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与互动 创新高中美术鉴赏教学

2017-05-31 11:34曹国飞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5期
关键词:互动引导高中

曹国飞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受到了新的挑战,机械性的漫灌硬灌已经不符合新时代的要求,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也不再能满足高中生在增长知识、提升技能、发展思维、升华情感的学习需求。作为教师,也不能固步自封于旧时的教学理念和策略,而是要寻求适应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的教学方法。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适当的引导与互动可以将学生的被动学习改为主动学习,激发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思维,提升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本文通过论述引导与互动教学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探讨创新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策略,以指导教学实践。

【关键词】引导 互动 高中 美术鉴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202-01一、引导与互动在创新高中美术鉴赏中的重要意义

引导与互动是一种动态的教学活动过程,而高中美术鉴赏活动是一种以静为主的教学活动,在高中美术鉴赏活动中恰当引用引导与互动的方法,能有效地将动与静结合,既遵循了高中生极富探究欲望的年龄特点,满足了他们的思维发展需求,也达成了鉴赏教学活动的目标,提升了鉴赏能力,升华了思想情感。而这也正符合了素质教育时代的教学要求,不再单纯地把学生当做的知识和技能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把他们看做是有着主观能动性的主动学习者。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发散思维,促进自主发展。因此,引导与互动教学法对于创新高中美术鉴赏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引导与互动在创新高中美术鉴赏中的实施策略

1.课堂引导,创新美术鉴赏思维

要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就要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去开展教学活动。这就需要教师不仅深层次地掌握所要教授的课堂知识,还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能力水平等,全面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便于更好地因材施教,从学生头脑中已经架构起来的知识链条入手,导入新知识,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以此加强对课堂教学的引导。在这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富有情趣的活动環节,加强课堂引导,创新美术鉴赏教学。如在教学高一美术鉴赏课《心灵的慰藉》时,可通过展示南山摩崖石刻图片,进而以谈话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介绍南山上佛像的来历等导入本次教学活动。这样,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景物引导教学活动,有利于吸引学生更快速地参与到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关注度。

2.互动氛围营造,引导美术鉴赏兴趣

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学生们也只有在积极的情绪体验中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在高中美术鉴赏活动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来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的鉴赏能力发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合作与探究中多角度、多方法进行鉴赏学习,促进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上的发展。如在教学《心灵的慰藉》时,教师可以设计类似“最有代表性的佛教艺术形式是什么?”“美术作品怎样被用来传播佛教?”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在小组讨论时进行思维的碰撞,在与教师的互动交流中,教师在固有话题的牵引下又不束缚学生自由发表看法,以指导者的身份鼓励他们在观察作品时形成自己的看法,并作一些大胆的猜测。在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时,教师要要给予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和表达观点的空间和时间,以赏识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观点,避免用一些所谓艺术史上的“定论”来否定学生的看法。

3.问题情境创设,提升美术鉴赏水平

在高中美术鉴赏活动中,如果只是局限于关注单一作品本身,或只是以枯燥乏味的机械式评价的方式进行鉴赏教学,可想而知,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水平必定不会有高效而大幅度的提高,而美术作品存在的价值也就不会有应有的体现。反之,如果在美术鉴赏活动中,教师注重学生与美术作品之间的交流沟通,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架构、鉴赏经验的基础上对美术作品进行深入的思考,在充分的交流沟通中提升美术鉴赏水平。如在《心灵的慰藉》中,通过探讨壁画“敦煌莫高窟257窟尸毗王”背后的故事,将学生们引入一定的情境中,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壁画,进而深入地了解隐含在壁画中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价值意义等,在对情境的体验和对问题的探讨中提升对壁画形式美的鉴赏水平。

4.融合情感与知识,提升美术鉴赏品位

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如果只停留在套路式的理论分析,那这堂鉴赏课是生硬的,没有生命的,这与美术作品的存在价值是不协调的。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美术鉴赏教学时,做到声情并茂,以生动的表现形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鉴赏活动中,此外,在表达方式上也要符合学生们的心理特点和思维发展水平,激发他们在情感上的共鸣,同时将情感与知识进行有效地融合,促进学生在愉悦构的情绪体验中加深对美术作品知识上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建立合理有效的美术鉴赏体系。如在《心灵的慰藉》一课中,通过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思考自己更钟情于哪一种形象的壁画,指导学生从情感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壁画这种美术表现形式,进而总结出:经过时间、时代的变革,壁画不断地融入进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服饰形态和适合自己民族的审美方式。再经过画家的刻画提炼,才有了当时的壁画,才有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有我们民族本土气息的壁画。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逐步增进学生在壁画鉴赏中的情感体验,以在特定的情感体验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整体上提升美术鉴赏能力和水平。

三、总结

素质教育时代,教师要摒弃那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积极探索符合高中生年龄、心理特点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在对已有知识和新学内容的对比反思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鉴赏活动中。引导互动的教学策略促进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仅如此,引动互动的教学策略还能加强对课堂的正向引导,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融入情感因素,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对情感的升华和对鉴赏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彦.高中美术鉴赏“引导-互动”教学的效应探究 2016.

[2]刘元.美术鉴赏课的“引导-互动”教学探索,2016.

[3]王芳.中学美术鉴赏“引导-互动”教学方式探究, 2016.

猜你喜欢
互动引导高中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