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诗”教学实录及评析

2017-06-06 01:51执教特级教师郭学萍评析王荣生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侧耳儿童诗篮子

◇执教/特级教师 郭学萍 评析/王荣生 汪 潮

环节一:谈话导入,复习诗歌

师:今天,我到杭州来给孩子们上课。我带了一样东西,看看这是什么?

生:篮子。

师:这不是一般的篮子,这是一个诗歌的篮子。里面装的不是水果,不是吃的东西,不是你说的菜,装的是……(板书:诗)一起读——

生:诗。

师:学过诗吗?能不能背一两句?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李白的诗句他会背,如果背得再有气势一点,就更好了。还有谁会背?

生:“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师:你们对李白的诗感兴趣。他的诗喜欢夸张,很有气势。还有谁来背?

生:“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师:你们背的都是古诗。(板书:古诗)我这个篮子里装的是诗,但不是古诗,是什么诗呢?我先不说,秘密就在篮子里。

环节二:以“果”激趣,走近童诗

(生走上讲台,在篮子里翻找,犹豫……)

师:咦,老师说的诗在哪里?其实啊,就在这位同学的手中。

生:水果。

师:(拿过生手中的生字卡片“果”)这是一首诗吗?会不会觉得很好奇?

生:是,因为“果”字可以编出很多童诗。

师:(拿出篮子里的一个苹果)那我们就来编编看,如果有颜色,这个字可能是什么颜色?

生:如果这个字是有颜色的,它可能是苹果一样的红。

师:(把苹果换成芒果)如果这个字是有颜色的,这个字可能是——

生:如果这个字是有颜色的,它可能是黄色的,柠檬一样的黄。

师:谁到篮子里找一样水果,然后说一说?

生:(从篮子里拿出一个火龙果)如果这个字是有颜色的,它可能是红色的,火龙果一样的红。

生:(从篮子里拿出一个枇杷)如果这个字是有颜色的,它可能是黄色的,枇杷一样的黄。

生:(从篮子里拿出一个油桃)如果这个字是有颜色的,它可能是红色的,桃子一样的红。

生:(从篮子里拿出一串葡萄)如果这个字是有颜色的,它可能是紫色的,葡萄一样的紫。

师:拿到水果的同学全部上来,你们把诗句找来了,我们把一行行诗句拼在一起,看会有什么奇迹发生。你们刚才说的话就是一行行诗句,把它们组成一首诗得有个题目,题目就是《果》,我们给这首诗配上音乐,读——

生:如果这个字是有颜色的,它可能是红色的,火龙果一样的红。/如果这个字是有颜色的,它可能是红色的,苹果一样的红。/如果这个字是有颜色的,它可能是黄色的,柠檬一样的黄。/如果这个字是有颜色的,它可能是黄色的,枇杷一样的黄。/如果这个字是有颜色的,它可能是红色的,桃子一样的红。/如果这个字是有颜色的,它可能是紫色的,葡萄一样的紫。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作为一首诗,里面重复的颜色多了些。诗是比较排斥重复的。这样就得去掉重复的颜色,使诗句里没有重复的地方。下面,我们重新说一下。

生:如果这个字是有颜色的,那么它可能是黄色的,柠檬一样的黄。/如果这个字是有颜色的,那么它可能是红色的,火龙果一样的红。/如果这个字是有颜色的,那么它可能是紫色的,葡萄一样的紫。

师:这是一个红通通的字,这是一个黄澄澄的字,这是一个紫莹莹的字,这些字就像一个个彩灯,装扮着这个夏季。这就是我们集体创作的儿童诗。(板书:儿童诗)谁来说说什么叫儿童诗?

生:儿童诗感觉有点儿像童话一样。

师:请把你的感受写在黑板上。

生:有点好玩,很有趣。

师:也请写在黑板上。

生:句式一样。

师:这是一种反复的构段方式,有的诗并不是这样。

生:这些诗是儿童创作的。

师:这首《果》后面几行是我写的,所以,儿童诗可能是儿童写的,也可能是大人写的。大人小孩都可以写,写给儿童看的。这是一个红通通的字,这是一个黄澄澄的字,这是一个紫莹莹的字,原来,儿童诗还有——

生:颜色。

环节三:倾听“春”字,模仿创作

师:我们第一次接触儿童诗,就能现场创作一首儿童诗。当然,儿童诗不仅有颜色,还有画面呢。(出示)看,这也是一个字。看画面猜猜看,可能是哪个汉字?

