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雅林飞奔向心中的罗马

2017-06-01 01:25林萍姗
就业与保障 2017年7期
关键词:缘分天赋

林萍姗

儒雅林飞奔向心中的罗马

林萍姗

林飞,1954年生于福州,幼随父林亨云学习寿山石雕刻,1981年毕业于福建工艺美术学校,师从王则坚教授,擅长人物圆雕。作品屡获各类大奖,1990年寿山石雕《独钓寒江雪》荣获国家轻工部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一等奖;同年,作品《盘古开天地》获福建省工艺美术精英杯大赛“金杯奖”;1999年和父亲林亨云、弟弟林东合作创作的寿山石雕《春满大地》作为福建省政府赠送澳门特区政府的礼品。代表作品有:《拍照》《愿者上钩》《贵妃出浴》《女娲补天》等。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作品:花开富贵(老挝石)

林飞的路,永远比别人先行一步。

当许多人徘徊在光阴的边缘止步不前时,林飞却在衡量生命的长度,他对得起时光。

穿越不是年轻人的专利

林飞同这个时代从来没有脱节。近些年,中国人爱上了“穿越”,各种穿越剧风靡于荧屏,跨年代、跨领域的穿越对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热议的经典桥段,大众对跳跃、离奇的故事甚是喜欢,其存在满足了许多人对虚拟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深刻洞察这个时代的脉络走向以及大众心理,并将之把握得如此精准,看似是艺术家长年累月的职业素养升华而来的一种能力,实则践行不易,林飞为此付出了很多心血。

那么,林飞的生活常态是什么样的?

眉宇清秀,目光深邃,着装得体,气质儒雅,巧手刻活一块块美石并赋予之动人的故事,谈吐间洋溢着儒雅的艺术家气质,林飞仿若从童话故事里走出来的王子,气节高尚,同时胸怀若谷。

能将动人的“裸女”题材塑造得美若天仙,细致之处不输于女性的细腻,作为一个男雕刻家,这是要下苦功夫的。欲成佳作,必知其里,将美石的故事完整地铺开,知根知底地把握各个要点,才能传达其真正的内涵。作品深刻的背景渊源,是林飞悄然研究的课题,把美展现得灵动,要有勇气。

林飞每天都会抽出大量时间查阅专业相关的信息,世界各国的资料都为他所用。他对艺术的钻研格外用心,酿就了他作品里独到的文化底蕴。

“年轻人玩穿越,我们也玩穿越。”当所阅资料充分发挥了作用,林飞又前进了一步。

当日,林飞拿出了其“穿越”系列的首秀予我们观赏。“穿越”题材的作品是在其“裸女”题材的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尝试,同时融进了许多时代元素与社会关注的话题。

婀娜的身姿是第一层,即浅层的美,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这是一种东、西方的美结合在一起,碰撞出来的艺术结晶。林飞说,作品里东方美女和西方美女在一起说悄悄话,谈论美的哲理,也比拼哪种美更加动人。

“二者美的味道不一样,西方讲的是开放的自然的人性的美,而我们则是含蓄的美,其中差异的根本是东、西方文化的不同。”

林飞作品里的人物是有原型的,他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地琢磨美,对美的观察与想象促成了现有的美学眼光,把美的事物装进意识里,随时都可以从中提取来塑造美石。

近些年,国人的知识水平普遍提升,对美的理解在群体中早已有了可辩论的资本。一件穿越之作映射出的是雕刻家的个人审美认知与真实的技法水准。大器早成的林飞,对原材料的处理得心应手自然不在话下。

那么,林飞为了这件作品耗时多久?

六十余年。

这是林飞的回答。

林飞的每一件作品都有丰富的故事与内涵,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独特性。任何一件作品的准备阶段都不能以单纯的操作时间来计算,没有过去六十余年的积累,就没有现在对石材的巧妙诠释。

有时候,雕刻也易走入死胡同,部分从艺者难以走出困境,林飞与之相比,就胜在了那“六十余年”,积攒下来的艺术成就不言而喻。

“穿越”的故事,林飞为其谱写了后续,已完成的作品算作“穿越一”,时至当日,“穿越二”已在打坯中。

据林飞介绍,“穿越二”的选材是玛丽莲·梦露和范冰冰,二者同台比美,一阵风吹过,前者裙摆飘逸、较为暴露,而后者着装较保守、微露。

穿越系列在林飞的刻刀下展现出的生机如星火燎原,往后的“穿越三”“穿越四”“穿越五”……都将以崭新的面貌问世,灵感不会枯竭,就如林飞对艺术的爱,矢志不渝。

天赋缘分勤奋

“十八岁的时候,方宗珪老师问过我一句话,‘你高中都还没毕业,就去罗源当师傅,你的技艺是什么时候学的?’我说我眼睛一睁开就在学了。出身雕刻世家,父亲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不知不觉中,该学的也都学会了。”

