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实验室的特色化建设

2017-07-07 13:36刘宇星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特色化实训室实验室

刘宇星

(四川旅游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实验室的特色化建设

刘宇星

(四川旅游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以四川旅游学院为例,针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技术实验实训室的资源共享性不够、设备利用率不高、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探讨在“互联网+”背景下,加强信息技术类实验室特色化建设,构建“互联网+”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提高信息技术实验室的共享性,提高实验室管理服务水平。

互联网+;计算机实验室;特色化建设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正悄然改变着高等教育教学的模式,各学科专业、各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大量使用信息技术和手段,学生可以全程互动参与,实现课堂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高等学校信息技术实验实训室是为满足师生教学和实践需要的重要教学平台。计算机实验实训室的特色化建设是服务于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方面,应充分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的优势,实现资源平等共享和开放,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多媒介无障碍互通,充分发挥计算机实验教师的技术优势,为广大师生服务。

1 用“大应用观”定位计算机实验室的特色化建设

高校实践教学的目标至少应该包含3个方面:知识认知目标、能力培养目标、通识教育目标[1]。应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对计算机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与服务应用进行顶层规划设计,建立计算机实验实训中心。用“大应用观”,即以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熟练的专业技能为表现形式,良好的职业操守和社会公德为内隐,将各系各专业相对独立的计算机类专业实验实训室、实验实训基地的设备互联互通,整合成符合学校专业发展需要、具有“互联网+”特点的综合实验实训室,提高实验实训室的多功能性、共享性、开放性,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2]。在专业综合实验实训教学资源较为完备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共享实现各专业实验实训室的互通与融合,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搭建良好平台。

1.1 良好的计算机硬件是实现资源共享、特色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高校除了信息技术类专业广泛使用计算机外,其他各专业也需要学习操作各种应用软件。对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来讲,如果分散地为各系各专业建设计算机实验室,一来资源分散,部分机房使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二来由于缺乏专业的计算机管理维护人员,降低计算机使用寿命。良好的计算机硬件+完备的专业实验实训教学资源+专业的实验实训师资+优秀的管理维护人员,就能事半功倍,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

1.2 软件平台的应用和技术支持是实现资源共享、特色化发展的条件

在各计算机实验室除安装OFFICE等常用软件外,根据各专业课程要求、按照综合实训安排,安装配置独立的教学软件,一来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多媒体教学,二来可以将实验室向学生开放,便于学生学习,也能满足较大规模的综合实训需要[3]。计算机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自主研发的管理程序快速实现操作系统的恢复和软件的配置。

2 符合学校特色发展的计算机类综合实验实训体系设计

以四川旅游学院为例。四川旅游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坚持“应用型、特色化、开放式”的办学理念,致力于传承中国优秀旅游文化,服务现代旅游业发展,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旅游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着力打造“大旅游学科专业群”,紧紧围绕“大旅游”产业链,对接“大旅游”产业实际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计算机实验实训室确立了为“大旅游”服务的“大应用观”。用“既懂得原理、掌握规律,又能应用原理、规律去创造、去设计、去生产、去经营、去管理、去维护”的“大应用观”规划建设计算机实验实训教学中心。

2.1 优化整合实践资源,构建“开放式”实践教学资源平台

四川旅游学院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以智慧旅游技术应用创新实验教学中心为龙头,构建公共基础计算机实验室,专业课程实验室,智慧旅游技术应用创新实验室。各实验室相对独立又相互支撑,形成有机结合的实验实训整体,满足“大旅游”学科专业群信息技术类课程的实验实训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撤除狭隘的“专业观”藩篱,提倡相近学科搭建平台、文理工之间相互渗透,开展理论与实践融通的学习和培养。

