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团队合作模式的护理干预在优化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方案中的应用*

2017-06-05 14:57刘文燕
重庆医学 2017年14期
关键词:禁忌证放射科心率

刘文燕,李 智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重庆 400010)

基于团队合作模式的护理干预在优化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方案中的应用*

刘文燕,李 智△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重庆 400010)

目的 探讨基于团队合作模式的干预措施在优化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方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放射科医、技、护培训小组与各临床科室护士长推选的1名护理组长组成合作团队,由培训小组培训临床护理组长影像知识,放射科护士与临床护理组长合作对行CCTA的患者检查前的准备事项进行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检查前准备完好率,候检时间,扫描时间,一次成功率及受辐射剂量(ED)的差异。结果 通过基于团队合作模式进行护理干预,优化患者进行CCTA检查前准备的指导,提高了患者检查前准备完好率(P<0.05),缩短了候检时间与检查时间(P<0.05),提高了一次成功率(P<0.05),降低了患者受辐射剂量(P<0.05)。结论 放射科与临床形成团队合力优化CCTA检查方案,能提高检查的成功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冠状血管造影术;冠心病;放射科;团队合作;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前准备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CCTA)以其微创、检查快速、费用低和可显示冠状动脉管壁的细微结构等优势成为冠状动脉检查最重要的手段[1]。充分的检查前准备是保证检查顺利实施的关键[2]。CCTA 检查需在检查前做好心率控制、指令性人机呼吸配合训练、对比剂使用评估、检查项目禁忌证筛查等准备工作。本研究统计分析本院放射科2014-2015年232例CCTA检查未成功实施的原因,其最主要因素是患者检查前指导和准备不足。受团队资源模式的启发,2015年7月本院放射科与临床形成合作团队,对CCTA检查方案进行优化[3-5],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便利抽样的方式选取2015年6月行CCTA检查者168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02例,女66例;中位年龄57.28岁。2015年7至9月作为团队合作模式优化CCTA检查的干预期,之后选取2015年10月行CCTA检查者157例作为试验组,其中男99例,女58例;中位年龄59.1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院采用东芝Aquilion ONE 320排螺旋CT进行CCTA检查。纳入标准:(1)住院患者;(2)首次行CCTA检查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团队组建 (1)由放射科1名工作5年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诊断医生,2名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主管技师,3名有丰富临床护理和放射科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师组成培训小组。(2)全院40个护理单元,各单元护士长推选1名护理组长,共40名护理组长。护理组长与10名放射科医、技、护培训小组及CT检查专职护士组成合作团队。

1.2.2 团队运作 (1)放射科培训小组分别从医、技、护3个专业角度就CCTA等检查影像知识对护理组长进行培训,护理组长就接受的培训内容对本科室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多层面培训传播,全面普及以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影像检查知识,为优化CCTA检查管理奠定基础;(2)以临床护理组长为主,放射科CT检查专职护士协作,共同对行CCTA检查的患者进行检查前准备的护理干预;(3)创建合作团队微信群供放射科与临床护理组长及时沟通协调;(4)放射科护士长与各临床科室护士长负责全程质量监督与协调。

1.2.3 基于团队合作的护理干预 (1)临床医生开具CCTA检查医嘱后,临床护理组长根据检查要求进行护理干预:评估患者静息心率,能否进行呼吸屏气配合及是否存在对比剂和检查项目禁忌证,同时向患者讲解CCTA检查过程,做好心理护理[6]。(2)心率干预:静息心率大于70次/分钟者,临床护理组长评估其有无β受体阻滞剂禁忌证如低血压等,指导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控制心率[7-8]。(3)呼吸干预:临床护理组长指导患者仰卧于病床,并模拟CT机提示音训练患者进行人机配合的呼吸训练,直至患者能进行指令性呼吸配合。(4)团队干预:临床护理组长与CT室护士联系协调,根据患者CCTA具体检查时间,指导患者于检查前实施水化方案,并合理安排患者所有检查的顺序:如B超、抽血、CCTA,避免顺序不当造成检查要求冲突而延误时机。(5)团队沟通:放射科就特殊情况通过微信群与临床护理组长沟通、交接并探讨优化检查方案的方法。

1.2.4 评价指标 CT室制作检查记录表进行资料收集,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临床干预后是否准备完好[评估患者心率达检查要求(<70次/分钟),能完成指令性人机呼吸配合,不存在对比剂和检查项目禁忌证,则记“完好”,任何一项不达标则记“不完好”],候检时间(患者从到休息室候检至进入检查间前的时间),扫描时间(患者进入检查间至检查结束时间),一次成功率(患者第1次检查结束后,技师与医生共同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符合诊断要求则为一次成功。)、受辐射剂量[ED,根据设备自动生成的剂量长度乘积(DLP),按照公式:ED=DLP×k(胸部转换系数k值为0.017)计算得出]。

2 结 果

2.1 CCTA检查未成功实施原因分析 通过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本院放射科232例CCTA检查未成功实施的原因发现,因医务人员因素未做好检查前评估与指导的比率为83.63%;患者因素占12.93%;设备因素占3.45%,见表1。

表1 CCTA检查未成功实施原因分析

2.2 两组患者检查相关项目培训前后比较 通过基于团队合作模式进行护理干预,优化患者进行CCTA检查前准备的指导,提高了患者检查前准备完好率(P<0.05),缩短了候检时间与检查时间(P<0.05),提高了一次成功率(P<0.05),降低了患者受辐射剂量(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检查相关项目比较

