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性

2017-06-09 19:45陈少丽
教师·下 2017年4期
关键词:心灵语文课堂教学

陈少丽

课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与推进的主战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巧妙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启发和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让自己的课堂充满趣味,让孩子们爱上语文课,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语文,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

一、有趣课堂,学生想学

成功的、富有激情的、紧扣儿童心理特点的课堂导语,犹如表演的“序幕”,具有“转轴拨弦两三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导入的技巧,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与乡村生活相关的课文前,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听老师唱一首《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在脑海中想象画面,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那一片美丽的田园中去。有效的导入,成功地勾起了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回忆和对诗意田园风光的向往。之后,有个学生在作文中是这么描写这一节课的:“陈老师的歌声那么优美动听!我们闭着眼睛听着歌,脑子里仿佛出现了一大片绿油油的稻田,在金色的夕阳余晖照耀下,叶尖反射出点点光芒……一个穿着花布衫的农村女子,牵着一头老牛,迎着夕阳微笑歌唱……我觉得陈老师像个歌手,可以开演唱会了。我们都陶醉在她的歌声里了!我喜欢上这样的语文课!”

二、快乐课堂,学生乐学

新西兰儿童文学研究学者多罗西·怀特说:“一个孩子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绘本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种载体,已经从课外走进教室,正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绘本能启迪智慧,净化孩子的心灵,让他们眼中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例如,《爱心树》让学生懂得了什么是爱、什么是奉献;《驴小弟变石头》中,当学生读到驴爸爸和驴妈妈失去孩子时的悲痛和绝望时,他们被震撼了,也被感动了,读懂了亲情比什么都重要;《月亮,生日快乐》让学生读懂了分享、宽容,懂得了“你对别人微笑,别人也会对你微笑”……这些丰富生动的故事,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学会了分享与合作,学会了享受温暖的亲情,珍惜可贵的友情……绘本潜移默化的教育比生硬的灌输更持久地存留在孩子们的心中,它们犹如阳光雨露,洒在学生的心田,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三、激情课堂,学生互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学生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 当学生进入高年级,他们的思想成熟了许多,渴望在课堂上与教师或与文本产生心灵的碰撞,去吟诵、去感悟,获得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例如,教学“纸船和风筝”一课,教师利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动听的背景音乐、逼真的影像再现等艺术的感染力,移情于景,以情导情,创设出了美好。深情的童心童趣世界,把学生引领进充满真挚友情的生活中,让学生置身于洋溢着生活气息的故事里,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教学中,教师又精心创设了交际情境,自己做记者,让学生扮演小熊、小松鼠,通过“这只小熊请你实话实说,你与小松鼠吵架之后心情怎么样?”“这只小松鼠你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引导体会两者的思想变化,感悟故事中人物心灵的对话,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与之产生情感的共鸣,让整个课堂充满情感的魅力。

四、高效课堂,学生爱学

卢梭说过:“教师的问题不在于他教学生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语文课不能仅仅只停留在上得热热闹闹让学生感觉有意思,还应该在指导、培养或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上下功夫。例如,在四年级下学期,教师利用每节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轮流上台演讲。在开展这一活动之前,教师先提出了演讲要求,如内容要符合主题,语言表达要流畅,还要配上适当的表情动作等,然后还让学生观看了几个小学生演讲的视频。前半学期是让学生前一天围绕本单元学习的主题,写好简短的演讲稿做好准备后第二天上台演讲。训练两个月后,后半学期教师提高了要求——进行即兴演讲。全班学生都非常喜欢这个活动,每天积极准备、认真演讲,在老师的鼓励、表扬和同学们的掌声中逐渐提高演讲水平。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教育反思就能成为名师。”为此,教师必须坚持写教学反思,才會让他们的教学艺术和教育思想迈向“真、善、美”的更高境界。教师也要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热情和潜能,鼓励他们大胆表现,不断提高语文素养,让语文课堂既生动又高效。

参考文献:

[1]王崧舟.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2]杨靖东.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的语言沟通[J].中国校外教育,2013(13).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新县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心灵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唤醒心灵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