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广东路径

2017-07-01 17:12黄新雨
关键词:专业学位广东省广东

黄新雨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工作部,广东佛山528000)

专业学位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广东路径

黄新雨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工作部,广东佛山528000)

经济新常态下,广东调整了产业结构,新的产业结构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必须依托广东发达的产业优势建立专业学位自主管理体系,优化专业学位布局,提高专业学位与产业的适切度,面向产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区域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形成特色的工程师培养,通过改革满足广东产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找寻专业学位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广东路径。

专业学位;供给侧结构改革;广东路径

经济新常态下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改革,各地各行业积极调整发展战策以适应经济新常态。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和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省开始产业调整,产业腾笼换鸟,经济换挡减速,改变对出口导向型经济的依赖,强调创新驱动作为推动广东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地方产业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沃土和温床,也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新一轮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必将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出新要求,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发展必须主动调整结构,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继续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通过专业学位供给侧结构改革带动科技创新、技术革命、产业转型,缓解地方产业发展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供给不足。因此,经济新常态下广东省专业学位供给侧结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一、广东经济新常态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

(一)GDP增速放缓是常态 广东省是我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和经济发达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长期维持GDP高速增长,至2015年连续27年排名全国第一,依靠技术复制、劳动密集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总量,2008年国际金融风暴后各省市GDP增长放缓,广东经济开始转向发展,不再追求单一的经济发展速度更加追求发展质量,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研发水平,走绿色与创新发展道路,特别是2015、2016年广东省GDP增长速度以及产业结构出现了明显变化,如图1所示,近两年每个季度广东省GDP增长在7.2至8.0之间。因此,现在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广东省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是常态。

(二)经济结构新变化 经济新常态下广东省经济结构出现了明显变化,经济结构有了新特征。图2、3显示,近两年广东省经济结构调整效果明显,第三产业正在蓬勃增长,2016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占GDP比重达52.5%,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62%左右。第二产业增长放缓但核心指数——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却逐年增长,显示广东省产业科技创新正在取得成效。经过不断调整,广东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了以下主要特征:第一,工业仍然是广东省立省之本,通过工业改造升级后核心指标——高技术及先进制造业比重正在逐渐增长,表明智能创新型制造业正在形成之中。第二,现代服务业比重不断增长提升,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加快[1]。

(三)企业研发人才需求迫切 经济新常态下广东产业结构有了明显变化,创新型企业、研究院成为广东新一轮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目前的产业创新研发力量仍然较弱。以佛山为例,佛山是广东省第三大城市,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核心城市,是全国制造业大市,其中先进制造业总产值超过10 000亿元,先进制造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33%。2016年12月笔者选取了佛山市18家行业领军企业或颇具实力的研究院,对其人才构成情况进行了调研,具体数据如表1:

表1 佛山市部分企业或研究院研发队伍情况

表2数据表明,选取的代表性企业或研究院研发队伍学历以本科及以下为主,硕士或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稀缺;职称结构中,研发队伍以中级或无职称为主,副高级及以上职称较少。当前佛山市企业转型升级,传统的陶瓷、建材等耗能型产业正逐步淘汰转移,新的企业研发中心纷纷落户佛山,但相比深圳、广州,佛山市企业研发整体实力仍有不少差距,与广东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相距甚远,企业必须加强研发队伍建设,提高技术创新研发水平。

面对新的创新驱动发展要求,一方面企业研发队伍整体实力仍然欠缺,另一方面企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旺盛。佛山制造业人才紧缺非常严重,根据《佛山市部分产业紧缺人才目录(2016)》中,2016年佛山在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等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分别为20 786人、12 142人,对硕士以上高层次研发人才需求更为迫切,笔者在对表4所列的18家企业征求2016年联合培养研究生需求摸底,18家企业主动提供85个研发项目,提出与高校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212人的需求,其中联合培养博士生需求13人,18家企业认为,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能够将高校智力资源引入企业,帮助企业提高研发水平,调查中企业强烈要求做实联合培养工作,希望通过联合培养能够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理念并能留下服务企业的工程师,说明新的发展环境使得企业认识到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企业不仅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量大而且缺口也大。

二、广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至今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应用型人才,特别是2009年教育部推出了全日制专业学位以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取得了迅猛发展,目前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接近5∶5。在此背景下广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也获得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有效的人才供给,但与广东巨大的经济总量贡献相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仍然存在明显不足。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偏小 广东省、江苏省GDP全国排名前二位,笔者对比了两省的专业学位点有关数据。从表5可见,广东省GDP虽然高居全国首位,比江苏省高出4000亿左右,广东省专业硕士点共有279个,与江苏省规模相近,但广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比江苏省少了近6 000人(江苏省为形成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生协调发展的培养格局,主动进行了专业学位供给侧改革,压缩学位点规模集中发展高质量应用型人才,近两年来共撤销博士、硕士学位点44个,自主增列社会需求量大的学位点31个,其中增列的学位点大多是专业学位授权点)。因此,从两省GDP比较广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仍然偏小。

