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7-05-31 11:34宋建阳王春艳张磊台明青谢玉辉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5期
关键词:产学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宋建阳 王春艳 张磊 台明青 谢玉辉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旨在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就必须把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作为专业发展和内涵提升的推动力。以南阳理工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总结以往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经验,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相关问题的分析,指出一条可借鉴的、可操作性强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关键词】产学研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应用型本科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044-03

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作为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就是充分发挥学校、企业和科研等不同教育资源、环境的优势,将课堂讲授与生产实践、科研实践等有机结合起来,在弥补传统教育不足的同时又能充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1,2]。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旨在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3],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必须把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作为专业发展和内涵提升的推动力[4]。

考虑到现今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仍存在产学研合作意识不强、企业参与度不够、政府尚未形成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有效机制和政策等问题[5],积极探索新形式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就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南阳理工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院校高度重视,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意识

南阳理工学院是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并于2016年获批成为“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的一所普通全日制本科院校。学校着力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更加注重更加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学校给排

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08年底经国家教育部批准,2009年秋期正式招生,是一个建设时间相对较短,学科基础相对较薄弱的新建专业。作为南阳理工学院的新建工科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更加重视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积极引进教授、博士、硕士的同时,还积极从生产一线引进高级工程师,使他们在教学一线能够利用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生产经验并结合科研、生产中的实际例子给学生讲授课程,从而使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

2.校企共同参与,制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南阳理工学院给排水教研室与南阳市污水净化中心、南阳市天润水业有限公司、南阳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控南阳水务集团、南阳理工学院建筑设计院等校企相关人员一起讨论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2016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一种探索,也是企业参与学校专业建设管理的一种机制。同时,学校与企业应加强科研合作,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并依托科研项目拟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以市场为导向,拟订招生计划,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加强专业调研,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最终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产学研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集成创新。

3.加大实践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的比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实践课程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法,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至关重要。

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为成果导向,进行反向设计,对专业方向课程进行优化,表1详细对比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改前后专业方向主要课程的变化。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多就业于设计院、城市水厂、科研单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监理咨询公司、消防公司、环保部门、规划部门或者房地产公司。加大普通化学和水处理生物学的比重,能够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和职业敏感性,为以后水质工程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取消水质工程学的课内实践学时,而增设水质工程实验课程可以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新增专业综合训练这门课程以及加大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的比重则主要是注重课程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注重课程知识与现实社会的联系,从而进一步提高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结合市场需求,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产学研合作教育背景下,南阳理工学院紧紧围绕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将传授知识、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融为一体,加强一线教师实践能力的锻炼[6]。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了提升一线老师的实践工作经验,学校鼓励青年教师到生产第一线去锻炼。作为青年教师培养的重要环节,学校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凡是在外参加实践锻炼的教师享受在校工作教师同等的工资待遇;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骨干教师选拔等方面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参加过实践锻炼的教师;各学院还积极安排“双师型”教师参与科研项目开发、教材编写、指导青年教师进行实践能力培养,及时地将新技术运用于教学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后,南阳理工学院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产学研体系,大力促进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

5.注重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2016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军训、工程训练、上机操作、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进行实践教学的前提条件,也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基本保障。在校内,积极与知名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模式探索,比如:与河南华泰建材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华泰班”、与牧原集团成立“牧原班”等;在校外,与河南天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南阳市住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河南锦寓置业有限公司、河南鑫泰置业有限公司、南阳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河南博维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南阳分公司、南阳市污水净化中心等地方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联系,并签订了共建实习基地的合作协议,可以滿足学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需要。除此之外,南阳理工学院还在积极筹建工程实训大楼,大楼建成后,南阳理工学院师生将可以依托工程实际项目开展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以期进一步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启示

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制度,是对教育体制的一场革命。南阳理工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不断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实践,最终探索出一条可借鉴的、可操作性强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1.寻求产学研合作双方的利益共同点,实现共赢,是产学研合作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任何合作都是建立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的,要想产学研合作教育能够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实现合作双方的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对高校来说,产学研合作教育不仅可以利用企业和科研院所的资源来弥补学校实验仪器设备的不足,还可以创造一个很好的现场教学环境,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交际能力。另外,学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不仅可以通过实际项目锻炼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可以让高校更清楚的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高校专业设置,进行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最终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对企业和科研单位来说,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不仅能够择优选择符合自己企业发展需要的毕业生,还能够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为自身提供人才培训和技术攻关服务。另外,与高校合作,本身也是一种很好的广告宣传,也能很好的提高企业的影響力和信誉度[7]。

2.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是产学研合作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

产学研合作教育在探索和实践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而这些问题和苦难不是一方能解决的,这就需要产学研合作双方共同商讨,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明确产学研合作各方的职权和义务,综合考虑合作双方的利益,在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协调发展、风险共担、共同管理、利益共享的基础上,保证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顺利开展。

3.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核心

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质在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就必须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南阳理工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及时了解学科前沿信息,结合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体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通过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培养了一批综合素质好、动手能力强、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三、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主要是为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从而为为社会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加强双师型队伍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寻求校企合作的利益共同点、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同时,要积极进行产学研成果的转化,在保证产学研合作各方利益的同时,积极为学生寻求参与社会生产实践的机会,努力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廷奇.产学研合作与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1(6):44-46.

[2]付俊超.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与绩效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

[3]赖绍聪,华洪.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性改革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3(01):30-31.

[4]施菊华.产学研合作教育视域下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6):180-182.

[5]朱浩.民办高校发展“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的困境及解决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2(02):38-43.

[6]李永靖,张旭,张淑坤,等.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104-106.

[7]胡玲琳.试论我国高校与企业的合作[D].广西师范大学,2000.

基金项目:南阳理工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酸碱联合调节对剩余污泥水解特性的影响研究”(NGKY-2015-04), 南阳理工学院转型发展本科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研究项目“水处理微生物学”(项目编号:HXKC2016049)、“建筑给排水工程”(项目编号:HXKC2016051)。

猜你喜欢
产学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基于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