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密歇根大学评议会架构分析与启示

2017-05-31 11:34汪颖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5期
关键词:大学治理

汪颖

【摘要】自2014年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成立以来,学术评议会构建已将成为大学内部治理的重点。本文从密歇根大学学术评议会组织架构分析出发,借鉴其独特的机构体制与共同治理理念,为保障内部学术的利益与公平提出借鉴。

【关键词】密大 大学治理 学术委员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046-02

2014年1月8日教育部颁发《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规程对普通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的组成、职责与运行等做了明确的规定,指出:高等学校应当依法设立学术委员会,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并以学术委员会作为校内最高学术机构,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学术委员会作为最高学术机构,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詢等职权。而目前我国大学学术管理存在重行政、轻学术的现象,学术管理机构及其组织运行不健全,主要表现为:规章制度不健全,职能分工不明确、机构设置不完善,组织关系失衡等。 因此我们应参考借鉴国外的一些优秀大学的学术委员会,学习他们的组织架构模式和理念。

设立专门的学术委员会,有助于学校的学术发展,保障教师的学术自由,这也是大学学术繁荣的重要保障。而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学术委员会处发展阶段,相关法律规范近些年才出台,成立学术委员会经验不足,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免遭遇困难。美国大学在学术管理方面有一套完备的制度系统,学术评议会有一系列的法和规章制度作为依据,值得我们借鉴。密歇根大学(简称密大)的学术委员会有它独特的一套体系,对个案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它的组织与运行过程,发掘其特点,并提供借鉴。

一、密大学术评议会的组织架构分析

目前密大形成董事会、校长管理团队和大学评议会三者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的治理结构。本文所参考的是密大所发布2011年修正的评议会规章制度,密大评议会的架构如下图:

密大的大学评议会是决策机构,总管评议会理事会与评议会大学事务顾问委员会。

1.大学评议会

首先是人员构成,大学评议会是由全校所有教授、大学行政官员、各学院院长、由评议会理事会所批准的标准和程序指派的研究人员和图书馆工作人员,以及董事会临时指派的其他官员组成。大会设立主席、副主席和秘书职位。

具体有以下职责:被授权考虑与大学利益有关的任何事项,并就此向董事会提出建议;评议会有权对其管辖范围内的事项进行决策;制定学术政策是不同学院的内部事宜,但如果涉及到几个学院作为一个整体对其他学院或整个大学政策产生影响,就必须在这之前提交评议会审议。

从人员构成来看,大学评议会的人员构成范围较广,涉及学校各个层面,包含不同层次的利益,评议会做出的决定或者决策的影响是全校层次。从机构设置看,大学评议会是决策机构,对其管辖范围的事项进行决策,同时向董事会提出建议,也拥有审议权,对涉及到几个学院和整体的事项进行审议。

2.评议会理事会(评议会代表大会)

人员构成:理事会拥有代表74人,分别来自安娜堡、迪尔伯恩、弗林特校区。理事会成员交错任期3年,每年更换大约三分之一人选,在任职期满后不能连续当选。

具体有以下几条职责:评议会理事会是大学评议会的立法机构,理事会关注的领域就是评议会关注的领域;理事会有权对思考并对评议会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影响大学运作,以及对整个社会责任、其内部组织包括教育政策相关的事务提出建议;理事会就任何教育政策问题与校长协商并提出建议;理事会可以向任何在学校工作的人员索取信息,并邀请其中任何人进行咨询和听取建议;需要向评议会进行报告的常设及特殊委员会,应将报告提交给理事会供其研究理事会认为其行动建议适当时会呈交给大学评议会;理事会应不时向评议会汇报意见与建议,并在评议会每学年的冬季会议上,提交正式的行动报告。

理事会成员包含三个校区的成员,74位理事算比较多,每年更换25人左右的人,任职期满不能继续当选。这种方式让理事会成员得以流动,也防止出现结党营私以及勾结等等现象,也保障了公平性,让更多的人参与民主管理的模式里面来。从理事会的职责划分上看,理事会是评议会的立法机构,有提出建议的权利,有咨询的权利。决策机构与立法机构的分开,设置更加合理。

3.评议会大学事务顾问委员会(SACUA)

其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大学事务评议会委员会(CSUA),目前人员是由理事会从其成员或前任成员中选举9名产生,任期3年。文理学院不超过3人,工程学学院2人,医学院2人,其他学院1人。评议会秘书为SACUA当然成员,出席会议,无投票权。

具体职责:代表理事会就有关大学政策事务与校长进行协商并提出建议,同时,其也作为影响评议会及理事会行动的工具和手段;选举理事主席团成员,提名和监督各委员会,并履行由规则规定和大会授予的各项职能。选举在冬季学期举行,不迟于四月份的最后一次会议。经过顾问委员会三分之二的成员投票同意,SACUA可以授权通过邮件向评议会成员进行有关委员会权力运行事宜的调查。