3 讨 论

3.1 以团队合作模式为基础,以临床护理组长为主导的干预模式提高了CCTA检查准备完好率 在“临床护士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决定着护理服务的质量”理念的指引下[9],规定其角色和功能不应仅局限于打针、输液等机械操作,而应发挥和施展其多种角色和功能,如组织管理者、教育者、观察研究者等[10]。因角色需要,护士需加强多方面业务知识的学习,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临床护理组长的选取多由临床各科室医务人员根据任职要求,不记名选举而来,该组长在业务水平、年资、组织管理以及协调沟通能力方面都较高[11];由放射科培训小组培训临床护理组长,临床护理组长与放射科CT专职护士合作对CCTA检查前准备进行护理干预,同时放射科护士不定期通过微信群分享影像知识,以巩固护理组长对知识的掌握,避免部分护理组长因科室CCTA检查数量少,造成对影像知识的遗忘。通过团队合作干预优化CCTA检查方案,CCTA检查前准备完好率得到显著提高。

3.2 CT检查护理准备前移至临床科室,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东芝Aquilion ONE 320排螺旋CT承担着全院所有CT检查,工作量大。因CCTA检查的影响因素较多,患者需满足无检查项目禁忌证如房颤,无对比剂禁忌证如甲亢、过敏性哮喘、肝肾功能严重障碍等,同时需将心率控制在70次/分钟以下且节律整齐,并完成指令性的人机呼吸配合训练等内容。此项检查前期准备工作繁琐、时间相对长,患者在CT室等候时间长,甚至有超过1周才完成检查者。CT室护士工作量较大,一对一指导较难实施,因此本院CCTA检查项目完成率约78%。全院CCTA检查每天平均15人次,临床护理组长具有相对充裕的时间与良好的环境为患者进行一对一检查指导,具备将CCTA检查准备前移到临床科室的良好基础。当临床测量患者静息心率高于70次/分钟时,告知医生评估患者无β阻滞剂禁忌证后,可提前服用药物控制,降低心率,减少受辐射剂量[12];当患者由于疾病因素不能配合呼吸时,临床护理可以训练患者的呼吸配合技巧直到合格;当患者有糖尿病时需提前给予停药(二甲双胍)干预,且提前6 h的水化干预对比剂不良反应。以上措施能使患者得到很好的护理,又能避免在CT室等候时间过长降低患者满意度和就医体验。该方法实施后,患者的候检时间明显缩短。同时临床护士提前评估患者有无对比剂、检查项目禁忌证,及时筛选出不适合检查患者,为患者选择其他合适影像检查提供保障。

3.3 临床护士模拟CT机对患者进行呼吸配合训练,帮助缩短检查时间 呼吸配合作为CCTA检查成功的重要因要素之一,不但直接影像图像质量,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检查时间的长短[12]。临床护士利用临床科室患者可平躺于病床的优势,模拟患者置身于CT检查床并模拟CT机提示音帮助患者进行呼吸训练,便于患者提前适应CT检查床和检查环境,使患者呼吸配合有效,减少检查中的扫描次数,减少患者受辐射剂量,同时可尽早筛选出因肺功能严重异常不能配合呼吸的患者,为患者选择其他检查提供关键信息。通过该模式的实施,患者检查时间明显缩短(P<0.05)。

由于门诊患者就医流程特殊性,此次团队合作模式优化CCTA检查管理在门诊患者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优化门诊患者该项检查的措施有待进一步探索。

[1]王明友,张忠涛.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对照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2(11):846-848,852.

[2]张林平.四区定位法在冠脉CTA检查中的临床实用技术[J].河北医药,2016,38(21):3268-3270.

[3]贺伦惠.运用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提升急性冠心病患者B2B照护质量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1):1-3.

[4]Khanna N,Shaya FT,Gaitonde P,et al.Evaluation of PCMH model adoption on teamwork and impact on patient access andsafety[J].J Prim Care Community Health,2017,8(2):77-82.

[5]荀雪琴,易景娜,刘清,等.护士主导全科团队服务对高龄独居老人心理干预的评价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9):860-862.

[6]张宏.冠脉造影与冠脉CT血管造影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要点及效果评估[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4):237-238.

[7]黄水平,左敏静,袁斌.倍他乐克在CCTA的临床应用[J].江西医药,2012,47(9):815-817.

[8]张泽明,张凌,张均,等.控制心率的方法改进对冠状动脉CTA的质控研究[J].海南医学,2010,21(19):92-94.

[9]吴亚君,王亚红,宋亚琴,等.社区护士在团队服务中的角色功能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17):69-71.

[10]Van Der Sluis CK,Datema L,Saan I,et al.Effects of a nurse practitioner on a multidisciplinary consultation team[J].J Adv Nurs,2009,65(3):625-633.

[11]刘云,潘凌蕴,孙琳,等.护理人员分级管理中护理中组长的设立与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9):824-826.

[12]李建浩,杜飞舟,赵立强.心率和扫描时项与320排CT冠脉CTA辐射剂量的相关性研究[J].西南军医,2014,16(3):241-243.

10.3969/j.issn.1671-8348.2017.14.033

重庆市卫计委面上项目(2015MSXM023)。 作者简介:刘文燕(1991-),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影像及介入护理方面研究。△

,E-mail:282378843@qq.com。

R473.5

B

1671-8348(2017)14-1970-03

2016-11-25

2017-01-13)

猜你喜欢
禁忌证放射科心率
放射科住院医师职业倦怠研究进展
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心率多少才健康
放射科专业基地入科教育的实践探讨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有关高压氧治疗适应证、禁忌证的几点思考
什么是职业禁忌证及职业禁忌证的界定原则和注意事项
Epidemiology of influenza viruses from 2009-2013-A sentinel surveillance report from Union territory of Puducherry, In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