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一年级班级管理策略

2017-06-09 04:17朱江生
教师·下 2017年4期
关键词:常规教育小学一年级习惯培养

朱江生

摘 要:小学一年级是学生进入小学学习的第一年,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养成的关键时期,班主任应该尤其重视。我认为可以从常规教育、安全教育、行为习惯、奖惩制度等方面进行针对性训练,让孩子们逐步适应小学生活,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教师通过制度管理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好地学习和成长。文章通过对抓常规教育、抓安全教育、设立竞争机制、制定管理制度四方面展开分析,谈谈我对小学一年级班级管理的做法。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班级管理;习惯培养;常规教育

幼儿园到小学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小学一年级是人生旅途中的重大转折,无论是环境还是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孩子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那么他们在新环境中,面对新的老师、同学,班主任要怎样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并进行有效班级管理呢?下面我将重点进行论述。

2015年9月,我又一次接任福建省福州市湖滨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犹记得多年前第一次接任一年级班主任时的彷徨和手忙脚乱,不禁感慨。经常听到身边的同事这样抱怨:“教一年级最累!孩子很难管,太调皮了。”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很辛苦,在第一学期不仅要完成许多书面的材料:学籍卡、义务卡、医保缴费统计等,还要应付班里五十几个“小毛孩”,一天下来马不停蹄地忙,累得腰酸背痛,学生还未必领你的情,辛苦付出却未达到你想要的效果。可是,一年级又是小学生涯的开端,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班主任要尤为重视。而这也就注定了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不仅是老师,还是警察、保姆……工作十分烦琐。针对这几年的低年段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和教育。

一、抓常规教育,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行为习惯的培养

1.学习排路队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刚入学,无纪律性,很随意,所以强化路队训练必须在初期就实行。排队在学校里是很重要的事,排队效率直接影响校园活动的开展。晨会、出操、放学回家、到多功能室上课等都要排路队,五十几个自我约束力弱的学生,要排成整齐、安静的两列纵队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以放学排路队为例,首先,我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整理好书包出门排队,超过时间的学生要为班级做一件好事,比如,擦窗台,摆桌子等。一开始给30秒时间,老师数:“30、29、28……”随着秒数越来越少,孩子们有了紧迫感,速度也就加快了。

学生普遍好动,在教室门口排完纵队或行进中会打闹说笑。如何让学生安静下来又有精神呢?我学习茹茉莉老师的方法,跟他们玩起游戏——打败捣蛋虫游戏。

师:我们的队伍不够整齐、安静,就好像有许多捣蛋虫在入侵,都是些什么虫呢?(我夸张地模仿学生在排路队时的几种典型现象)

师:有爱讲话的“叽里咕噜虫”,有找不到位置的“糊涂虫”,有队伍歪歪斜斜的“毛毛虫”。(孩子们哈哈大笑)

师:老师希望你们能努力消灭这些捣蛋虫,并把想象中的已消灭的捣蛋虫抓在手里,到接送点时放到老师手里,老师来帮你教育它们。

孩子们觉得新鲜有趣,在刚开始训练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久而久之,就初步形成了整齐安静的队伍了。

2.学做课前准备

有时和同事们一起聊天。说到“课前准备”这一项,即使是提醒了下一节是什么课,强调了要在上课铃声响之前拿好相应的书,可还是有学生做不到。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把书包放进抽屉都是难事,再从书包里找出书就更难了。因为难,说明很有必要教育训练。于是,我把这件事进行了分解训练。

第一步:学认书名。我在黑板上用正楷字写:语文、数学、美术、音乐、语文生字本、口算等所有书名,通过跟读、齐读、轮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记下书名。

第二步:练习拿书。练习把手伸进书包找书,而不是把书包拿到桌面上,不然教室乱糟糟不说,又浪费了时间。

第三步:练习摆书。交代孩子们下课后不急着去玩,要先把下节课要使用的书放在桌子的桌角,书本要整齐叠放,文具盒放在书桌正前方位置。

课前准备是能正常有序上课的前提,所以必须人人在课前都做到。与其整天说教,不如把它分解为几步,一一突破。在铃声响后,老师进行巡查,表扬做得好的学生,学生慢慢地就养成习惯了。

(二)学习习惯的培养

1.抓纪律,建立安静课堂秩序

要想课堂教学高效,首先要有安静的课堂秩序。举手、起立、回答、坐下……一切我们大人认为极其简单的事,放在小学一年级的课堂上都不简单,老师必须提出细致的要求和耐心的引导。在加强学生注意力方面,可以运用一些口令。如“一二三,请安静,三二一,请坐好,小小手,放桌上,小眼睛,看老师”等,并且还需要反复训练。这样,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讲悄悄话时,这些口令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2.学习抄作业,保证及时完成作业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经常记不住作业,所以缺作业现象常见,针对这些情况,我要求学生用抄作业本抄写老师写在黑板右下角的作业安排,做完作业后家长要签名,第二天把抄作业本放在桌角,老师抽查。通过与家长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时间长了,学生也就养成习惯了。

二、抓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自从教了小学一年级,我的校园安全意识又提升了。经常都能发现小学一年级学生活动中存在的隐患。这些小学生在下课时如同放养的“小野猪”,爬上爬下,横冲直撞,甭提有多欢乐了。在楼梯、走廊追跑、升旗台上跳上跳下、爬树等,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危险,所以安全教育必须尽早进行,且要经常提醒教育。

首先,我把发现的安全问题以图片、照片形式展示给孩子们看,请孩子们当好校园里的设计师,设计一些关于“禁止什么”的牌子。我认为直接告诉学生禁止这样、不能那样,孩子们未必理解,不如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从而提高孩子们对行为的判断和认知能力。

其次,针对禁止的项目,我与孩子们讨论方案,如何改进,比如,追跑是小学一年级无法杜绝的行为,小学生的天性就是爱追跑,如果都安安静静坐着也是很可怕的。那么就要适当改進,尽量放慢速度,并眼观左右,以防撞到别人或撞伤自己,但如果受了伤,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由老师帮助处理。

安全教育是重中之重,教师需要时刻放在心上,时时进行适当教育,引导学生自护自救。

三、设立竞争机制,创建积极向上班集体

在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适当应用奖励和惩罚措施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它能有效帮助学生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建立正确的是非观。

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立了“一起争上游”活动,在黑板旁的墙壁上贴上评比栏,底端写上学生的名字,根据他们平时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间表现等进行评价,奖励小红花贴纸,10个小红花贴纸换一面小红旗贴在评比栏,30个小红旗可兑换一个小礼品。孩子们兴致很高,经常在评比栏下数数自己有几面小红旗,也就有了想要做好的意识和竞争意识。

四、制定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班风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需要良好的管理制度,以激发学生的管理愿望,形成良好的风气。我借鉴魏书生老师的做法,在班内实行“分级管理”。一级管理:5名纪律委员,负责课前准备的纪律和班内各项工作的监督;二级管理:8名组长,负责各科作业的收发和各组的学习;三级管理:职责长,负责班内细小工作,如“灯长”“桌长”“窗长”等,把班内各种烦琐的工作分配到个人,让孩子们产生主人翁意识和热爱集体的观念,这不仅锻炼了孩子们,还有利于于形成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

小学一年级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因此,我们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用真心热爱学生,用爱心管理班级,做好细节,必将拥有一个有浓郁学习氛围,有积极合作竞争意识,有良好道德风气的优秀班集体。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湖滨小学)

猜你喜欢
常规教育小学一年级习惯培养
在常规教育中培养幼儿好习惯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一日常规
音乐在幼儿园常规教育中的运用
作文启蒙教学要从一年级抓起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