大学事务顾问委员会是参谋机构,主要提出建议权。同时评议会代表大会下设的各种委员会,主要分为3种类型,一是行政管理团队的咨询委员会,主要向执行副校长和副校长提供咨询建议,这类委员会与副校长分管的领域一一对应;二是专门问题委员会,就学术人员一些核心问题与评议会理事会工作,三是临时委员会,根据一些临时性议题成立。这些委员会的规模在9人左右,包括若干学生代表、校友代表、行政人员代表、退休人员代表等,交错任期3年,由SACUA 提名、评议会理事会任命。

二、对我国构建学术委员会的启示

密大评议会创建过程比较曲折,学术委员会构建受到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等思想影响。密西根大学学术委员会的产生是多方面结合的产物,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参照目前的学术委员会的架构以及模式,总结出以下两点启示。

1.分权与制衡,权责明确

密大的学术委员会的功能比较突出,是一种功能型的学术委员会。大学评议会是决策机构,评议会理事会也就是评议会代表大会,提出建议与咨询,评议会大学事务顾问委员会(SACUA)则是提出建议。都具有自己的功能与特点,而且功能突出。

密大的机构管理权限范围大,人员的构成也很丰富,管理理念体现了人人参与,共同负责。这个理念决定了它的组织分工、人员任用以及决策机制等一系列的组织管理活动。人人参与,共同负责的理念一方面是“共同治理”思想的体现,另一方面也使学校的每一位成员对学校学术事务的管理,对学校的运行和发展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密大学术评议会内部各部门虽种类繁多,但组织结构清晰,各部门权责明确。这样的结构与共同治理的管理理念相辅相成。明确的组织结构不仅加快了评议会运行的效率,还促进了评议会决策的及时、科学、有效。作为一个学术管理机构,权力的分化与制衡是至关重要的。权利如果过于集中,就会出现集权,民主岌岌可危。应该适当的分权,让权力相互制衡。密大的评议会在设置过程中,将评议会的决策权、以及建议权、与监督权分开来,让教师参与有机会参与管理,很好地保障了机构的运转与公平。大学评议会是有决策权与审议权,评议会理事会也就是评议会代表大会,有建议权与咨询权,评议会大学事务顾问委员会(SACUA)有监督权与建议权。在一定程度上,让机构之间互相监督,保障了机构的合理运转。

2.坚持共同治理,保护学术自由

管理理念是管理模式的核心,也是构建一个管理模式的基础。一个组织的建立离不开管理理念的支撑。共同治理教授治学作为美国大学的一种传统理念,至今仍是现代大学民主管理努力追求的目标。教师参与治理被看成是大学和学院的典型特征,这种传统观念正是教师治理的合法性来源之一。大学学术评议会的人员任用机制具有灵活性。在这样的机制下,全校的每一位教师或者学生以及其他成員都拥有参与决策的机会。在最大限度上保证了学校全体成员的利益,同时,也体现了人人参与的理念。学术评议会的决策程序非常科学。符合了民意最大化的原则,保证了决策结果的有效性,使教师利益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增加了教师参与决策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学术评议会的功能得到了最大化的发挥,使建立学术评议会的基本思想“共同治理”得到了具体的实践。

在密大评议会中,教授与科层机构相结合。议会的运行是通过代表制的形式维护教师利益。评议会的任务由治理文件(大学章程、法规、规章等)规定,并由下属委员会分担,评议会工作的执行有正式的工作程序和选举。在大学中,教授不仅掌握着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权,还有一定人事权,在学校中担当着关键性角色。评议会关注的焦点在教师的传统领域,如课程、教师晋升和终身教授聘任制政策以及学术标准等,对非学术标准事务没什么影响。从某种程度看来,此种类型的评议会的权力是有限制的,他们的责任局限于对行政进行建议与咨询,他们的主要功能在于保护教师的权利与地位。

坚持学术自由,让教师参与决策与治理过程,保障教师利益,给学术发展提供稳定的内部环境,这种理念会随着密大的发展而不断的赋予新的内容,并发展下去,值得借鉴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别敦荣.学术管理、学术权力等概念的诠释[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

[2]别敦荣.中美大学学术管理[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3]郭卉.美国大学学术评议会制度研究——以斯坦福大学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05(3).

[4]刘滨清.美国部分研究型大学学术评议会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密大学术评议会章程http://facultysenate.umich.edu/

猜你喜欢
大学治理
基于利益表达视角的师生媒介使用研究
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的三个维度
大学治理中的政府作用研究
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
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坚守学校理念 寻求创新发展
从“教授治学”到“师生治学”
大学治理的欧洲当代模式与国际比较
大学治理文化:阐释与建构
教育公共治理的转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