2.2 完善院系合作共享机制,打造跨学院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除计算机基础实验室配置较多计算机外,各二级学院相关实验室也配置有丰富的计算机资源,同时由于学校对不同二级院、系建设的侧重点和力度不同,其经费的投入及人力的投入也不一样,导致各实验室的资源配置不平衡[4],如果不能实现资源共享,院系之间实验室资源互借又存在许多实际困难。完善院系合作共享机制,打造跨学院实践教学体系,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特色化建设和专业群的建设。通过优化完善适应跨学科、分层次、模块化、自主性、创新性等实际需要的实践教学体系。

四川旅游学院智慧旅游技术应用创新实验为“大旅游”学科专业群的实验实训设置有公共实验室,包括旅游数据中心、餐饮信息化网络实验室;专业基础课程实验室,包括ERP实验室、物流信息化管理实验室、餐饮信息化实验实训室,旅游管理实验实训室;专业课程实验室,包括楼宇智能控制与工程实验室、酒店工程综合实训室,以及移动开发实验室。打造跨学院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教学资源的院系合作共享,具体见图1。

图1 实验室分类图

3 加大实验管理技术研究及特色实验项目开发,服务学科专业建设

3.1 加强实验中心管理制度建设

四川旅游学院智慧旅游技术应用创新实验中心承担着全校计算机基础实验、信息与工程学院专业实验,以及其他院系部分专业实验教学。通过教务处教务系统安排实验教学,中心负责安排开放实验项目。所有机房使用频率高,开发时间长,只有建立和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实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证设备的高效安全运转,保证教学科研的正常进行,促进实验室特色化建设,见图2。

图2 管理制度分类图

3.2 加强管理技术研究

加强管理技术研究,构建完善的实验教学平台,依托实验平台,整合实验内容,彰显特色化和个性化培养模式。实验中心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实验室的实验项目安排和教学需要自主研发适合各实验教学的系统管理程序,通过U盘或移动硬盘即可实现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回复与配置。通过自主研发的系统安全管理控制软件即可实现对实验室计算机操作权限的控制。这些管理应用系统的研发是实验室特色化建设的重要内涵,见图3。

图3 实验室与设备综合管理平台图

3.3 加强特色实验项目开发

按照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各专业实验室通过教研教改,并通过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形成具有专业特色并与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相对接的综合实验实训项目课程。根据项目组织原则实施教学,把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主体内容,与国家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相衔接,若干个项目课程组成课程模块,进而有机地构成与职业岗位实际业务密切对接的课程体系。开发这样的项目课程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成长,有利于实验室的开放和实验室的有效利用,有利于学生培养。

建立各种辅助学习与考试平台,服务学校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例如无纸化考试系统;全自动网络考试平台(内网);学校网络在线学习与考试系统,用于全校计算机基础在线考试;普通话学习及水平测试平台,用于全校普通话学习与水平测试。

4 结语

“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实验室的特色化建设,需要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结合学校发展教育实践的具体情况,顺应教学实践改革的发展要求,通过特色化的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加强实验实训管理制度建设和技术研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验教学与科研环境,用“互联网+”思维,建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符合学校特色发展的实验室。

[1]王源远,王丽萍.高校实践教学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11-14.

[2]华驰,顾晓燕.“互联网+”背景下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172-176.

[3]范雪松,路遥,丁万东.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特色化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21-22.

[4]黄炜.面向学科竞赛的实验室资源共享问题与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248-250.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uter Labs with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n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LIU Yuxing

(Sichuan Tourism University, Chengdu 610100, Sichuan, China)

Some problems emerge among newly-built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in terms of IT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labs, such as inadequate resource sharing, inefficient facility utilization and poor management. Taking Sichuan Tourism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in this era of “internet plu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IT labs with distinctive features, the development of an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and the reform of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mode so as to improve the labs’ resource sharing and the level of lab management and service.

Internet plus; computer laboratory; featured construction

刘宇星(1987—),男,四川西昌人,四川旅游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实验教学与管理工作。

G642

A

2095-7211(2017)04-0098-03

猜你喜欢
特色化实训室实验室
全员参与创建特色化的安全文化体系
基于多种模式的内蒙古农牧业特色化研究
打造特色化外汇风险管理体系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