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研究

2017-05-31 11:34李扬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5期
关键词:影响机制网络舆情微信

李扬

【摘要】微信作为新兴的社交工具,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它一方面具有传播正能量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让负能量找到了一条滋生病菌的捷径。因此,如何能够利用好并通过微信的传播功能去弘扬大学生正能量已成为一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梳理枣庄学院官方微信的使用过程,提出了高校舆情的影响机制,以求实现引导当代大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微信 高校 网络舆情 影响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226-02

一、微信的含义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聊天软件。同时,也可以使用通过共享流媒体内容的资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服务插件。腾讯公司2015年数据公布显示:微信使用的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并覆盖200个以上个的国家和地区。

2015年10月19日,枣庄学院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也已正式上线,该微信公众平台的管理运营是由枣庄学院党委宣传部负责的。枣庄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涵盖学校办学理念、办学举措、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内容。同时,兼具吸取师生意见、建议的反馈功能。

日前,我们围绕在校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展开了一项关于微信影响力的问卷调查。附表:

枣庄学院在校大学生微信使用相关情况调查

亲爱的同学:你好!为了便于我们了解微信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使用情况及影响,我们开展了此次调查活动。您的答案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感谢您的支持!

1.您的性别

○ 男

○ 女

2.您的年级

○ 2012级

○ 2013级

○ 2014级

○ 2015级

3.您每天花在微信时间是

○ 少于1小时

○ 1到2小时

○ 2到3小时

○ 3小时以上

4.您在使用微信的时候,下列哪个情况最符合你的状态(多选题)

□ 一个人在一边安静的默默不语

□ 偶尔和其他的人聊天

□ 乐于和旁边的人分享那你正在看的内容

□ 观看其他人的发布的状态、消息

5.您是否在微信中找到您以前的朋友并保持联系

○ 非常频繁

○ 经常有

○ 不太有

○ 从来没有

6.您使用微信与好友交流比起在现实中与他们交流,是较多还是较少

○ 网络交流更多

○ 网络对现实交流没太多影响

○ 不一定,看情况

○ 现实交流更多

7.您是否觉得微信会分散上课时的注意力

○ 影响很大

○ 偶尔会有影响

○ 影响很小

○ 没影响

8.您是否有通过微信为您的学习提供帮助

○ 有,经常

○ 有,但不多

○ 没有,没帮助

○ 视情况而定

9.您使用微信主要是做些什么(多选题)

○ 扩展社交圈,增加人脉

○ 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

○ 关注名人

○ 了解最新事件

○ 娱乐休闲

○ 获取知识

○ 打发时间

○ 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或群体

○ 其他

10.您觉得微信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 导致成迷

○浪费时间

○泄露隐私

○ 分散注意力

○ 淡化人际关系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我校在校生中有高达74%的学生表示其正在使用微信,这表明微信在现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很高;有80%的用户在日常中使用微信的关注时事、交友聊天等功能,表明微信已经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微信使用群体中,在线时间保持在3小时以上的相对极端的用户已占到了40%,这就表明,有近一半的微信用户每天花费在微信上的时间已经超过了3小时,这也足以表明大学生在微信使用上并没有很好的自制能力,毫无疑问,这是对当代大学生微信使用的一个“红色警报”。关于使用目的,62%的同学表示使用微信主要在于通讯交流、社交娱乐等。另外,有一半以上大学生表示在课上会使用微信,并自我认为已经影响到学习,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合理、科学使用微信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二、微信的广泛应用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

1.加速了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

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通常来说,在第一个阶段,会有人将学生對待校园或社会事件的看法发布在网络上。一般来说,这一类的事件往往来自传统媒体,特别是传统媒体的缺位导致了类似事件的频繁发生。在第二个阶段,往往是由在校大学生作为事件的参与者和受影响者将各种意见发布于网络上,经过一系列交流互动最终汇集成统一看法。这一阶段是网络舆论发酵形成的关键阶段。而第三个阶段,也就是最终阶段,往往由各种外部媒体介入后而导致网络舆论出现了相应的变化。

