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2017-05-31 11:34朱丽君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5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高中生物新课程

朱丽君

【摘要】新课程改革逐步推进,高中生物教学也展开了必要的创新,在教学思想上,珍惜生命、重视生命等理念融入其中,教师应当承担起生命教育的责任与义务,将生命教育贯穿于生物教育,让学生在了解生物科学的基础上,了解生命的宝贵价值,并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文中将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生命教学的意义与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生物 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176-01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实践,生物教学中逐渐引入了生命教育知识,但是这些知识较为隐晦,大多隐藏在生物知识的背后,如果教师不能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并对学生予以有效的引导,生命教育将难以有效展开。事实证明,生物教学与生命教育是有着极强的相关性的,在新课程背景下,将生命教育融入高中生物教学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

1.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

生命是宝贵的,是具有无上价值的,但是近年来社会上、校园中漠视生命的现象频繁发生,如自杀、故意伤害、杀人等,这些事件极大地影响着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与发展。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的压力是较大的,此时,如果学生不能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生命,他们就有可能做出违法乱纪的行为,如早恋、暴力对待同学、吸毒等,甚至有些学生还会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生命的行为,因此对高中生予以生命教育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高中是学生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应当在生物教学中对其予以必要的生命教育,使其认识到生命的重要价值。

2.让学生掌握生存的技能

地震、火灾等灾害是不可控的,一旦发生极有可能会对生命安全、经济等方面造成严重的伤害。高中生对灾难的应变能力相对较差,在危机环境中,他们可能会做出错误的行为,致使自己或他人受到伤害,如踩踏事件等。因此展开生命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在生命教育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讲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也要将必要的生存技能教给学生,使其能够冷静应对灾难与困境,从而降低损失。

3.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

社会发展中常常会发生腐败贪污、奢靡享受,甚至是抢劫犯罪等不良现象,这些现象会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造成消极的影响,继而产生错误的认识,如享乐主义等。同时,高中阶段,家长与教师往往更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却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关怀,在此情况下,学生很有可能受到电视或网络中色情、暴力、赌博、吸毒等不良信息的影响,繼而做出错误的行为,甚至走上歧途。

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的方法

1.从教材内容出发开展生命教育

教师应当对生物教材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找到生物知识与生命教育之间的契合点,将生命教育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播放视频、图片或者音频,让学生在具有生动性的环境中了解生命,获得对生命的感悟,同时他们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也将更加深刻。例如,教师可以将树木树叶叶柄基部形成离层飘落、春天生长新叶的过程、以及细胞生长、消亡的过程通过视频播放出来,让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宏观与微观事物的发展与消亡,并将其与人的生老病死联系到一起,让学生认识到生命是有限的,死亡是人类必须经历的过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死亡,积极看待生命,在有限的时间中让生命过得更有意义。例如,讲解分娩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分娩的片段,让学生感受到新生命孕育的不易与艰辛。

2.从生活实际出发开展生命教育

无论是生物教育还是生命教育都与现实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将生活中的现象引入课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之认识到生物知识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加强对生命的感悟。例如,教师可以对男女生分别展开青春期知识教育,询问其首次遗精/月经的时间及其心理上的变化与困惑,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使其认识到这些生理变化都是生命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应对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变化与问题,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与生活。

3.从实践探索出发开展生命教育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工作应当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不能局限在教室内,而是应当拓展到更为广阔的空间中,因此生物教师应当从实践探究出发开展生命教育,让学生能够从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了解生物知识,感受生命教育。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设计探究任务,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调查或展开其它教学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将获得更为深刻与直观的体验,例如在讲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为自己制定时间安排,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整合出最优的方案,并说出理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提升自身对神经调节知识的理解以及利用率,同时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他们将了解如何享受高质量的生活,如何劳逸结合。另外,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带学生到野外进行观察生物多样性,研究生物特点,同时锻炼学生的野外生存技能,使之具备应对危机的能力。

三、结语

将生命教育融入生物教学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当前漠视生命等现象频繁发生,严重影响着学生生命观的形成,生物教师应当自觉承担起生命教育的责任,从教材内容、生活实际以及实践探索三方面出发,展开有效的生命教育,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并能够掌握一定的生存技能。

参考文献:

[1]沈丽霞.重视生命,珍惜生命--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生命教育[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46).

[2]杨永艳.浅谈生命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J].读写算:教研版,2013(16).

[3]齐美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生命教育[J].中华少年,2015(18).

此论文为新疆中小学德育研究课题《生命教育实效性研究-本校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效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DY024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高中生物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