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训实效性研究

2017-05-31 11:34王晶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5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培训

王晶

【摘要】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呈现出“双语教师身兼数职”、“双语教师稀缺严重”、“双语教师编制跟不上”等几大问题。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影响到了民族地区安定与发展。双语教师培训最终的效果关系到民族地区教育质量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也关系到我国民族共同繁荣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双语教师 教师培训 实效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252-02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甚至语言发展都有很明显的差异。重视民族教育是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只有大力发展民族教育才能提高各民族的文化素质,才能促进民族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才能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繁荣发展,才能最终维护祖国的安定与统一。

一、研究过程

通读所搜集到的文献书籍,根据双语教师培训的模式、课程设置、以及方法策略等问题进行标注,找出思路和框架,并设置问题,找出研究的空白之处,从而为本研究的开展打下基础。本文调查的对象即双语教师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并根据培训过程中的课程设置、培训模式等问题随机抽取十位双语教师进行访谈。再根据调查问卷,用统计的方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针对访谈记录进行分析与思考。

二、调查分析及结果

1.祁连县双语教师基本情况。在这次调查过程中,总共在祁连县中小学随机抽选100名双语教师,其中藏族双语教师占总人数的92%,男性教师占总人数的52%,女性教师占总人数的48%。他们都是来自于一线的双语教师,无论在教学经验还是教学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针对性。(如下表)

从上表情况看,双语教师中本科学历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83%,但总体学历层次不齐;教龄为4-10年的教师占总调查人数的65.5%,说明4到10年教龄的老师为祁连县双语教学工作的主力军,10年以上有26.7%仍占相当大的一部分,这些都为双语教学工作开展提供了师资力量。

2.双语教师培训情况

(1)在教师对培训形式上的需要,调查问卷共设计3个问题,分别了解“对今后参加培训的期望是什么”、“希望培训哪些内容”、“在以前是否参加过培训”。根据调查显示,47.3%的教师反应培训的机会很少,大部分是在网络上进行培训,或者教师通过网络授课,边学边教。31%的教师反应在教学中遇到困难是通过教研组讨论解决问题。通过与几位双语教师访谈得知,对于专业化的培训机会非常稀缺,并且有些学校因老师缺编的情况,许多双语教师无法有时间和精力参与培训。

(2)在双语教师对培训的满意度方面,问卷涉及3个问题:“对这次培训是否满意”、“如果下次有此类培训是否还愿意参加”、“哪些课程很满意”。对前两项的态度,均有超过93%的被调查者回答很满意,以后此类培训也愿意参加,显示出绝大多数教师都愿意参加培训课程,对培训的需求很高,教师个人的培训意愿非常强烈。

(3)在教师对培训期望值方面,问卷和访谈中双语教师反应培训方能够进行跟踪性的指导,调查中92.3%的双语教师在双语教学工作中最期望的是改进双语教学效果。结合访谈内容,大多数双语教师认为改进双语教学效果应该是参加培训的最大期望。在培训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是培训后能有跟踪性的指导这不仅对双语教师培训效果有所帮助,而且会为培训方今后培训方向和策略的制定提供现实依据。

(4)在教师对培训的效果方面,问卷设计了包括“有没有主动地将培训的理念应用在教学中”、“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是否可以在培训中的到帮助”、“对培训后感觉效果如何”等问题。其中,根据调查结果显示:30.2%的教师选择了将培训的教学方法运用到了平时讲课中,25.4%的教师选择了有点效果。仅有10.3%的教师反馈希望在基本的多媒体运用技术方面也得到培训。结合访谈情况可以看出,由于双语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对培训的效果反应也有很大反差。部分双语教師认为培训效果非常满意,也会在平时授课时运用到培训的理念。部分双语教师认为还需要基本的汉语水平和相关的多媒体运用方面的培训课程。

三、双语教师培训的建议与对策

1.观念转变

双语教师培训不等于第二语言学习。[1]由于应试的考核制度,将双语教师培训发展为第二语言学习,这将是狭义的概念。目前,转变双语教师的考核观念,让双语教师在掌握语言的基础上同时理解跨文化差异,最终是让双语教师能够成为“双语双文化、双语双能力”即“双师型”人才。这样才符合双语教师标准与职业素养。对于提供培训的校方而言,增加文化科目,注入多元文化课程理念,组织双语教师模拟真实课堂教学,这都是培训方应该注重的。[3]

2.政策转变

对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近年来,《国务院关于加快民族教育的决定》以及青海省有关实施办法,例如《青海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实施办法》等规定在双语教师培训政策支持、方法指导与资金援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随着双语教师培训必将成为我国发展民族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和优先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2]我国虽然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法律约束,但双语教育等相关法律制度仍滞后。制定双语教师资格的考核标准。完善双语教师的考核标准,对双语教师的语言课程、文化课程、班级管理课程等进行考核,对经过正式培训后的合格双语教师,颁发结业证书。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规定双语教师必须具有加利福尼亚教师资格证书、拥有双语教育专家证书或双语教育跨文化专家证书,而且通过能力标准测试双语教师的趋势也开始实施。[3]因此,出台双语教师资格考核标准等相关制度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3.培养机制的转变

青海省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培训为主体的优势,在青海师范大学和青海民族大学两所高校承办双语教师培训,建立起集中脱产加远程函授、教师集中培训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在调研中了解到双语教师对于培训的机会很少、需求很大、效果不明显的问题。[5]创新双语教师培训模式。随着双语教师培训目标的多元化发展,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方式多样化的趋向日益明显。比如,培训时间安排有长有短;培训方式可以脱产面授,也可以不脱产函授,还可以利用电视和网络接受远程教育培训;[2]学习以前经验和国外的成果,不同地区的双语教师要采取因地制宜地培训模式与方法。建设一批专业性质强的双语教师,增加结构性编制。通过与双语教师的访谈中得知,现在牧区结构性缺编很严重,语文、数学老师编制相比美术、音乐教师编制要多,这就导致牧区非语文、数学专业的老师依旧在教授语文、数学,美术、音乐老师依旧稀缺。从而很多双语教师一直“身兼数职”。从培训的角度来看,双语教师培训应该从专业性质强,分层分面的展开。例如,分不同科目进行培训,或者在培训前做初步的调查,能力不同的教师、需求不同的教师,根据需求不同重点加强与培养。这样才能真正的满足双语教师培训需求,增强双语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鉴,万明钢. 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82.

[2]李泽林.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训政策研究[J]. 民族教育研究,2010,02:10-15.

[3]李燕. 美国双语教师培训制度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4.

[4]滕星. 双语教育概论[M].中央民族大学,2012.

[5]方晓华.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M].学苑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培训
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有效策略
浅谈新媒体下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宣传方法的创新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数学范式教学探析
论湘西地区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
浅析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MOOC时代创新区域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教师培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