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函数关系(性质)巧解《经济生活》“坐标类”选择题

2017-05-31 11:34赵永新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5期
关键词:经济生活选择题利用

赵永新

【摘要】政治学科中所谓“坐标类”试题,是指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函数曲线来反映经济学中某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的试题。

【关键词】利用 函数关系 巧解 选择题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218-01

“坐标类”选择题能够很好地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能深刻地反映出考生的理性思维素养和思维潜能,因此这类试题也就必然成为新课标的重要考点。由于这类试题考查考生從图文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和对教材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因此,又成为学生答题的难点。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利用数学中的函数关系对《经济生活》坐标类选择题进行了总结,以期对考生有所帮助。

函数知识: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则y是x的函数,表示成:y=f(x)(x叫自变量,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叫函数的定义域,y也叫因变量)。如正比例函数:y=kx(k≠0),反比例函数: ;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某一区间上的任意两各自变量值x1,x2若x1f(x2)),则称f(x)在这一区间上是增(减)函数。

1.[2016·新课标全国卷Ⅱ] 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的《三都赋》创作完成后,都城洛阳的人们都认为写得好,争相传抄,一下子使纸帛的价格贵了好几倍,这就是成语“洛阳纸贵”的由来。若用S、D分别表示供给和需求曲线,下列图示正确反映“洛阳纸贵”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在这里,纸的需求量和纸的价格成函数关系。需求(Q)是自变量,价格是因变量。题干反映的关键信息是:由于纸的需求量增加,其价格上涨。A、D反映的是价格下跌,C反映的是供给量减少,均与题干信息不符。B反映的是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与题意相符,故选B。

2. [2015·四川卷]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列与右图所反映的信息相符的是

A.卷烟税率上调,导致卷烟价格和购买量的变动

B.原油价格下跌,导致汽油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

C.银行利率下调,导致棉花价格和种植量的变动

D.汽油价格上涨,导致天然气价格和销量的变动

解析:图像表示的函数关系为:某商品价格(自变量)上涨;该商品的需求量(因变量)下降,其供给量(因变量)下降。卷烟税率上调(自变量), 卷烟价格(因变量)上升,卷烟需求量(因变量)下降,A符合题意;原油价格下跌(自变量),汽油价格(因变量)下降,汽油需求量下降(因变量),B不合题意;银行利率下调(自变量),棉花价格(因变量)下降,棉花供给量(因变量)减少,C不合题意;汽油价格上涨(自变量),天然气价格上涨(因变量),天然气价格销量增加(因变量),D不合题意。

总之,解答坐标选择题首先要明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即正比关系还是反比关系。其次,要注意曲线的变化规律。要读懂曲线,仔细观察随着自变量的变化,因变量如何变化。

经济生活坐标选择题尽管形式新颖、灵活,但其考查的基本观点却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基本理论知识是解读经济学曲线的基本支撑元素,基础知识愈深厚,对信息的感受愈敏锐,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愈深刻,判断事物则愈准确,所以,要特别重视对理论知识和观点的理解和把握。同时,经济学曲线试题的另一个特点是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进行“变通”、“整合”、“创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拓展、延伸,在“旧知”的基础上形成“新知”。

猜你喜欢
经济生活选择题利用
例谈解答选择题的几个小技巧
画与理
一道物理选择题给我们的启示
浅谈高中经济生活课学习策略的几点建议
如何提高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能力的探讨
基于货币视角的“经济生活”的逻辑分析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废物巧利用
三角函数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