生:树。

师:你为什么猜是树?

生:因为这幅画中有两处很像高大树木。

师:到底是哪个汉字呢?(出示“春”。生齐读)看看这个画面,和“春”有什么关系?

生:春天到了,原来枯萎的树木又发芽了,小草芽也长出来了。

师:万物凋零的冬季过去了,太阳回归,树木葱茏,你看这颗种子,它的根深深扎进泥土里,小芽钻出了地面。这就是——春。刚才给你们看的这幅画其实就是根据“春”的甲骨文画出来的。汉字和你们一样,也在不断成长哦,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到楷书……当然,春天不仅是用来看的,春天还是用来听的。

师:(播放各种春天里的声音)侧耳倾听,你听到了什么?

生:侧耳倾听,我听到了春雨声。春雨过后,彩虹出来了,小朋友们在一起玩,他们在笑。

师:你听出的是小朋友的笑声,老师听出的不是小朋友的笑声。猜猜看,我听出的是谁的笑声?

生:春天的笑声。

生:小燕子的笑声。

生:刚从冬眠中醒来的小动物的笑声。

师:谁说这笑声一定是孩子们发出来的?为什么不可能是动物,甚至是植物,或者那些你想象不到的事物发出来的呢?

(师配乐朗读自己的作品)

郭学萍

侧耳倾听

我听到

绿色的春风中

一粒小种子在说话

“我想长大,我想长大!”

师:你们能不能像老师这样,也来写一首小诗?

生:侧耳倾听/一只小燕子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师:这是多么令人欣喜的消息。

生:侧耳倾听/我听到小熊说/冬眠过了,冬眠过了/现在我的精神可好了。

生:侧耳倾听/我听到小蜜蜂说/春天到了,油菜花开了/我又可以采蜜了。

生:侧耳倾听/我听到小蛇说/春天到了,春天到了/大家可以出来吃东西啦。

生:侧耳倾听/我听到小果子说/秋天来了,秋天来了/我们快点成熟吧。

师:你们听到的都是春天的声音,只有这个孩子听到的是秋天的声音。每个果子有每个果子不一样的心思,有的盼望早点成熟,有的害怕熟了会从树枝上掉下去……你们的思绪一会儿呀,就从春天跳跃到冬天。现在说说看,儿童诗还有什么特点?

生:有画面,有形状。

生:有变化,有声音。

环节四:品味“串”字,感悟味道

师:(出示糖葫芦照片)猜猜看,这里又藏着一个什么汉字?

生:串。

师:你为什么猜是“串”?

生:因为冰糖葫芦的外形很像“串”字,是一个个山楂串起来制作成的。

师:我有个好朋友,特别喜欢写诗。这是他写的一首诗,题目叫《串》。

李德民

哎哟,这个字

多像一串冰糖葫芦

红红的

咬一口

又酸又甜

馋人的冰糖葫芦

把孩子的目光,牢牢地粘住了

你看,一个男孩走出了好远

还在不停地——回头

师:看了这首小诗,你发现儿童诗又有什么特点?

生:儿童诗充满想象和幻想。

师:儿童诗描写的就是我们儿童自己的生活。

生:儿童诗很奇妙,能像糖一样粘住人的目光。

生:儿童诗还有味道。

师:《串》这首儿童诗是什么味的?

生:甜甜的。

师:儿童诗是甜甜的,黏黏的,不同的儿童诗味道是不一样的。

生:儿童诗还很幽默,有吸引力。

环节五:细品“日”字,引出“五觉”法

师:再来看我的诗歌篮子。有一个字,哦,好烫!猜猜看是哪个汉字?

生:火、烧、红、熟、热……

师:都不是,请一个同学到篮子里来把这个字找出来。谁愿意上来?(生上台从篮子里找出“日”字)这个字烫吗?

生:不烫。

师:如果我送你两个字,这个字马上就会变烫了。这两个字已经被同学写在黑板上了,让我们找到,圈出来,就是——幻想。有了幻想,有了想象,你再来摸这个字,一定和刚才不一样。

生:哇,烫!

