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学分制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2017-05-31 11:34李沁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5期
关键词:学分制学业学习策略

【摘要】本文以谢家树等人提出的大学生学习自主性量表为研究基础,分析高校实施完全学分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并提出自我学习能力提升建议。

【关键词】完全学分制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035-02

一、引言

完全学分制是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业完成情况的教学管理制度[1]。具体实施中,表现为学生通过自主选课、累积学分等手段,实现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和修业年限等。核心在于学生享有充分的学习自主权。要充分发挥这种学习自主权关键在于自主學习能力的培养。然而,目前由于国内完全学分制改革起步晚,加之一直以来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不够,导致在推行完全学分制中暴露出诸多问题。

二、完全学分制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的问题

自主学习指学习者能够自主运用元认知策略,激发学习动机,实现学习行为上的自我监督和调节[2]。以下主要以Zimmerman提出的自主学习模式为依据,以谢家树等提出的大学生学习自主性量表[3](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0.9496,效标效度0.500)为框架,从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结果、学习环境等五个维度出发,分析高校实施完全学分制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选课存在盲目性,学习动机受损。该盲目性表现为三点:一是漫无目的,不知该选什么课;二是趋易避难,以“考试好不好过”作为选课标准;三是眼高手低,所选课程过多过难。“漫无目的”型无法有效制定学习目标,难激发学习兴趣,易导致焦虑、自我怀疑;“趋易避难”型设定目标往往低于实际学习能力,可能降低自我效能感;“眼高手低”型则易学业受挫,降低自我评价。无论是哪一种“盲目”,都会使学习动机受损。

第二、制定计划空间变大,学习方法单一。完全学分制下,不再有传统意义上的行政班,而需自己选择课程独立安排学业,制定学习策略。另一方面,大学里学科多样性及复杂性又决定了单一学习策略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使学生以往“管用”的学习策略顿时捉襟见肘。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更多学习策略并能灵活运用。在学习方法多样性及运用上灵活性不足也是自主学习能力不够的表现之一。

第三、学习时间更自由,时间管理水平不足。时间管理水平向来都是大学生亟需提升的重要能力,在完全学分制下尤甚。完全学分制下学生能自主安排上课时间和修业年限,学习过程全靠自觉。一旦时间管理水平不足,计划制定不合理或监控不到位,则会影响学业,甚至可能影响正常毕业。

第四、外部监控减少,学习结果差强人意。完全学分制下,教师难同时输出高质量课程并对学生作个性化辅导,使得学习上外部监控减少。客观上要求学生能自我监控、自我强化、自我检查和记录,而非等待老师通过实时关注或总结、考试等形式来有效巩固所学内容。然而,实际情况是学生在学习结果的自我监控上意愿及能力皆有不足。

第五、辅助制度刚起步,学习环境难营造。理想的完全学分制下,应有本科生导师对学生在合理选课、职业规划、学业困难等方面进行指导,也有朋辈团体组织学习交流等活动。而当前国内完全学分制变革中,本科生导师制及朋辈学习制都在起步阶段,难以为学生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三、完全学分制下提升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途径

笔者从以上五个维度出发,逐一讨论在完全学分制下提升自我学习能力的途径。

第一、明确目标,强化自我效能感。当目标设定略高于能力时,学生一旦完成,便能提升自我效能感。因此,可由教师、辅导员或高年级学生辅导或助学业考试、心理测试等手段,使学生对自身学习能力有较准确认识;此外,也可通过试选、试读、旁听等方式让学生在正式选课前对学习目标及课程难度有一定了解。

第二、有效训练,抓住大一关键期。大学生学习方法单一实因其尚未掌握有效的自主学习策略。已有研究表明,掌握自主学习策略关键在于掌握好陈述性策略(学的是什么)、过程性策略(怎么学)、条件性策略(什么时候用哪种策略)。Rosário et al(2015)研究发现,教给学生这三种学习策略并通过练习,可有效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还能解决学习懈怠、拖延等问题。研究还表明,在大学一年级学生中尤为有效[4]。可见,大学一年级是掌握学习策略的关键期。

第三、合理规划,提升时间管理水平。完全学分制下,时间管理是一门必修课。通过“培训课程”与“团体辅导”的训练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行为[5]。因此,学生可修读时间管理、职业规划等课程,结合团体心理培训等手段进行时间管理训练来提升。

第四、及时总结,加强学习结果自我监控。对学习结果的自我监控可通过制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策略及自我检测手段(如复述、试卷检验、小组提问、日记强化等)来完成。值得注意的是,需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不同的监控手段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第五、借助外力,改善外部学习环境。完全学分制改革是教学管理层面的改革。校方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本科生导师制及朋辈团体辅导制,优化学校职业教育辅导制度等来实现。学生则需从实际出发,配合指导,积极面对存在的学习困难,以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江天肃,张洪波,杨军,刘博林,徐洪吉. 关于完全学分制的思考[J]. 高教研究, 2009(6):6-8.

[2] Winne P.H&Perry; N.E. Measuring self- regulated learning. Ac-ademic Press. 2000.

[3]谢家树,燕良轼. 大学生学习自主性量表的初步编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2):94-96

[4] Pedro Rosário, José Carlos Nú?ez, Luisa Trigo, Carina Guimar?es, Estrella Fernández, Rebeca Cerezo, Sonia Fuentes, Marcela Orellana, AméricaSantibá?ez, Celso Fulano, ?ngelo Ferreira &MirelaFigueiredo.; Transcultural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a program to promote self-regulated learning in Mozambique, Chile, Portugal, and Spain.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2015 Vol. 34, No. 1, 173–187

[5]袁湄. 中学生时间管理行为训练的可能性与可为性[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56-158.

本文是李沁主持的2015年校级教学研究课题“完全学分制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批准编号为:GWJY2015022)的结项成果。

猜你喜欢
学分制学业学习策略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推进中职学分制改革对策分析
“学分制”盘活远程教育工作原动力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Explor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from the Study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ss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
形式上的热闹如何变成实质上的成效
35
学习策略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