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培养策略

2017-05-30 22:34何慧玲
体育风尚 2017年2期
关键词:舞蹈教学培养策略高校

何慧玲

摘要:随着我国文化艺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期对舞蹈教学的要求,因此,我国高校开始对舞蹈教学展开了更深层次的改革,渐渐将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力作为新时期舞蹈教学的主要目标,舞蹈教学重点也逐渐从以往单一的舞蹈技巧向舞蹈表现力方面倾斜,那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舞台表现力呢?接下来,笔者将从舞台表现力在舞蹈教学的重要性出发,基于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培养策略进行详细探究,希望对推动高校舞蹈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舞台表现力;培养策略

舞蹈作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集表演、音乐、肢体动作等元素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所以,在当今社会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若要有效提高高校学生舞蹈能力与舞蹈水平,就需要高校教师在日常的舞蹈教学中不仅只重视舞蹈基础知识教授,还要注重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培养,以确保学生们在实际的舞台表演中将舞蹈精髓做到完美呈现,为观众带来一场宏大的视觉盛宴。

一、舞台表现力在舞蹈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舞蹈表演水平

舞蹈和武术不同,它不仅仅是通过高难度的动作来完成的作品,一个舞蹈作品可以没有技巧动作,也可以没有高难度动作,但它依然可以感动观众,因为,舞蹈作品更加注重的是情感的传递,当舞蹈情感感染了观众时,就会产生与观众内心的共鸣,从而获得的评价就越高。然而情感的传递多是由舞蹈表现力来实现的,舞蹈表现力作为考验舞者表演水平的重要标准,是对一个舞者的最高要求。因此,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的舞蹈表演水平也要通过舞台表现力来展现,这就要求教师们在舞蹈课堂上对学生的舞台表现力进行评价,并通过学生们不同的舞台表现力展开针对性教学,以有效提升高校舞蹈教学水平。

(二)有助于挖掘学生潜能

舞者是舞蹈的展现载体,舞蹈动作能否完美展现与舞者的表演水平紧密相连,另外,拥有一定的舞蹈技巧是每个舞者所必备的,没有技巧将无法充分表达舞蹈内涵。因此,在高校舞蹈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舞蹈技巧上的培养,但仅凭舞蹈技巧很难挖掘学生的舞蹈潜能,所以,要想充分挖掘学生潜能,还需加强对学生的舞台表现力教学,让学生们从细节做起,重视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套服装、每一种音乐,让学生们在传达肢体语言的同时注重情感的传递,使其在舞蹈学习中,通过不断思考,开发自身潜能,以推动高校舞蹈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二、高校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舞台表现力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学生对舞蹈作品的理解深度

深受传统舞蹈教育理念的影响,现今,仍有很大一部分学校仅拘泥于一种舞蹈教学方式,在舞蹈教学中,只要求学生用心领会与模仿系列舞蹈技術,对舞蹈理论知识却不予重视,由此导致很多学生不能积极参与舞蹈理论知识的学习活动,以致丧失了舞蹈艺术原本的情感魅力。其实,有很多经典的舞蹈作品都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舞蹈作品的创作者也是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利用极具个性化的元素,将当时的时代情感通过舞的方式尽情展现。因此,舞者只有通过对舞蹈作品进行全面了解与渗透,才能更加精准的把握创作者的思想内涵,才能将舞蹈作品中的精髓完美的呈现给观众。例如,教师们在教授朝鲜族经典《扇骨》时,就要积极引导学生分析了解《扇骨》的创作背景及创作意图,让学生充分了解当时朝鲜族女性的内在骨气与不屈不挠的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动作教学,使学生将舞蹈作品的精髓做到完美演绎。

(二)以学生为主体,将教学活动与生活实践得以有效结合

伴随文化艺术的不断发展,舞蹈表演也应大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枷锁,不断与时俱进。现今的舞蹈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以充足空间,使其按照自己所积累的丰富情感与舞蹈技巧对具体的舞蹈作品进行大胆创新改造。另外,舞蹈艺术源于生活实践,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最佳源泉,这就需要高校舞蹈教师要将舞蹈引入社会生活,将教学活动与生活实践得以有效结合,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与思维灵感。例如,教师在教授《牧马舞》过程中,让学生进行真实的实践活动,使其在真实的感受过后,对《牧马舞》拥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再通过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鼓励学生进行不断加工改造,最终让学生以舞者的身份,通过生动的肢体语言,将一系列牧马动作惟妙惟肖的呈现给观众。所以说,生活实践是舞者创作与创新舞蹈作品的最佳土壤,将教学活动与生活实践有效结合,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们舞台表现力的提高。

(三)着重培养学生舞蹈基础与技能

标准协调的舞蹈动作作为舞者高质量完成舞蹈表演的前提,也是高校提高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基础,只有拥有了标准协调的舞蹈动作才能拥有较高的舞台表现。因此,在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一定要在确保学生舞蹈动作协调标准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根据学生的不同身体状况,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学,帮助学生恰当的应用各种舞蹈表演技术与技巧,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表现能力。另外,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对学生的不规范动作加以矫正,指导学生将恰当的情感融入到每个舞蹈动作中,为舞蹈艺术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学生舞台表现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舞台表现力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舞台表现力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舞蹈水平的高低,决定了高校舞蹈教育成效的好坏。因此,加强高校舞蹈教学中对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以上,笔者就培养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培养策略进行的相关探讨,望起到有效帮助。

参考文献:

[1]苏锐.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培养分析[J].艺术评鉴,2017(18):107-108.

[2]张晶晶.浅析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舞台感的培养措施[J].黄河之声,2015(21):50-51.

[3]丹缨.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培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1):83-84.

[4]朱嶺楠.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的表现力培养策略[J].艺术教育,2014(05):131.

(作者单位:广州东华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舞蹈教学培养策略高校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谈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能力培养
民办应用型本科音乐表演专业舞蹈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