生:炎热。

师:看到这个字,老师一口气写了十五首小诗,屏幕太小,我只能给大家看其中的五首。知道我用多长时间写好的吗?就20分钟。请你们自由读一读,然后告诉大家,你喜欢哪一首。

“日”组诗

郭学萍

(一)

捏一捏

太阳软软的

就像我家小猫

弄丢的红色线球

(二)

太阳把香水

打翻了

我的被子上

都是这种好闻的味道

(三)

早晨

走在上学的路上

抬头一看

天空大碗里

装着一个荷包蛋

(四)

敲一敲

太阳会不会发出

当当的声响

就像校园里的

那口大黄钟一样

(五)

模糊的早晨

像小猫刚睡醒一样

小猫揉揉眼睛

模糊的早晨

就亮了

(生自由读)

师:哪个同学来说?

生:我喜欢第(一)首,因为太阳软软的。

师:你们看到汉字“日”,有没有像老师这样,想用手去捏一捏?来,伸出手来,一起捏一捏“日”这个字,是不是感觉像毛线球一样软软的?

生:我喜欢第(三)首,因为太阳像个荷包蛋。

师:原来,这个“日”字不仅可以用来捏一捏,还可以用嘴巴尝一尝,吃一吃,就像吃一枚荷包蛋。

生:我喜欢第(四)首,因为把太阳比作了大黄钟,还会发出声音。

师:这首诗是长辫子老师听出来的。

生:我喜欢第(五)首,把模糊的早晨比作小猫刚睡醒的样子。

师:这首诗是我用眼睛看出来的。你们早晨醒来,睡眼蒙眬,有没有这种感觉?你看着太阳模模糊糊的吧?但我不说我看,而是说小猫看。小猫的眼睛是模模糊糊的。再看第(二)首小诗,我又是怎么写出来的?

生:是闻出来的。

师:今天是母亲节,看到这首小诗,你也许和我一样,会想到妈妈。因为是她帮我们晒被子,让我们的梦香香的、甜甜的。刚刚说过,我用20分钟写了5首小诗,有没有发现我写诗的秘诀是——

生:可以把这个汉字拿过来捏,拿过来吃,还可以闻一闻,看一看,听一听。

师:这个小朋友说的和我想的是一样的。(多媒体出示:“五觉”法)谁能看懂我的板书?

生:就是你可以用各种器官去感觉一个字。

生:还需要想象和幻想。

师:当你们拥有了“五觉”法,看到一个汉字,很快就能写出一首诗。让我们重温一下老师写的5首小诗,第(一)首用的是触觉,第(二)首用的是嗅觉,第(三)首用的是味觉,第(四)首用的是听觉,第(五)首用的是视觉。当然,有时候,各种感官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融会在一起,有时是分不清的。

环节六:以“月”为例,学法迁移

师:掌握了这个法宝之后,想不想试一试?我们现场创作一首儿童诗。用哪一个汉字来创作呢?就是“月”。

(生现场创作。师巡视,随机点拨,指导)

师:在课即将结束时,来欣赏几个同学即兴创作的小诗。

生:尝一尝/月亮不甜/脆脆的/就像松鼠/最爱吃的松果。

师:诗歌的语言就是要有“陌生感”,把月亮想象成脆脆的松果,就是一种“陌生感”的想象。

生:捏一捏/这个字又松又软/像我的一只小仓鼠。

师:月亮像毛线球,月亮像小仓鼠,多么有质感。

生:中午/太阳的光芒/照在草坪上/小草像穿上了一套/金黄的西装//晚上/月亮的光芒/照在草坪上/小草像穿上了一件/白色的公主裙。

师: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白天和夜晚,太阳和月亮的光芒颜色不同,感觉不同,前者庄严,后者温婉。

生:晚上/我望着月亮/就想起湖边弯弯的小船/弯弯的/亮亮的。

师:好简单的诗,好美的意境。

生:闻一闻/好香啊/像母亲节/我想送给妈妈的/一碗牛奶。

师:诗歌最打动人的,莫过于文字里藏匿的这份最真挚的感情。

环节七:结合板书,总结“童诗”

