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改进对策探讨

2017-05-31 11:34杨丹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5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对策

杨丹

【摘要】针对我校助产专业学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实训教材开发不足、实训室开放程度不够、临床见习安排不合理、临床见习动手机会少、临床见习带教老师教学能力不足、临床实习带教存在盲区等6方面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助产专业 实践教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054-02

高职高专助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助产和母婴保健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1]。助产专业学生除了理论知识外,实践教学也是重要环节,且不可替代。因而,强调助产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强化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提高其动手能力至关重要。而探讨助产专业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提高教学满意度和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

一、存在的问题

1. 实训教材开发不足

目前,我校助产专业实践教学没有配备专门的实践教材。实践操作均以各科目理论教材上的内容为准,实践内容分散,且缺乏临床案例、考核标准及实践指导内容。

2. 实训室开放程度不够

由于我校实训室开发不够,且学生人数多,导致实训室使用紧张,学生缺少机会到实训室自由练习。

3.临床见习安排不合理

调查显示,部分学生认为临床见习安排的次数过少,每组人数过多,且临床见习与理论课进度不符。

4.临床见习动手机会少

由于每组人数过多,且带教老师提供资源过少,大多数同学见习期间并没有得到动手机会。

5.临床见习带教老师教学能力不足

我校的见习仍是以临床带教老师为主,专业任课老师为辅进行。而目前临床带教老师水平参差不齐,科室工作过于繁忙,可能会导致一些老师带教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见习带教教学质量。而临床一些护士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对待讲解病人相关知识时,不够详细,使之学生并没有从中了解透彻。且对于人文素养方面,如人际沟通、人文关怀等方面在见习中进行强化的意识不足。

6.临床实习带教存在盲区

经调查,大多实习生认为,部分临床带教老师注重实践,而对专业理论知识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了理论知识讲授的不全面,不深入,不系统。且一些带教老师常常忽略了指导护理文件书写。

二、对策

1.编写实用型实践教材[2]

为提高教学质量,师生要有共同的理论依据及考核标准,可依据与助产专业相关科目的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实践操作项目,结合基层医院的需要,编写切实可行的实践操作内容及考核标准。为使实践教学更加生动易懂,可以在实践指导教材基础上配套立体教材和标准范例。参与编写实践指导教材的人员应该包括临床管理者、妇产科医生、助产士、校内专家与专职授课教师等。要按临床岗位要求,整合助产专业技能鉴定标准,以实践教学为导向,理论内容适度,按临床工作程序编写,不仅要体现实践知识与技能训练的系统化,还要注意体现工作过程的组织和方法,建立与临床岗位操作的直接联系[3]。

2. 增加实训室开放时间

一项实践操作仅靠课堂时间练习是远远不够的,课后还需要大量的时间练习,故因延长实训室开放的时间。可申请追加设施设备,专门开辟供学生课后练习的实训室,由每班学习委员负责,并加强思想教育及登记制度,确保实验器械完好及实验室清洁。

3.合理安排临床见习

结合课程进度及课程设置合理安排臨床见习的内容,避免理论未学先实践,学生缺乏专业理论知识做基础,见习效果不理想。合理安排每组见习人员的数量,避免每组学生过多而导致教学纪律差,教学组织难,影响见习效果。见习前,校内专业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动员,使学生明确见习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注意事项。这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见习效果。

4. 增加临床见习的动手机会

带教老师讲解示教完成之后,可将学生分为5—6人为一小组,并布置任务,提供案例,在教师放手不放眼的情况下,让学生参与部分实践,自行完成实践任务。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角色参与能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及职业认同感。

5.加强见习带教老师的培养,提高带教水平

(1)提高带教老师的积极性

应将带教老师的见习带教工作纳入其业绩考核[4],考核的标准可根据建立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带教老师的积极性。

(2) 提高带教老师的授课水平

学校与医院之间应加强沟通,严格规定带教老师的任教资格,选拔一些高学历、具有良好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带教老师,对其进行定期培训,培养带教老师的综合能力,强化专业理论知识,提高讲解能力和普通话水平。

(3)重视人文素养方面的指导

见习是学生充当护士角色初次面对病人,缺乏与病人沟通的技巧。见习带教老师应注重学生沟通能力、人文关怀等方面的培养,增加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6.加强实习各方面的指导,全面教学

实习时实践操作很重要,专业理论知识同样必不可少,应增强带教老师意识。学校与医院可联合采取一定措施着力加快对实习医院师资队伍的培养工作,如派选优秀教师去实习医院开展专题讲座和示范教学。实行评比制度,安排总带教每月对实习生集中理论授课,并进行评比,以加强带教老师专业理论知识授课能力。除平时重视的理论、技能外,还应重视一些细节,如护理文件书写,实现对学生全方位的教学。

参考文献:

[1]许红,方海琴.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 1) : 9-11.

[2]王炜波,王玉苗.职业教育精品教材评价标准研究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 34) : 57-59.

[3]周芳,谭迎春,石红丽,袁源,杜凤英,李丽.影响本科助产专业学生实践学习质量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校医,2011,25(4):318-319.

[4]陈燕.见习护生带临床带教老师评价的调查[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2):123.

基金项目: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6年校级课题,编号:16JGYB09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