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南茶乡农民工随迁子女学困生成因及解决措施

2017-06-09 20:03周以萍
教师·下 2017年4期
关键词:豫南茶乡信心

周以萍

在豫南地区,因为茶叶,很多农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的吸引下,很多人在城市买了房子,举家迁到城市居住,其身份由农民变成农民工。而他们的子女,也从乡村学校转到城市学校。我曾分别对河南省信阳市中小学的学生做过一番调查,发现班级里的学困生有80%左右来自农民工家庭。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学困生的形成呢?又有哪些措施可以去解决呢?下面是我的一些粗浅看法,不当之处,可望商榷。

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1.缺少爱的呵护

爱,是心灵的源泉,是灵魂的港湾,被爱呵护的孩子才会具有安全感,生活中才不会感到自卑。在豫南茶乡,农民工每年最忙的季节就是茶叶开采季,因为每个农民工家里都会有几亩茶叶。每当这个时候,那些随迁子女们就可怜了。而在采茶淡季,孩子们的父母会回到城市继续打工,但由于农民工普遍学历不高,重视孩子物质方面的支持,而在精神层面上却很容易忽略。久而久之,这些孩子会有一种被冷落的感觉,总认为父母对自己“不管不问”,不爱自己,于是,他们会慢慢形成自卑心理,逐渐对学习产生消极厌倦感。

2.缺乏动力和良好的性格特点

在豫南茶乡,由于政府的正确引导,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这样,就会导致孩子们“不差钱”。其直接后果是有些孩子对学习的用途感到迷茫,从而丧失学习的动力。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而性格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习惯!而對于豫南茶乡的农民工随迁子女来说,由于缺乏监管等原因,在学习习惯、坚韧性、自制力等方面都不尽如人意,从而在学习上也会越来越困难。

3.学习基础差

作为随迁子女,这些孩子小时候都生活在农村。当城市里的孩子在画室、琴房、舞蹈班等各种辅导班之间穿梭时,他们却在河流、山谷、树林之间流连忘返。这就造成了他们所受的教育背景、学习基础、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等与城市的孩子格格不入,长此以往,如果不加以引导,就很容易使这些孩子丧失学习信心,从而更容易成为学困生。

二、防止学困生形成的措施

1.家长:打感情牌,走进心灵,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父母不要以为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就足够了,而要给予更多的爱。在孩子面前,不要以长辈的态度自居,更不要以为自己人生经验丰富,就要求孩子对自己绝对服从,而要把孩子看作自己的朋友,平等地沟通,认真地倾听。这样,他们就会慢慢地对父母产生信任,心的距离逐渐拉近,家庭的气氛也会逐渐融洽。父母和孩子之间只有对抗越来越少,交流越来越多,孩子才会没有心结,才会变得越来越阳光,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会提高。

2.教师:矫正学生心态、强化信心训练、因材施教

(1)抓住闪光点、矫正心态 。教师发现班里有农民工子女时,要不啬表扬。我们班有一名农民工子女,父母都忙着赚钱,很少管他,而这个孩子对学习也一直是漫不经心。有一次,学校组织大扫除,这个学生本来不是值日生,但他放学后却主动留下来扫地。第二天预备时,我立即表扬他,并把他提为“劳动委员”,班级的卫生让他“全权负责”。从此以后,他不仅对本职工作尽心尽力,而且学习的劲头也大了,学习成绩也逐渐提高。由此可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一个教育工作者而言有多么重要。

(2)加强体育锻炼,强化信心训练。信心,是获得成功的保证,一个在学习上没有信心的人,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而强化信心训练最有效的手段便是体育锻炼。体育,不仅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力,更能训练人的耐力、恒心、毅力。

(3)因材施教。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合理控制进度,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知识,多做多讲,精讲慢讲,重基础、抓典型,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学生:增强自律性,开展自主学习

学习是一件主观性很强的事情,作为随迁子女,时刻要明白,学习是为自己而学的。因此,学生在学习时,一定要增强自律性,进行自主学习,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相应的学习目标,长此以往,学习成绩自然会有所提高。

(作者单位:河南省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豫南茶乡信心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茶乡飞歌
恢复信心比给猪刷脸更重要
请到布依茶乡来
余海燕:茶乡飞出的“领头雁”
张睿、郑家鑫陶艺石雕作品
豫南春茶
聚焦寿宁 打造生态新茶乡
KX5的耐心与信心
豫南民俗文化的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