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批注式学习习惯

2017-05-10 00:08张海波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文段习惯文本

张海波

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语文教育提出了“把课堂交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自主学习习惯”的理念。阅读能力作为语文素养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不可避免地成了各阶段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批注式阅读注重阅读者的自主理解和思考能力,这刚好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通过培养学生形成批注式阅读的习惯,可以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对文本内容的思考和感悟,从而促进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批注式阅读的概念出发,进而阐述批注式阅读的具体方法以及意义价值,再通过列举实例来总结批注式阅读的培养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批注式阅读的概念及内容

批注式阅读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符号式,另一种是文字式:符号式的批注主要通过波浪线、直线或圆圈来划出文章中重要的词句,也可以用问号来标注自己存在疑问的地方,这种方式很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使用,可以帮助学生在预习阅读时把文中的生字词以及重点字词标注出来,例如,在预习课文《梅兰芳学艺》时,很多学生自动地在重点描写梅兰芳练眼睛的段落中画出了重点词“紧盯”“注视”等词,还有些同学在文中用疑问符号标出了自己不懂的地方;文字式的批注主要是读者在阅读中产生的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可以在文本的空白处简洁明了地写下当下的思考感悟,同时也可以用来标注重难点字词的释义,这种方式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语文知识储备不够丰富,但也能写出简单的文字批语,不过教师最好不要硬性规定,要让学生自由发挥。

二、批注式阅读的意义和价值

批注式阅读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加人思考,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深度,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通过批注这一可量化的模式方便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和督促。此外,批注式阅读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同时能调动学生使用已有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进一步将所学知识内化吸收。

批注式阅读的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第一,能让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在阅读中遇到疑惑及时标注,久而久之,有利于减少学生的困惑,增加阅读的收获。第二,能让学生学会生动使用所学知识,批注式阅读是一种独立且具有个性化的阅读方式,在做批注的同时能帮助学生回顾以往的基础知识,并在新的阅读中有所收获。第三,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其专心沉浸在文本中,阅读过程中做批注是需要精力的,为此学生必须静下心来细读文本,增强对文本的理解和审视。第四,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性,批注式阅读时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并对其进行深度阅读,这有利于学生自主发挥个性化思维,用文字批注下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写批注的同时增加了学生动手写的几率,将读和写结合了起来,使得知识的输入和输出得到了和谐的平衡。

三、批注式阅读方式的培养

(一)引导示范,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为了让学生认识批注式阅读,教师需要先做出示范,带领学生欣赏批注成品,给学生展示自己对课文做的批注,并与学生分享批注的感悟,体会批注式阅读的效用。其次,在学生学习做批注之初,要多鼓励,少批评,在建立融洽师生关系的同时也增强学生对批注式阅读的自信和兴趣。此外,教师还应积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在课上适时表扬批注做得好的同学,形成一种班级集体做批注的氛围,带动学生主动积极采用批注式阅读。让学生在积极上进的气氛中产生对批注式阅读的兴趣,从而逐步提高批注的深度和水平。

(二)授之以渔,具体指导,行之有效

在培养学生批注式阅读之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来教授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首先,批注的位置可以根据文章结构放在文章的开头、结尾以及文章内的空白处,或是根据阅读的需要放在存在思维困惑和矛盾的地方,如,《怀念母亲》一文中,作者写道:“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这里对故乡老朋友的感情既有凄凉又有甜蜜,看上去存在着矛盾,学生可以在这里进行批注,以便于再次閱读或是老师讲解时做进一步的深入理解;此外,含义深刻的位置,需要补白之处以及欣赏赞叹处也都是批注可以存在的地方。其次,从批注的内容来看,有对词义的注释,对文段的归纳总结,或是对含义深刻文段的内涵理解以及对产生感悟文段的体会,还可以是文章中使用精妙的表达手法和修辞手段等。

(三)开展阅读活动,注重课内外相结合

对于学生批注式阅读的指导,教师主要的战场是在课内,这样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批注,然而,课内文章始终是在教师的讲解下进行精读,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学生的独立个性化,使得某些不自觉的学生还是依赖于教师的讲解来理解文章。因此,为了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切实运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可以按时开展阅读活动,让学生相互交流阅读批注以及阅读心得,教师则可以定期地对学生自主做的批注进行反馈,可以从批注的数量、形式、广度和深度等方面进行评价,适当地对学生的批注做出引导,主要还是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在批注上发展自己的独特思维。在反复的实践中,学生才能逐步提升批注阅读的水平,养成良好的批注阅读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结语

批注式阅读是一种深层次的阅读方式,不仅能让读者集中精力,沉浸在书本当中,而且能激发读者的独立性创新,更能提高读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将这种方式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课内预习的质量,通过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批注阅读习惯,还能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益良多。

猜你喜欢
文段习惯文本
《说文段注》之“同意”及其理论意义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五年级阅读主题:壮观景象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