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的阳光照亮农民工孩子的心际

2017-06-09 08:19李永志
教师·下 2017年4期
关键词:雨花区美文书香

李永志

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韶山南路学校(以下简称“我校”)致力组织开展“与书为伴 沐浴书香”的读书活动。我所教的六年级2班(以下简称“六·2班”)通过购置阅读书籍,开展阅读实践活动,培育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阅读面等一系列有益尝试,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家长,以及延伸到每一个家庭都能参与阅读、爱上阅读,与好书结缘,一辈子与阅读为伴。

一、阅读环境的建立—建一所多方阅读的园地

1.有书可读

我校是一所农民工子弟定点就读学校,农民工子弟占全校学生的70%以上。近几年来,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多次向我校下拨图书馆的建设专项经费。目前我校图书馆的藏书已达三万余册,每一本都是学校为孩子精心准备的精神食粮。在校园里处处都能见到书,时时都有书相伴,人人都爱上了阅读。

2.有书爱读

在家长的慷慨解囊之下,六·2班购置了《读者》30年全套合订本。50个学生在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中探求人性的真、善、美。老师们希望通过有计划地选择一系列的书目,用中国历史文化与汉语言魅力来感奋孩子们爱阅读、爱生活、爱祖国。

3.有书会读

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提升阅读的品质决定着阅读成效。在这么多可读的书籍中,教师通过分析、归类、定位,初步确定了将阅读分为三种类型:精读、泛读与分层次阅读——根据学生不同层次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分别选定书籍或篇章开展阅读。学生在阅读中长大,教师也在书籍中成长。

二、阅读模式的构建—过一种多元阅读的生活

1.晨诵,开启智慧的门户

一天之计在于晨。每天早晨,六·2班的老师组织学生们在入校后的时间段里晨读《古诗词75首》里的千古名句。学生们抑扬顿挫、一字一句的吟诵,朗朗的读书声洗涤了心灵、浇灌了美好,迎来了美好的一天。

2.午自习,沉浸在“爱”的美文

在每周二的午自习上,教师都会将这段时间留给一位学生开展以“爱”为主题的美文分享活动。学生会提前一周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选定推荐文章,并修改好推荐短文。记得有几期因为文章太长,得分两次进行分享。很多学生按捺不住好奇的心情,纷纷寻找文章一睹为快。后来,教师发现这一教学契机,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们依照故事情节展开想象,对文章留下的悬念进行续写。这样的教学设计,将课堂的被动接受延伸到课后的主动探究,将一个旁听者转换为一个局内人,让他人的文章延续上自己的思想。这样一次分享活动是一次与美文的灵魂对话,也是一次亲子写作的心灵交流,更是一次教师有针对性的主题写作训练。

3.诗词,让人陶醉在古韵里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重点强调:小学语文学科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要列入教学目标中。每天晚上的8点,六·2班的微信群里可热闹了。家长们把孩子们背诗的小视频、默诗的照片,一一上传。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一起比,一起评。此时每一个学生既是演员,也是观众,更是评委。亲子共读,其乐融融。本学期,六·2班通过组织开展古诗词背诵大王、古诗文硬笔书法展等一系列活动,孩子们与古诗结友,与美文相伴,学习书法,涵养诗情。

4.课堂,寻找那熟悉的陌生人

教育的理想只有落实在常规课堂上,我们才能使阅读真正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全面落实新课标的课改理念和“生命教育”的教育理念,六·2班的老师进行了“经典阅读与作文教学有机融合”的小课题研究。每周作文课,通过与美文相伴,开展群文阅读,并尝试模仿林清玄、余秋雨、毕淑敏的清新淡雅散文笔触,书写自己的阳光烂漫的少年情怀。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部分学生脱离了小学生平铺直叙的写作风格,走上了流畅灵动的散文之路。

5.家庭,亲子阅读相伴成长

爱读书的家长最能培养爱阅读的孩子。同样,爱看书的孩子也能促使父母一同浸润在书香之中。本学期,六·2班组织编写“亲子阅读记录卡”。孩子们和家长一起装帧记录卡,把封面描绘得色彩斑斓、个性飞扬。家长与孩子共读共评,读出不同的人生感触,品出不同的生命感悟。孩子们和家长还一起编辑诗集,多元化的亲子阅读扩大了影响力,读出了闲情逸致,读出了温馨亲情。

三、阅读理想的搭建—探索多向发展的路径

欧阳夏丹说:“阅读是要让真正的阳光住进心里。”在学校号召开展“书香校园”活动的几年里,学生们初步养成了与好书相伴的习惯。今后,我们韶山南路学校的每一位师生、家长每天都将葆有热情地自由品读着,每天都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作者单位: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区韶山南路学校)

猜你喜欢
雨花区美文书香
秋天的故事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我心向党
美文欣赏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美文阅读
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香何来
长沙市雨花区老干部大学之歌
动漫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