林飞当时带起了整个工厂的员工,传道授业的同时还要紧跟市场的步伐,寻思着创新。

“那个年代的创新和现代人眼里的创新不同,我们要生存就必须走出一条路,不能和别人的雷同。我们选择了香炉,香炉上可以雕刻动物、人物、古兽等,不同的员工专攻各自擅长的类别,每个人的风格都是自那时积累下来的。”林飞用自己的创新,为厂里的员工另辟蹊径,让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从艺方向,收获颇丰。

林飞不是一个愿意停下脚步的雕刻家,他在指导徒弟的同时也会思考如何让自己的技艺有所长进。为了自身发展得更全面,林飞把各个领域的精华都研究透了,当时周宝庭的名声正盛,他每天到工厂去,跟在周宝庭后面,偷着学,掌握要领以后自己动手雕刻。

“我当时真的是个‘小鲜肉’,充满激情和活力,在罗源的时候刻的香炉还获得了全国一等奖,轰动了整个福州,走在罗源县城的街上,所有人都知道我。”少时成名并没有让林飞得意忘形,他依旧在艺术的道路上汲取精华,朝着专业院校进发。

林飞的从艺经历很丰富,故而视野也较身边人更加宽广,尽管他的“裸女”题材的作品在业界广受好评,享誉海外,林飞却以理智的眼光洞察其实质。

作品:悄悄话(寿山芙蓉石)

作品:梦范组合(老挝石)

“我的‘裸女’题材的作品也只有在玉石行业还可以,较其他行业的专业呈现水平还是有距离,有距离才有前进的动力。我的优势是能驾驭的题材较广,让我刻什么都没问题,想怎么表现就怎么表现。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我是学校培养出来的,各方面的知识都学到了,这个行业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有局限性,而我们更全面。学校体系是个‘面’,拜师从艺是个‘点’,如果‘点’出了问题技艺就失传了,而‘面’没有后顾之忧,这个‘点’不行就试别的‘点’,总有一个‘点’可以发展。”

林飞向我们分析了学校培养的重要性,强调了艺术综合素质在当今社会所占有的分量,以及艺术从业者如何在当下找到立足之地。

林飞是一个幸运的雕刻家,却不依仗着自己的家族优势在业内滥竽充数。他总结了自己成功的根源,将之转化为三个关键词:天赋、缘分、勤奋。

勤奋在他的眼里格外重要,没有勤奋地拼搏,再好的先天条件都不能填补后天的空缺;天赋是与生俱来的对这个行业的灵性,先天的优势让他极少碰壁,无论学什么都能够学有所成并且发挥到极致;至于缘分,林飞与之生来就割舍不了。

“生在福州,因为有寿山石;生在雕刻世家,从小潜移默化;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专注我的兴趣。”

林飞被安排在这个时代,一切都碰上了最好的时机,所有的心愿统统都实现了。如果没有恰好的美石让其动心,也许他不会为之留恋,如果没有其父,他的发展道路或与雕刻无关。林飞认为,现在的年轻人要想成才,也必须具备这三个条件。

我要带动整个产业链

林飞的每一个十年,都是一个递进的过程,稳扎稳打地拼搏到现在,已经积累了不少现实经验。接下来的十年,林飞打算办一所寿山石学校。

“现在是时候了,到了这个年龄适合做这样一件事,我还有精力折腾,心态也很好,如果学校办成了,我的艺术理想就能实现了。”

林飞对艺术、文化的传承持以开放的态度,他认为,从艺群体不应当局限于“东门派”“西门派”或是名人的子女,应该给普通人更多的机会踏入这个行业,促使艺术繁荣。而时下,办一所寿山石学校非常有必要。

林飞自身的教学经验就是办校最好的保障,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等待着实现,他设想:学生上午学习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下午前往不同的工作室实践、求知、创新。

“我的工作室很有特点,十几个工作室,每一个研究的重点都不同,花鸟、人物、古兽等,无论学生想要专攻哪种题材,或是想要研究浮雕、薄意等技法,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归属,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室。”林飞坚持要让学生遵从自己的喜好,坚信以兴趣为基础的发展道路才会更加通畅,才能成才。

另外,林飞也十分注重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国画、油画、篆刻、唐诗宋词等,均要有所涉猎,综合性地学习,以适应市场需求。随着收藏家群体趋向文化人,他们对作品内涵更加挑剔,眼光也更高。

目前,学校的选址工作已经落实,地点设在岭头,接下来就等着交接程序的开展,一旦跨过了这一步,学校将着手装修。

据林飞介绍,岭头一带有寿山乡、寿山博物馆等,这个地理位置很关键,他要把岭头作为一个跳板,带动寿山乡的旅游事业、文化事业。寿山乡石头渐少,趋于沉寂,而学校办好以后那片区域又会重新热闹起来,林飞想通过办校把整个产业链带动起来。

“我们的教学方式,不拿国家的钱,只要有些政策下来,我们就可以实施,而且我会赚钱,为社会做好事的同时,我也有收益。或许到时候我们的办学经验还能为国家日后的发展借鉴,往后其他学校的建设也能往这条路走。”

