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段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探索及实践

2017-05-10 19:30丁亨滋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生活化生活

丁亨滋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生活化教学已经成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断提高生活化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广大教师的教学任务。本文通过简要分析高段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积极作用,指出高段小学数学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以期能够提高高段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在傳统的应试教育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讲授的形式,按照教材内容,传授理论知识,而学生则通过记笔记的形式,学习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不仅使得课堂教学效率较低,而且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学生出现偏科的现象,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而在大力实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加强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高段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积极作用

1.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高段小学数学开展生活化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加强数学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生活实例,营造出合适的教学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元素,讲解抽象的教学内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知识水平较低,理解能力不足,在数学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而通过开展生活化教学,营造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直观、生动展示抽象的数学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枯燥乏味的数学理论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可以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小学数学教师只注重灌输理论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使得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思维能力不强,数学应用能力较低,而在生活化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实例,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高段小学数学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1.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引入生活实例

传授数学知识,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数学知识水平,是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任务,而数学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需要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根据数学学科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在掌握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数学应用能力,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新形势下教师应该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展示生活实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例如,在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展示教学课件,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展示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形和梯形等物体,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生活中所用到的平面图形,并且适当讲解这些图形的特点和作用,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然后给出黑板的长和宽,让学生根据计算公式计算黑板的面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同时,在讲解数学应用题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小明家与外婆家相距280公里,中秋节的时候,小明一家沿着公路开车到外婆家,如果每小时行驶40公里,早晨8点出发,请问小明一家几点能够到达外婆家?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适当引入生活实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2.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学习加减法的运算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事例,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王华家里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以及王华5口人,一天王华过生日,妈妈给王华买了一个蛋糕,回到家时,妈妈用刀把蛋糕平均切成了8块,然后,爷爷奶奶各拿走两块,爸爸、妈妈、王华各拿走一块,请问剩下的蛋糕占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各拿走了蛋糕的几分之几?另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创建合作学习小组,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学习数据统计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同一个商店中,不同顾客的性别、年龄和消费总额,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3.结合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根据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开展生活化教学,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仔细研读数学教材,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合理引入生活实例,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生活素材,以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给出应用题:学校食堂买了一批米,吃去129千克,而剩下的比吃去的3倍少25千克,请问学校食堂一共买了多少千克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生活化的教学素材,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喜欢吃零食、买零食的行为,让学生统计、计算自己一周或者一月之内买零食所花费的钱数,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另外,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认知水平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引人生活实例,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以提高学生整体的数学水平。

三、总结

生活化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因此,在积极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加强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生活化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