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背景下提升大课间活动品质的校本探索

2017-05-30 22:34吴新泉
体育风尚 2017年2期
关键词: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

吴新泉

摘要:阳光体育对青少年成长有一定的作用。笔者分析目前体育大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通过实践,构建适合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优化模式,探索出大课间开展的有效策略,明确开展大课间的注意点,提升学校大课间活动品质,提升学生运动素养。

关键词: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校本探索

体育大课间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大课间的开展,克服传统课间操单一、枯燥的弊端,正受到广大中小学的欢迎。由于各校场地、师资水平等存在差异,因此,阳光体育背景下提升大课间活动品质是摆在体育教师面前一个重要课题。

一、目前体育大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意识不强

一直以来,中学都是以分数来衡量一所学校水平。学校体育投入在整个学校教育中所占的比重一直较少。笔者调查了10所中学,除了常规的一些器材,没有特色项目的器材。而且经常需要用到的球类也较少。教师、家长、学生对于大课间的意识也不强,认为只是国家、学校规定而已。学校要加强体育大课间的宣传,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可以充分利用橱窗、校园广播、微信等大力宣传体育大课间的意义,营造健康校园的氛围。

(二)形式主义

尽管大课间体育活动已经在各校如火如荼的开展,但是还是存在着传统课间操的模式。笔者调查了如东20所中学,其中17所中学的大课间活动仍然以各种操为主要活动方式,只有3所中学综合运用操、跑步与体质健康测试内容等,并且绝大部分学校的大课间存在形式主义,如此无味的大课间活动,怎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怎能达到预期的活动目标?因此,体育大课间活动要根据学校实际,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合理安排活动内容。

(三)缺乏管理

由于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组织管理还处于实践摸索期,学校领导、执行科室和体育教师对于如何规范、科学、有效管理大课间体育活动理解还不够透彻,因此对于活动的模式、要求、组织、评价还没有系统的规定,因此,体育大课间活动要制定适合的内容、有效的组织形式、科学的评价体系。例如:我校每日由值班老师、学校行政深入巡视,负责各年级、各班活动开展。体育组建立学生大课间评价体系,学期末,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给予学生总评成绩,以此推动大课间的开展。

二、构建体育大课间活动的优化模式

体育大课间活动分为晴天室外活动和雨天室内两种。如果是室内大课间,可以采用体育理论、健康知识讲座、自编室内操(徒手操、武术操、韵律操等)、智力游戏(各种棋类、谜语等)进行组合开展。

如果是晴天室外活动,可以采用三种形式开展活动。

第一种:先合后分大课间模式。具体操作流程为:在运动员进行曲中各班学生踏着整齐的步伐有序出操—全体学生集合,齐做广播操—校操—个性化自主活动—全体学生做放松活动—有序退场。

第二种:先分后合大课间模式。具体操作流程为:在运动员进行曲中各班学生踏着整齐的步伐有序出操—个性化自主活动—全体学生集合,齐做广播操—校操——全体学生做放松活动—有序退场。

第三种:分与合相结合模式。具体操作流程为:在运动员进行曲中各班学生踏着整齐的步伐有序出操—个性化自主活动—全体学生集合,齐做广播操—分年级比赛——全体学生做放松活动—有序退场。

个性化自主练习项目主要包括自选体育项目和师生创编项目。自选体育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跳绳等。师生创编项目如:跳长绳、过障碍、负重跑等。

三、体育大课间开展的有效策略

(一)普及性策略

大课间活动是学生最喜欢的体育活动之一。它是日常体育活动、游戏和一些集体操类的综合。开展大课间活动,要设计一些让每个学生一听就懂、一学就会的活动和游戏,让每个学生到了活动场地就想运动,会运动,能运动。例如:初一年级,可以设计踢毽子、跳绳等基础性活动;初二年级,可以组织花样跳绳、接力跑等普及性活动;高年级可组织开展球类等基础活动。体育老师和班主任要认真组织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合作参与的道理,感受体育大课间活动带来的快乐!

