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挂科叫家长引争议

2017-06-09 12:33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6年47期
关键词:挂科学分高校教师

大学挂科叫家长引争议

据2016年10月20日《华商报》报道,“凡是有不及格课程的同学现在通知父母来学校,每个班统一由班长统计父母来学校的时间。”几天前,这样一则聊天记录截屏在微博中广为流传。微博原文称:西安邮电大学某学院挂科的同学被强制叫家长,外地的家长也必须来。博文质疑称,“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了,挂科叫家长真的合适吗?”随后一名负责人对此表示,学院是根据学生的学业完成程度,对出现挂科并在重考后仍不及格的学生,向家长寄发《学业预警通知书》,达到最高的红色预警时,除了寄发通知书,还会邀请有条件到校的家长来校就学生学业问题面谈。

素材链接

据媒体报道,早在2013年,由于成绩差、学分不达标等原因,山东大学368名学生受到成绩警告,97名学生被劝退学。最近,则有南京林业大学对学习不认真的学生动了真格,近一年半来共有49名学生被劝退。有资料介绍,让人们津津乐道、羡慕不已的欧美等国的高等教育,其实是按正常学制,学分达不到,有相当比例的学生不能顺利毕业。

运用示例

1.自我管理

对于犯错“叫家长”,很多人的记忆还停留在中小学阶段。到了大学还找家长,要不是为了刻意怀旧,就真有些让人匪夷所思了。对于大学生来说,除了极个别少年特招生,都已超过18岁,都是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早就应该能够自我约束,有实现自我追求的目标和规划。然而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普遍存在约束过多的情况,学生被动学习了十几年,一些人在高考结束后便突然松懈,如果没有严厉的规范训诫,自然会有一部分学生疏于自我管理,得过且过,自我放逐,成绩自然不会理想,挂科也在所难免。如果把高等教育初等化,永远在管束,学生永远觉得有人托底,把学习当成任务。连自我管理能力都没有,又何谈成为创新型人才呢?

2.宽与严

在理想的图景里,教师和学生良性互动,实现教学相长。课堂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显然不能将“板子”全部打在高校教师身上。那些在课堂上玩手机、想方设法“翘课”甚至长时间不去上课的大学生,难道都是因为高校教师课上得不好吗?即使在985、211大学,依然也有一些同学因为学業荒废不得不降级、退学,让家长和老师痛心不已。学生们,别再睡了,该醒醒了。

猜你喜欢
挂科学分高校教师
超级秀场 挂科
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程挂科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学分美食
基于校园卡消费预测学生挂科情况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