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个人与一群人

2017-06-09 12:38裴俊哲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6年47期
关键词:狂人日记狂人正常人

裴俊哲

都说书常读常新,书是思想“活水”的来源,确实不错,这次我带着“鲁迅为什么选择‘狂人而不是‘正常人”的问题,重温了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我认为,鲁迅之所以塑造“狂人”,是因为“狂人”代表的是一个人,而“正常人”指的是一群人。他想借“狂人”这个与众不同的角色,来展示“正常人”这个群体是如何扼杀脱离群体的“狂人”这样的个体,从而创造出所谓的平和的“从来如此”的社会。而且,作者将“狂人”这个未完全被世俗化的个体,放在“正常人”这个群体的对立面上,更为全面地揭露了“正常人”的罪恶。继而,再从这个小群体扩大到全部国民这样的大群体,揭露了国民麻木不仁的“吃人”的本质。这里我用一个游戏来解释我的观点。

在孩童时代,我们总是乐此不疲地玩捉人游戏:被选定的人被蒙住眼睛,其他的人躲起来,十秒后被选者开始寻人,若一人被抓住,角色就变更。就是这样的一个简单的游戏,却向我们揭示了群体与个体的隐藏的矛盾。从游戏的第一步开始,就是一个微型的优胜劣汰的过程,被选者往往是通过石头剪刀布等方式选举出来的被群体遗弃的放逐者。在游戏过程中,胜出者虽然各自为战,躲在不同的地方,但是他们是一个无形的团体,他们共同维持着固有的游戏规则,而被选者则是大伙儿共同的敌人,是和群体格格不入的。但是,当团体中的一人被抓,那这个人就脱离了团体,转而成为了团体的遗弃者。

“狂人”就是一個突然被放逐的集体的遗弃者,当他发病前,他也是群体中的一员,是“躲藏者”“吃人者”,而当他发病的时候,他脱离了群体,发现了群体的劣根性,打破了游戏秩序,成了集体的罪人,成了“被吃者”,他病愈后,回某地候补,价值观回归“正道”,又成了“躲藏者”“吃人者”。“狂人”从团体中的一员到突然被放逐成为流浪者再到回归集体的过程,展示了我们“从来如此”的以多胜少的文化,任何不合理、愚昧的制度、文化,有了时间的积淀,有了多数人的服从信守,便成了传统。鲁迅先生着重描写的是“狂人”脱离群体后的见闻、心理状态,就像在游戏中一个人蒙着眼睛,什么都不知道,在寻找伙伴们,但是原来的伙伴们早已自成一团,仇视着这人,想要“吃”了他。我们可以想象这人的惶恐心态,为了寻求安全感,他往往会追随群体的影子,抓出另外一个“狂人”,从而使自己混入团体中。

中国国民骨子中多含有“集体主义”的血液,这血液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代代相承,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随遇而安。亦如文中的“我”,是团体的忠实拥护者,当有一人冒冒失失,脱离群体,那“我”就赶紧随着众人站出来,指责他,排挤他,“吃”他,直至他回归队伍,以此来表达我对“集体”的忠心。集体中的“我”的任务就是,对那一个走在集体前面的人进行严厉地打击,用最恐怖的手段折磨他,让他受尽欺辱回归队伍;对那一个落在集体后面的人,穷尽讥讽之术,让他自觉消失;对在集体队伍中的人,和和气气,抱成一团。此外,“我”要时刻关注自己的步伐,不让自己孤立出去。针对这样的现实,鲁迅先生不得不借助被伤害的个体——狂人来敲响警钟,揭发“我”的残忍,群体的虚伪,全体国民麻木愚昧的劣根性。

鲁迅先生的作品,从来没有过时。《狂人日记》更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的现实生活。现如今,网络“喷子”们抱成团,“同仇敌忾”,不弄清事情的真相,就对一些持相左意见的“个体”进行大规模的言语攻击,从精神层面让这些“个体”崩溃;闲看笑话的人们,纷纷站队,为“喷子”点赞,助长了“喷子”们的嚣张气焰,给那些被口水淹没的“个体”们带来更大的精神压迫。想到这些,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

我愿做一个独立的人,不抱团,一直随着真理前行……

点评

从总体上来讲,这篇文章语言流畅,思路清晰,其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它的思想性。对于一位高中生来说,能将鲁迅的作品,读到这一层面,实属不易。文中从“一个人”和“一群人”的角度入手,来解读《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和“庸众”之间的关系,很有创新性。另外,作者能用游戏来印证自己的观点,为原本枯燥的理论增添了趣味性。文章的末尾结合生活,联想到了网络“喷子”们对少数人的恶毒攻击和对真相的漠视,很新颖,也使文章的内容更丰满。若要说遗憾处,就是文章收尾过于仓促,情感转变有点突兀,可以再改进。

【作者系浙江省温州市育英国际实验学校高三(8)班学生,指导并置评:林翔翔】

猜你喜欢
狂人日记狂人正常人
蜕变与抉择:成长小说视野里的《狂人日记》
周豫才著 “狂人”的那一晚
试论《金锁记》对《狂人日记》的继承
李书福 从“狂人”到“网红”
靠脸吃饭等
正常人视交叉前间隙的MRI形态特征
正常人大脑皮层言语分区结构性不对称研究
游戏狂人
被忽略的一年——谈《狂人日记》的即时反响兼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