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课堂自主学习模式

2017-06-09 03:09刘小平
教师·下 2017年4期
关键词:特点自主学习小学

刘小平

摘 要:21世纪作为一个知识化、学习化的时代,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未来我们更加需要的是那些能善于自我学习、自我创造的人才。而作为人才培养的初级阶段,基础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着重阐述了如何构建有效的小学课堂自主学习模式,并对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特点

所谓小学课堂自主学习模式,是指在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教育下,使学生能充分利用课本及与之相关的课外读物中的各类资源,主动去学习、探索,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促使其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主体的目标。

1.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

自主学习的参与者,不仅仅是学生,教师在其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每一个学生都蕴含着巨大的学习潜能,作为课堂自主学习组织者的教师,应注意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实现他们的求知需要,促进他们的主动发展。教师要善于通过课前预习等环节,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自主学习的观念,在学生初步确立起自主学习的观念之后,教师应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磨炼他们的自主学习意志,使其能充分认识到自身所蕴藏的巨大学习潜力。

2.教师应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

(1)平等学习的参与环境。爱因斯坦认为,宽松自由的学习气氛不知要比依靠呆板的训练、夸大的权威和沽名钓誉的教育高明多少倍。在自主学习中,教师要营造一个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均平等的学习环境。教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多一点微笑、多一点宽容,尽可能多地将时间与空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教师应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欣赏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2)满足期望的参与环境。罗森塔尔效应揭示了“期望”的价值。在自主学习中,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才会不断增强,对成功情绪的进一步追求会推动他们不断进步。

3.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自主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问题情境的学习,因此创设一个行之有效的问题情境,便成为自主学习模式成功进行的前提条件。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目的性原则、适宜性原则、启发性原则。首先,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要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要善于选择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抓住重点与难点,做到有的放矢,切忌面面俱到。其次,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教师往往从自己的认知出发去创设问题情境,殊不知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教师的认知结构有很大区别,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而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知识基础与认知结构出发,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再次,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难度要适中,不要超出学生的理解水平,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最后,教师創设的问题情境要能启发学生自主地深入细致思考,能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与时间,从而提高学生的信心与自主学习能力。

4.教师应引导学生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引导学生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实际的自主学习,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带着问题学习课文的能力、善于举一反三的能力和善于提问的能力。

(2)引导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便具备的,它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厚积方能薄发,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积累更加重要。但仅有知识的积累远远无法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更重要的过程在于创新,在于能通过积累的知识,运用发散性的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5.教师应完善自主学习评价模式

学习评价有利于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较大的影响。教师要在传统的学习评价模式基础上,不断完善自主学习的评价模式。

第一,要因人而异,确定评价标准。学生的起点不同,知识水平也不同,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区别对待,不可“一刀切”,要允许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时间内,逐渐进步、逐步成长。

第二,要褒贬有度。教师要善于采用激励式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到的见识,要大力表扬;对不同的看法,要抱有理解之心;对错误的理解,应及时指出并宽容引导,真诚地帮助他们对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当中可能出现的“闪光点”进行肯定。

总之,作为一个系统性、持续性的过程,自主学习受诸多因素影响,如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认知结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计划等,教师应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计划,合理地开展自主学习。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英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特点自主学习小学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