表2 2016年广东、江苏专业学位点与GDP对比表

(二)与主体产业适切度低 从图2、3可知广东省主体产业是工业、服务业,尤其是高技术及先进制造业在工业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代表着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越成功、广东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越有成效。表6列出了广东省各高校专业学位点设置情况以及与产业对应关系,从中可以发现广东省专业学位点涵盖了36种类型,其中与制造业相关的工程类专业学位点数量只有64个,占所有学位点总数的23%,这与广东制造业大省定位明显不符,同时,从另一个重要的参照指标招生规模看,工科类工程专业学位点仅占21.7%(表6中仅整理统计了64个制造业相关的工程硕士点招生人数2950人),以上两点说明广东省现有专业学位点布局和规模与主体产业适切度偏低。

表3 2016年广东省专业学位点与产业对应关系表

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省各高校公布的2016年研招计划统计整理,其中招生规模仅统计了部分数据

三、专业学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广东路径

通过分析广东省经济新常态下出现的经济结构以及高层次人才需求变化,研究对比广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突出了广东省专业学位供需矛盾。经济新常态下必须抓住专业学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牛鼻子,根据国家提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调结构、建平台、保质量、成特色”改革要求,紧紧围绕广东产业布局调整专业学位点布局和规模,融入、根植产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做到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充分发挥广东产业优势,建立特色的政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最终做到服务广东产业创新需求。通过先行先试,广东省在国内率先尝试专业学位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为专业学位供给侧结构改革摸索出广东路径。

(一)改革专业学位管理体制,建立适应广东产业发展的专业学位体系

我国现有的硕士、博士学位管理体制强调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总体调控,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等地方学位委员会在专业学位授权上没有话语权,而专业学位不同于学术学位,主要是培养地方产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服务地方产业也是我国大多数地方高校办学出发点和人才培养定位,因此必须改革现有专业学位管理体制,让地方掌握专业学位管理的主动权。德国在改革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过程中,1998年修改高等教育法,在高等学校设立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人员组成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中半数以上是大学以外的政府部门代表、企业代表和社会精英代表,另一半或不到一半为学校内部人员。教育人员与政府、企业代表的融合将国家战略、企业需求和学校管理有机地整合起来,从而在机制上保证了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2]。德国的改革经验表明,专业学位还必须吸纳行业精英共同管理。因此,可以尝试成立广东省专业学位委员会,由高校、行业精英按照一定比例组成,共同管理广东省专业学位。

1.增大地方学位管理自主权。改变当前专业学位管理体制,回归专业学位存在与发展的地方本位,由地方学位委员会自主管理专业学位。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在学位管理改革上广东省也是先行者。2014年广东省是全国学位点动态调整试点的4个省市之一,2015年广东省成为全国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3个省市之一,广东省应抓住国家重视专业学位改革的大好机会,积极申请专业学位管理改革试点,主要突破授权和动态调整,由广东省学位委员会根据广东省产业发展需要自主增列新的授权单位和学位点,同时根据广东省经济结构调整需要自主调整专业学位布局,通过自主管理建立适应地方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学位制度,在此过程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广东省专业学位委员会做好职能分工,前者做好监督管理,后者职责主要为专业学位授权、调整、考核。

2.行业精英参与管理。专业学位是为产业服务,在建立专业学位委员会的基础上,还需充分借鉴德国的改革经验,吸纳一批行业精英进入广东省专业学位委员会,增强专业学位管理的精准性和专业性。行业精英来自各个职业领域,能够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培养方向,也熟悉广东省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行业精英参与专业学位授权、调整、考核管理过程,避免了高校单一育人和闭门管理的盲点,只有行业精英参与专业管理才能做到广东省专业学位布局和规模的发展的合理性,才能真正建立适应不断变化广东产业的专业学位体系。

(二)围绕产业调整专业学位布局和规模,提高专业学位与产业的适切度

通过改革管理体制建立专业学位体系基础上,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提高专业学位与广东产业的适切度。扩大专业学位管理的自主权,不是放任广东省专业学位委员会决定专业学位点数量和培养规模,必须依据广东省产业结构特征和产业需求调整专业学位布局和规模。通过从下而上的管理,围绕广东省产业调整专业学位规模,密切专业学位与产业的共生共存关系,提高专业学位与广东产业的适切度,保证专业学位发展的源动力。

1.围绕战略与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相关专业学位。当前高新技术及先进制造业是广东省战略与支柱产业,根据广东省战略新兴产业增列一批专业学位点,如到2020年再增列一批材料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光学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等工程硕士学位点,制造类相关专业学位点占比广东省专业学位点布局总数的40%以上,制造业相关的工程硕士招生规模能达到1万人以上。