(二)全员性策略

不少初中教师唯分数第一,不仅自己不爱锻炼,也不主张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个别教师还会利用大课间时间上课。学校应该要求全体师生参与。例如:我校要求全体师生必须参加大课间活动,每班有两名跟班教师,一起配合班主任做好工作。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体育运动中去。我们还鼓励家长参与大课间活动,通过家长会、家长进学校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学校大课间;通过家长志愿者,帮助学校管理大课间,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或宣传,改变过去只重视学业成绩的弊端,转变为注重学生能力、素养的培养。学校还可以发动学生自帶一些体育器材参与大课间活动,还可以争取社会的投资,扩大活动场地,增加体育器材,保证大课间活动的长久开展。

(三)个性化策略

为了让大课间活动更具有生命力,我们要改变统一模式,在个性化方面求发展。例如:我校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开展“大课间体育擂台赛”活动。每月一个项目。先进行周赛,再进行半月赛,最后举行冠军月赛。学生通过系列评比,不仅看到自己的进步,更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又如:针对学生耐力差、体质不强的现状,我校群策群力,开展全校“方阵跑操”。要求体育教师指导,班主任到岗负责,任课老师跟岗,行政领导查岗,年级组、学生会评价打分考核。每周一升旗仪式上公布考核结果,评选年级优秀跑操班,颁发流动红旗,增强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在跑操过程中,要求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一起参与,班级呼喊口号,跑操步伐一致、精神饱满。一个月下来,我校师生养成跑操的好习惯,学生的体质好了,班级荣誉感也增强了。现在,跑操已经成为我校体育大课间的特色。

(四)制度化策略

要想有效开展大课间活动,必须要有制度化策略,使大课间活动落实到人,分块管理。例如:我校制订《如东县长沙初级中学大课间安排表》,做到时间、内容、场地、器材、负责人全面落实。又如:我校制订《如东县长沙初级中学教师参加大课间活动制度》,只要参加大课间,学校就会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果不参加大课间活动,在绩效考核中也有一定的体现。学校还把大课间实施情况登记考核,把考核的结合与教师的绩效挂钩,和评先、评优挂钩,只有这样,教师才会积极参与,从而有效保证体育大课间的开展。

四、体育大课间开展的几个注意点

(一)要注意安全

开展大课间活动,安全是第一。全校师生要提高安全思想认识,加强安全教育,领导分级管理,值班老师巡视,班主任主管、任课老师协管,学生自管。例如:我校制订《如东县长沙初级中学大课间活动方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保证活动正常开展,杜绝活动中安全事故发生。

(二)要注意合作

开展好大课间活动,合作是关键。体育教师要精心指导。例如:活动内容安排、器材分配等。学校行政要指导检查。例如:活动的安全、有序的开展等。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要通力合作,认真组织好本班学生按照学校要求开展大课间活动。

(三)要注意创新

开展大课间活动,创新是动力。大课间的内容、形式不能一成不变,要及时调整、创新。例如:我校春季大课间,以跑操、校本操、素质练习整合为主;夏季以班级自主活动为主;秋季以体质测试项目和校本操为主;冬季以跑操、跳绳、踢毽为主。学校成立大课间项目开发组,对活动内容、活动形式、背景音乐不断调整、完善和创新,激发师生参与运动的兴趣,提高大课间的品质。

实践证明,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强学生的体质,也促使学生素养、品质、学业成绩的提高。我们要因地制宜,结合学校特点,选择适合本校实际的大课间活动内容和形式,为师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傅永曙,陈斌.浅谈大课间活动安全管理[J].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2.第八期.

[2]傅永曙,刘启文.大课间活动器材管理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5.第八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长沙镇港口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
基于“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农村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模式探析
对大课间活动的几点思考
利用民间游戏让学生在大课间快乐运动
孔琦:校园阳光体育与趣味运动会
校园阳光体育与趣味运动会
闲暇体育促进校园阳光体育发展的有效策略研究
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小学大课间活动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促进作用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