林飞是文化人、雕刻家,也是商人。他用自己的方式做到利己又利于国家的发展。他的眼光高、规划好,选择的办学地点是一处与大自然融合的风水宝地。

他相信,再过二三十年,会有更多人喜欢往郊区搬,郊区无论是生态还是空间,都会给人愉悦之感,被繁忙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的现代人会喜欢这样与大自然结合的环境。而他,只是先走出了这一步。

民族凝聚力需要文化支撑

“十年前,寿山石雕主要是卖到海外,国内没市场,这十年下来,变化是翻天覆地的,这个产业终于回归了正轨。人们开始为了自己的喜好而买石头,更加注重石头的种类、工艺以及作者,心态更加踏实,而过去,寿山石买回来多是为了送礼,它是身份、财富的象征,以此为礼品促成政界、商界的利益谈判的达成,这时候,许多人考虑的是手头上的工程能不能拿下来,涉及利益关系,把寿山石文化扭曲了。”

让林飞感到庆幸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着手学习这门手艺了,传统产业的崛起有了新的希望。

“以前,人们看不起这些手工艺,但是现在很多人看得起了。随着机器制造出来的东西见得多了,人们会觉得还是手工做出来的好。在家里动动手,能享受其中的乐趣,还能赚钱,何乐而不为?上班很累,也不自由,做这些手工艺却很自由,时间能够自己把控,多好?现在的年轻人追求过许多奢侈品,易迷失方向,当他们觉醒以后,还是会喜欢这些实实在在的艺术,这是好事,如果国人的文化意识不高,民族凝聚力就没有了,所以文化非常关键。”

展望未来的二三十年,林飞对传统艺术的信心不减。他拿梵高的画举例,分析了梵高的作品之所以值钱的原因,认为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梵高所在的国家文化、经济实力雄厚。

林飞打趣道:“艺术界的人个性都很强,从古至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是如此,跨界无知己,彼此间互相看不起。最开始,米开朗琪罗和达芬奇,一个从事雕塑,一个从事绘画,他们互相看不起。我们中国也是这样,国画和雕塑的从业者对真理的追求非常执着,见解不一,都坚信自己的道路是正确的,并且沿着认定的方向一路走下去。”

作品:国色天香(老挝石)

我在石头中游

谈及雕刻习惯,林飞毫不犹豫地说:“主题最重要!”

平时,林飞总是先确定主题,才去雕刻,他认为,雕刻的过程只是形式的问题,塑造的是造型,而作品的主题才是其灵魂所在。所刻作品不可能每一件都非常成功,这和做人一样,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只有优点。寿山石雕刻做的是减法而不是加法,处理石头的途中一旦出了错,就无法挽救。

为了避免对石头的浪费,林飞下刀之前都会思考很久,没有深思熟虑绝不会对石头动手。这是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对石头的责任心,尽可能避免对石头的辜负。

林飞对寿山石的感情很深,评价也很高。他同许多寿山石爱好者一样,已将寿山石作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再也离不开了。

谈笑之余,林飞现场传授挑石头的秘诀,他告诉我们,挑石头要看纹路,外面看起来有一点纹路,石头里面的纹路就会很多,要选择看起来很纯、很滋润的石头,才不会出错。

“我在石头中游。”林飞用这几个字概括了自己与石头之间的关系,他爱这份事业,也懂得欣赏石头。

除了寿山石以外,林飞偶尔还会刻些其他种类的石头,尝尝鲜,其他石头刻多了,林飞对寿山石的爱却加深了,“其他石头有些太硬了,不好塑造,还是寿山石的表现力最好,而且从艺术的角度看,寿山石对雕刻家技艺的呈现也是最好的,我很看好寿山石!”

寿山石滋润了林飞,林飞也滋润了寿山石,这样的形容是贴切的。

有时候,石头太美,林飞的激情会瞬间爆棚,这时候,他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把打坯的工序完成,这种体验是他与石头之间的乐趣。当然,有时候他也会激情欠缺,此时他的效率也较为低下。林飞对所刻之石也有过一些遗憾,“等到我有激情的时候,有时会后悔当初对石头的处理不够好。”

林飞笑道:“前几年我去体检,医生推测我一定是经常运动,我说没有,我整天坐着,没有运动。”很少运动却能把身体状态保持得这么好,林飞说,关键因素是心态。

“为什么人家说乌龟长命,你看乌龟整天不运动,所以长命,我也是,所以活到九十岁肯定没问题。”林飞的话不无道理,这是他的幽默,也是他的心态,不悲、不傲。林飞的生活模式就是在同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扎实地为自己的事业铺路。

他明白,只有如此,方能轻松地实现一个个理想,奔向心中的“罗马”。

猜你喜欢
缘分天赋
“Mi palabra favorita en chino es yuanfen”
努力是最宝贵的天赋
“跳水天才”全红婵:有天赋,更有努力
测测你隐藏的天赋
天赐的缘分
用努力换天赋
岁月缘
测测你的天赋是什么
缘分
读书也要讲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