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教材的“点”,激活阅读的“面”

2017-05-31 11:34刘云玲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5期

刘云玲

【摘要】发散显性兴趣引发点是通向同一类别的课外知识宝库的桥梁,加深巩固课本知识的有效途径;抓好隐性兴趣引发点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强心针,自发进行课外阅读的催化剂。构建与之匹配的评价体系,孩子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实现。

【关键词】显性兴趣点 隐性兴趣点 积极评价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243-02

曾读过吕叔湘老先生这样一段文字:“大家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毋庸质疑,这段话指出了课外大量阅读的重要性。

谈到大量阅读,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多读书,读好书。”大量阅读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储备,使他们走捷径领悟了许多人生道理,丰厚了其文化底蕴。但是,我们提倡孩子们大量阅读,最重要的原因除了上面谈及的一般长远的正面效应外,更主要的是从根本上提高孩子们的现有能力。在积累知识、增加词句段积累、写作技巧的基础上,提高读写能力,并最终达到有效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所以,能否让大量阅读有的放矢,对我们的教学产生最直接的效能,这是摆在每一个语文教师面前的无法回避的难题。

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深深体会到:要想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就必须首先确定好辐射的“点”。语文教材本身就是很好的辐射源,无论哪一篇课文,都有可以发散的点。这些发散的点,主要分显性和隐性两种,分述如下:

一、发散显性兴趣引发点——通向同一类别的课外知识宝库的桥梁,加深巩固课本知识的有效途径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孩子们能否自发阅读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注意根据课文的特点,挖掘出课文中显性的兴趣引发点,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在情感上表现出高涨的求知欲望和愉悦的成功体验。

例如执教《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课。因为孩子们理解能力有限,我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课堂第一步:自读自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孩子们按要求读悟之后,一脸茫然。课堂第二步:了解历史背景,感受市井生活。当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带着字幕展示出来的时候,孩子们开始交头接耳,既而议论纷纷: “老师,当时的人们为什么穿这样的衣服?”“老师,那个时候男孩子都扎辫子么?”“老师,那些房子前面挂的是啥”......

“这么多问题我可回答不了,谁有能力解决啊?”我故做为难。“老师,我爷爷家里有关于宋朝老百姓生活的书呢。”“我爸爸还买了《水浒传》呢,里面就有好多这样的内容!”“老师,我知道,每个朝代人们的衣服都不同,而且,就是现在,每个民族的衣服也不一样呢......

在落实了带书来查询问题的任务后,我们进入了第三个环节:欣赏配乐画面,静听专家点评。伴随着悠扬的古琴曲,一幅历史长卷从右向左慢慢移动着,下面是课文的相关词句。孩子们专注地看着放大了的图片,听着专家的点评,啧啧有声.....

我和孩子们一起,在课本的内容中分析寻找,在准备的资料中探究,然后,将没有回答完整的问题连同上一个环节遗留的问题设置成了“竞标题”。包括:我国历史上还有哪些反映历史朝代特点的名画?宋朝服装的特点是什么?《清明上河图》背后的故事有哪些?查询资料后的那节汇报课正好在家长开放周的最后一天。看到孩子们自信地侃侃而談,张口“典籍”,闭口“名家”,对祖国文化艺术一副了如指掌的架势,家长无不惊喜万分,感到不可思议。

兴趣引发点虽小,却激活了孩子们对相关历史,古典艺术作品的浓厚兴趣,使孩子们主动阅读了大量与此有关的文学艺术作品,收集了大量相关的信息。大量阅读在孩子们的旺盛的求知欲面前变成了一项乐事。阅读的内容反过来服务于课堂,既扎实了积累,又加深了对课文知识的理解,丰富了课文的内涵。

二、抓好隐性兴趣引发点——提高孩子表达能力的强心针,自发进行课外阅读的催化剂

何谓“隐性兴趣引发点”?我认为就是隐藏在课文内容背后的一些能触发孩子表现欲望或者求知欲望的兴趣点。这些兴趣引发点看起来和课本的内容关系不大,但是却是重要的“提高点”或者“扩展点”。

我们仍然以《清明上河图》为例:课堂上,我在挖掘好那些因为时代差异引发的显性兴趣点的同时,我又注意到了一个隐性的兴趣引发点:让孩子们在准备充足的情况下,做《清明上河图》的解说和品析专家。三年级的孩子正处于表现欲望很强的年龄段,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风采对他们来说充满了吸引力。我故意将准备时间确定为两周。

“老师,要做好解说需要准备哪些材料?”“上台解说需要怎样表达?”“我可以解说别的内容么?”我抓住机会,给大家推荐了与解说方式有关的书目,以及旅游景点优秀解说员的解说资料。同时将国内有名的景点推荐给大家,让他们自备材料,自己命题解说。

两周过后的自习课上,上台的同学都根据自己准备的资料,做了成功的解说或者导游。孩子们在悄无声息中又实现了一次大量阅读的跨越。像这样的课例很多,诸如《赵州桥》、《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等。 “台上10分钟,台下十年功”,从他们走上讲台的自信神色中,我知道了他们已经出色地完成了又一次的积累......

除了课本中隐性兴趣点外,我还充分利用课本的辐射作用,用课本中的隐性兴趣点触发现实中的“资料场”。我大胆地将报纸、杂志、小说、影视、广告、标语等各种语文信息引入课堂,丰富深化教材内容。这些特殊的“阅读”同样丰富了孩子们的积累,这些社会知识对他们的文本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提高了他们对相关内容的理解领悟能力。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小学生的心理发育不成熟,习惯反复,行为善变,如果没有很好的鼓励措施,积极的评价体系,这种兴趣引发点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在利用发散点的同时,要根据班情构建与之相匹配的“积极评价模式”。积极肯定孩子们在课外所做的拓展,强化他们的成就感,使学生的阅读活动一直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保证并促进大量阅读的持续性和实效性。

“文贵自得,书忌耳传。”利用教材中的“点”激发孩子们的读书欲望,由点激活面,再由面充实点。这种课内外相联系的阅读方式,真正有效地提高了孩子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我相信,孩子们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同样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实现。

参考文献:

[1]刘明丽.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成长[J].新疆教育,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