在微信使用普及之前,高校的各种舆论信息往往是通过BBS、贴吧等等方式进行传播,自然,受限于网络可得性和普及率,其发酵和传播速度也远不及微信。当前在高校中师生的各种网络通讯软件一般都保持在随时在线状态。每个人都有机会再第一时间了解到各类事件的发展过程及最新动态,并主动参与到其评价讨论中去,积极发表个人对事件的评价和态度。通过微信的参与,各类校园舆论的发生发展速度大大加快,影响力也大大增强。

2.扩大了高校网络舆情的内容范围

当今的校园与往昔相比,更为多元化,学生思想也较为活跃。反映在网络舆情上,则是内容上的纷繁复杂。在过去,高校网络舆论是更倾向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的沟通交流,而如今的微信时代则赋予了网络舆论更丰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高校学生的关注焦点从国际时事到社会新闻覆盖到方方面面。而且,基于大学生的特点,他们通常个性化强、思想活跃、综合素质高,参与话题讨论的积极性非常高。因而,通过微信而形成的舆论网络也必然成为常态化,高校学生课获得的各类信息倍增,极大提高了其事件知情权和参与度。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提高其辨别是非的能力。毕竟大学生还处在个人成长发展的阶段,思想和意识形态尚未形成,对于一些信息可能存在冲动、莽撞等情绪化行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态度来面对各类事件,引导其向积极地方向发展,而不是成為一个消极情绪的发泄场所,甚至上当受骗被他人所利用。

3.高校网络舆情反映了大学生思想状况

微信作为一个传播信息、交流思想的平台,网民在微信上发表的言论,尤其是对舆情事件的看法,并非全部都是偏激、非理性的。网络平台是对公众开放的,因此公众完全可以自由发表各自的见解和观点,并与他人互相交流思想。那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也不例外,他们在网络这个开放的平台上畅所欲言,个人观点发表后,可以随时与他人交流讨论。

在高校微信群内,学生最常讨论的话题从社会现象到日常琐事涵盖了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微信这个虚拟的世界中,他们可以充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也非常真实的反映了他们的思想动态,所以说,微信网络舆情和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还是相对吻合的。高校相关管理部门也可以将微信作为校园思想动态的参照物,这对于掌握学生心理、维护校园和谐意义重大。

三、结语

山东高校微信影响力排行榜第42期显示:枣庄学院官方微信平台影响里位居全省高校第22名,周发表文章6篇,点击数3717,点赞数122,头条文章阅读量3570,WCI:505.46,足见当今新媒体时代下微信的广泛影响力。微信传播指数WCI:指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的传播度、覆盖度及公号的成熟度和影响力,来反映微信整体热度和公众号的发展走势。测算公式如下图。各参数含义如下:R: 总阅读数(某账号当期所有文章阅读数总和);Z:总点赞数(某账号当期所有文章点赞数总和);N:某账号当期发布文章数;Rmax:某账号当期最高阅读数;Zmax:某账号当期最高点赞数;R/N,Z/N:平均阅读数和平均点赞数;Z/R:点赞率。WCI(微信传播指数)测算公式全面公开,接受各界监督。

伴随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已逐渐成为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近年来,枣庄学院对于校园新媒体工作十分重视, 通过各种方式探索微信作为新媒体能够发挥的积极作用。该平台不仅及时推送学校要闻、重要活动,而且为学生提供学习经验、求职资讯等,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提供广阔的交友平台,对外彰显学校的文化品味。

值得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忘记微信平台也是一把“双刃剑”,需要科学合理的应用,避免产生副作用。特别是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我们应当紧随时代步伐,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微信作为网络平台的积极作用,为大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颜雅婉,刘超.微信对当代大学生生活的影响研究[J].考试周刊,2014(55).

[2] 吕文静. 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 今日中国论坛,2013年17期.

[3] 严莹. 论微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J].中国报业,2013年10期.

[4] 丁慧民. 微博、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成长影响的研究——基于安徽省3所211高校的调研[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12期.

[5] 王文浩. 微信在高校网络舆情中的影响以及管理对策--基于大数据时代[J].中国商贸,2014年31期.

[6] 牟艳艳,邱志武,李晨光. 高校思政教育中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剖析[J].学理论,2014(12).

猜你喜欢
影响机制网络舆情微信
微信
房地产投资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
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及效率评估
城镇化进程影响居民福利的内在机制探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
警务监督对警民关系的影响研究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