今天我们写的儿童诗,是根据一个个汉字写出来的,所以又叫“汉字诗”。儿童诗不只是这一种,儿童诗就像天上的星星,多得数也数不清。今天,老师只教了你们其中一种。怎样才能写出这样的诗,很简单,用“五觉”法。当我们有了幻想和想象的时候,诗歌就有颜色、有声音、有画面、有形状、有味道,就像蜜一样,能粘住儿童的目光。诗歌的语言有趣、幽默,能让我们内心产生一种奇妙的感觉。这种感觉妙不可言。回去以后,如果有兴趣,还可以继续创作汉字诗。

名家点评,对话“童诗”

王荣生:郭老师,我想请教一下,你今天上的内容是教材里面的,还是……

郭学萍:今天我上课的内容,不是教材内的,是我组织全国20多个省100多名优秀教师编写的《小学创意写作》读本中的一个主题单元。

王荣生:感觉非常好。小学二年级学生,在很短时间里能对诗有感觉,并且能尝试着写出自己的作品,甚至是他们人生的第一首诗歌,我觉得非常好。如果说要讨论的话,黑板上写了很多字,对儿童诗的感觉,如果能把这个感觉再凝聚一下,聚焦一下,让学生对儿童诗有个整体的感觉会更好一些。我的感觉有两个:一是如何把日常口语通过一种形式变成诗化的语言,变成诗句。郭老师这一点做得很好。“果”字像什么?小朋友说的是口语,然后通过一种方式,形成一种有旋律的、有诗意的比喻。最后合成的时候,“像”这个词没有了,苹果一样的红,芒果一样的黄,葡萄一样的紫。这就有了诗歌意味。二是,我们看到一个汉字,有一些形象感,有一些感觉,怎样才能把这些感觉形象化,你用了“五觉”法,非常好。如果能形成感觉的形象化,能看到,能触摸到,小朋友回去后,尝试的动力和愿望会更强烈一些。

郭学萍:我成立了“小学创意写作联盟”,研究小学创意写作,因为我自己是写诗的,每天都会在微信上写一首小诗,5分钟、10分钟就可以写完。写诗是我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也是我排遣压力的一条通途。我给二年级孩子上诗歌课,从来没有想过要培养出一个林徽因,或者徐志摩。我想给孩子一份无垠的想象,让他们从小就有一份幻想,原来看到月亮只能想到月饼,现在看到月亮会想到毛茸茸、蓬松松的小仓鼠,就像这个母亲节我想送给母亲的一碗牛奶。这就是课标对中段说话写话的一个要求:使用有新鲜感的语言。我上创意写作课的目的,也在于此,就是想让孩子对这个世界有另一种打量,有另外一种表达。

汪潮:郭老师给儿童诗教学带来了一种新意。儿童时期是诗的年龄,歌的岁月,对孩子进行诗化教育意义重大。郭老师这节课引发三点思考:第一,她这一节课,怎样定位,怎样思考。从教师角度来说,是节创意课,因为郭老师本人就会写诗,有诗歌方面的素养。这一点给我们启发,作为教师,要有特长,要有优势,才能影响学生。第二,从学生的角度讲,这节课是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的课。第三,从语文课来看,这节课是汉字诗的课。我觉得首先要关注文体。作为语文教师,要有文体意识,当然不是文体教学,不要急,初中、高中会有文体教学,但是教学必须建立在文体意识的基础上,今天这节课,文体的东西基本都展示出来了。你看,儿童诗的语言要有句式,要有颜色,要有趣,要有形状,要有画面,要幻想。我们来看她的教学方法。一般来讲,儿童诗教学要把握一些基本元素。这节课做得比较好,有很多想象,特别精彩的是,她创设了意象:有滴水的声音,以及背后的笑声。这个设计是非常漂亮的,是精彩的,形成了诗的意象。诗歌教学不要太实在,她运用表象进行想象。这节课的教学方法,对意境也做了些处理。谢谢郭老师,我还想听你的下一次课,谢谢。

猜你喜欢
侧耳儿童诗篮子
教案《创作儿童诗》
不同贮藏温度对糙皮侧耳冷藏后货架期品质和细胞壁变化的影响
创作儿童诗的有效教学策略
三种侧耳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不给他人“提篮子”——“提篮子”的实质是“谋私利”
篮子
木桶和篮子
截短侧耳素在醇—水复合溶剂体系溶解度的测定与关联
长了翅膀的儿童诗
林地黑白膜遮阴栽培食用菌营养分析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