体中要相互配合,服从集体。融德育于音乐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这样的方式远比老师的“说教”要有效得多。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因此,每一位音乐教师都应该练就一双“慧眼”,去挖掘音乐教学中德育契机,在传授音乐知识的同时,注重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德育情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情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