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茬”教学法在高职路桥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7-05-31 11:34池漪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5期
关键词:路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法

池漪

【摘要】“找茬”教学法是以逆向思维切入教学,设计错误的思路、方法、答案、操作等,引导学生去探究、思考,从而发现错误,分析错误,进而修正错误。针对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自卑感较强的特点,结合路桥专业培养要求,将“找茬”教学法分别应用于理论性较强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探究“找茬”教学法在不同性质课程中的运用条件和方法并完成“找茬”教学法成效评价,建立并完善课程的“找茬”资源库,进而探讨“找茬”教学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推广应用的可能性。通过“找茬”教学法的实施力求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目的,使其能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岗位需求。

【关键词】“找茬”教学法 路桥 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118-02

一、前言

爱因斯坦曾指出:“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也是不断修正错误的过程,而这些错误往往给予了他们通往成功的智慧,所以这些修正错误的过程也应该成为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因为其中所蕴涵的思维过程应该是学生要学习和借鉴的精华部分。

“找茬”就是找不同,找与正确的不同之处,也即找问题、找错误。而“找茬”教学法正是以逆向思维切入教学,设计错误的思路、方法、答案、操作等,引导学生去探究、思考、辨析、比较,从而发现错误,认识错误,进而修正错误,最终获得比正面的直接的学习更为牢固的知识和技能。

这样,学生获得的答案不是教师“包办”的,从而体会到“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与冲动,促进学生主动思维,积极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针对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自卑感较强的特点,结合路桥专业培养要求及课程特点,采用“找茬”教学法能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能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能力的培养[1、2]。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3]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有机体形成“刺激”(S)与“反应”(R)之间联结的过程,他明确提出学习即使联结,他认为学习是一个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关的错误越来越少,而正确的反应最终形成。基于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 “试误学习理论”建立起来的 “尝试错误” 教学法给学生提供了暴露错误观点的问题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原有的观念在解释新问题中出现的矛盾,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对原有的知识有更深的理解[4-6]。

这些 “尝试错误” 教学法原多见于初中、高中、艺术类、计算机程序语言等教学中。目前,“尝试错误”教学法在现代大学教育中已经崭露头角,其在数控工艺与编程操作、化学和体育等教学中进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7-10]。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章纬超[11]在高职“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中采取“尝试错误”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彭燕[12]也研究发现“嘗试错误”教学法能提高高职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改变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求学。

但是,高职学生心理自卑感较强,缺乏学习自信心。而“尝试错误”这种主动揭示学生错误的教学方法如果运用不当,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引发他们的情绪病,产生抵触心理。

“找茬”教学法是在“尝试错误”教学法的基础上针对高职类院校学生的特点提出的,它完全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去揭示教师在教学中预设的错误思路、方法、答案、操作等。目前在高职类院校的课程中的应用鲜有报道。

三、“找茬”教学法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可选择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工程力学》进行“找茬”教学法的应用探讨。项目组提前搜集《工程力学》的“找茬”案例,用从实际工程中提炼出来的问题以及常见的错误解题方法等作为“找茬”对象,让学生在课中进行“找茬”训练,以提高其学习力学的兴趣,并培养其在工程环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作业要求每个学习小组的学生先自我评分即“自行找茬”,再进行互评即“互相找茬”,最后由教师批改评分并计入平时成绩。在学期末要求学生提交个人搜集和积累的“找茬”资料即个人错题库,占期末总分的10%。在期末笔试试卷中增加“找茬”类题目,即改错题,可涉及概念、工程案例以及工程计算等。

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学生成绩对比分析等方法进行“找茬”教学法的教学评价,同时建立并完善该课程的“找茬”资源库。

“找茬”教学法在《工程力学》教学中的应用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四、“找茬”教学法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可选择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道路建筑材料》进行“找茬”教学法的应用探讨。项目组提前拍摄《道路建筑材料》的实验视频,并在其中精心设置一些错误的操作以及数据处理环节等,在进行实验课讲解时播放并让学生“找茬”。在实验课进行分组实验时,要求每一组学生都进行试验和数据处理的拍摄,在课后针对自行拍摄的视频完成“自行找茬”以及组与组之间的“互相找茬”并提交书面“找茬”报告。在学期末要求学生提交个人搜集和积累的“找茬”资料,占期末总分的10%。在期末笔试试卷中增加“找茬”类题目,即改错题,可涉及概念、实验操作、数据处理以及计算等。

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学生成绩对比分析等方法进行“找茬”教学法的教学评价,同时建立并完善该课程的“找茬”资源库。

“找茬”教学法在《道路建筑材料》教学中的应用技术路线如图2所示:

五、结语

将“找茬”教学法运用到《工程力学》和《道路建筑材料》两门课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教学理念上,改变了以往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通过教学形式的创新,激发学生全程地参与到课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找茬”教学法在其他专业课程教学中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

[2] 姜大源. 职业教育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 桑代克.动物智慧[M].纽约:哈夫纳出版社,1965

[4] 许宝成.浅谈有意错误教学法[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

[5] 杨旭方,李慧. 尝试“错误”教学法的几点体会[J].职业技术,2006

[6] G Polya. How to Solve It: A New Aspect of Mathematical Method[M].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5.

[7] 姚宏亮,汪海燕.尝试错误教学法与 PLC 教学[J].宿州学院学报,2011.

[8] 舒玉红.尝试错误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

[9] 许岩.浅谈“尝试错误”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6.

[10] 李毅.《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尝试“错误”教学法[J].世界教育信息,2009.

[11]章纬超.尝试错误教学法在高职“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12]彭燕.“错误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4

基金项目: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课题

猜你喜欢
路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路桥工程试验检测技术要点
基坑钢支撑围护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级别分明
路桥建设及养护管理分析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