2.集中发展现代服务业相关的专业学位。紧紧围绕广东省现代服务业需要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需求,精简现有的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学位点规模,避免低质量建设和布局重复,突出岭南特色与沿海优势,十三五末能够实现满足现代服务业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供给。根据广东省外向型经济特点重点打造一批外贸服务型学位点,如国际商务、会计、审计、工商管理、翻译等专业硕士点。进一步依靠岭南医学药学学科优势做大做强医药专业人才培养,如药学、医学、口腔医学、中药学、中医学硕士等。适度发展第三产业相关的其他类专业学位点规模,建立满足广东现代服务业需要的专业学位规模。

(三)依靠产业协同育人,提高专业学位人才供给质量

有效供给的关键是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学位发展离不开产业,必须改革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融入产业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依靠强大的广东产业优势形成特色的专业学位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区域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是广东专业学位人才有效供给的保证。

1.建立“高校+中心+示范点”培养模式。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由高校、企业联合培养,广东省要充分利用产业优势建立“高校+中心+示范点”模式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其中高校是智力平台,高校主导研究生课程培养,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参与企业项目研发,发挥高校智力集中优势;基地中心是保障平台,地方政府通过多部门联动协调,通过基地中心为基地运行提供政策保障,包括资金、科技、人才等政策;企业示范点是研发平台,由地方大型企业和研究院组成,提供研发项目和主导实践培养,研究生在示范点完成专业实践。基地以“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高校、企业示范点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形成双育人主体,地方政府介入提供政策、资金保障,共同培养地方产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3]。基地打造了多学科、多企业、多高校参与的大平台,地方政府更能发挥协调作用,通过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基地的培养成效和顺利运行,改变了过去简单的理论到实践的培养模式,具有培养的集群效应,是一种特色的广东模式。

2.建立更多面向地方产业的区域性基地。广东各区域经济发展极度不均衡,其中广州、深圳集中了各种优质资源。为解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广东省以“高校+中心+示范点”培养模式建立了佛山、东莞、中山等三个区域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佛山、东莞、中山是广东制造业发达城市,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对高校创新资源有强烈需求,2015年广东省教育厅与佛山市、东莞市、中山市分别共建了3个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强调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必须着力地方产业需求。区域性基地是开放平台,吸引省内外高校进驻地方企业,通过政府有效介入,高校培养了应用型人才,向地方企业转化了成果,地方企业获得了创新资源,同时为高校提供了专业实践场所,高校、企业实现了互利发展,形成了一种新的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新机制致力于建设协同育人平台和创新技术转化应用平台。首先,高校、企业全面参与了研究生培养过程,是双育人主体,区域性基地是新的协同育人平台。其次,通过基地高校帮助企业提升创新研发水平,攻克企业技术难题,开发高科技产品、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通过基地加快高校成果向企业转化应用,提高了校、企深度合作水平,成为产学研合作示范,因此区域性基地也是创新技术转化应用平台。下一步广东省应在已有的佛山、东莞、中山基地基础上,通过建立更多的区域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如粤东、粤西、粤北基地,解决广东各区域专业学位人才分布不均和应用型人才不足问题。

3.依托基地探索建立工程师学院。浙江省在国内率先成立了工程师学院,培养现代制造业需要的高级工程人才。在此基础上,广东省应更进一步拓展工程师培养思路,紧紧依托产业和区域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工程师学院,培养接地气的高级工程人才。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通过工程师学院拓宽现有的工程博士、工程硕士培养途径,使得依托产业和基地建立的工程师学院能够成为广东省工程师培养的摇篮。

四、结语

经济新常态下广东经济结构出现新变化,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新需求,广东省专业学位改革必须因应新变化,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专业学位管理体制建立自主管理体系,调整专业学位规模提高专业学位与产业适切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新机制建立区域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提高专业学位人才的有效供给,找寻适应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学位改革途径,从而为全国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探寻出路。

[1]一张图看懂2016年前三季度广东经济.[EB/OL]http://www.gdstats.gov.cn/tjzl/tjkx/201610/t20161020_346655.html.

[2]张婧.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国外经验及启示—以德国、美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为例[J].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3).

[3]唐广军,郭文莉.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创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2):22-26.

(责任编辑:刘岭峰2572756826@qq.com)

On the Guangdong Pathway of the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 for Professional Degree Study

HUANGXin-yu
(Graduate School,Foshan University,Foshan 528000,China)

Guangdong has adjuste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under China’s New Normal.The new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put forward urgent demand for high-level applied talents.It’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of professional degree and to establish autonomous management system of professional degree based on advantages of Guangdong developed industry,optimizing the layout of professional degree to improve the adaptability between professional degree and industry.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model of industrial reform, it’s essential to establish regional graduate cultivating bases,forming a featured cultivating condition of engineers.This reform aims at meeting Guangdong industries’demands of high-level applied talents,and seeking a unique Guangdong path of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of professional degree.

professional degree;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Guangdong pathway

G643.7

A

1008-018X(2017)03-0065-06

2017-04-17

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JGXM-ZD-65)

黄新雨(1977-),男,湖北大治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工作部讲师。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广东省广东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广东舆情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广东省10年将投1187亿治水
广东省今后5年将投7226亿建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