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最后一公里服务百姓零距离—云南省峨山县“四大主题活动”别开生面

2017-07-18 11:21范佳富
中国民政 2017年11期
关键词:峨山民政工作民政

◎ 本刊记者 范佳富

畅通最后一公里服务百姓零距离—云南省峨山县“四大主题活动”别开生面

◎ 本刊记者 范佳富

“6亩烤烟收入23728元,4头猪收入2000元,低保金3120元,惠农补贴617元,报销医疗费用3000元,其他一次性转移性收入2000元。”端午刚过,记者随民政部第4工作组,赴云南省峨山县富良棚乡开展蹲点工作,在走村入户中了解到,村民普金明一家四口2016年收入34465元,各项支出达2100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仅3366元,不足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

为确保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民政民生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工作组采取“联系省、抓住县、蹲点乡”的方法,在前一阶段蹲点工作中推动峨山县出台了《峨山县开展民政工作大走访、大调研、大督查、大解困活动实施方案》。方案要求持续深入开展“四大主题活动”,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进全县干部职工入基层、访民情、解民忧、凝民心,努力实现社情民意在一线掌握、矛盾问题在一线解决、上级政策在一线落实、科学发展在一线体现、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

富良棚乡作为蹲点乡,在工作组和峨山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启动了“四大主题活动”,范围覆盖全乡7个村委会、55个村民小组。“入户走访率100%、意见收集率100%、意见整改和反馈率100%。”富良棚乡党委书记靳联明要求对全乡各民政服务对象全部造册排表,努力达到“三个100%”,并确保日常工作和走访活动“两不误”。

工作组与当地政府同心协力,扎实推进民政工作“大走访、大调研、大督查、大解困”活动,研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减灾项目落地,调研低保积分制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民政工作长效机制,以进一步加强基层民政工作建设,提升民政服务水平。

第4工作组参加峨山县富良棚乡民政工作“大走访、大调研、大督查、大解困”活动动员大会

“土办法”+专家意见 让防灾减灾更科学

村民小组每年进行一次防灾减灾应急演练,培训防灾减灾知识每年不少于5次,开展中小学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每学期各2次……在研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减灾项目落地讨论会上,富良棚乡富良棚村从切实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制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完善防灾减灾配套设施建设,做好地质灾害监测工作等4个方面介绍了提升社区减灾能力建设方案。

富良棚乡是一个集边远贫困山区、彝族聚集区、纯农业地区、滇中革命老区“四位一体”典型的老、少、边、穷山区乡,境内山洪地质灾害比较频繁。为加强村级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防灾减灾培训、演练等工作,切实提高村级防震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富良棚村依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按照《中国西部地区减轻灾害风险示范社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灾减灾方针,并成立了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任组长,村委会副主任、村民政信息员任副组长,村妇女主任、监督委员会主任、组长为成员的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在应急演练、宣传培训等方面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

针对富良棚村防灾减灾建设情况,工作组专家强调,防灾减灾是一项久久为功、持之以恒的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防灾减灾方案要明确预案、培训与演练的先后顺序,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社区与学校特点,多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开设减灾小课堂,强化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增强村民自救与呼救能力,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对危房倒塌、火灾、地质灾害等制定分级预案,让防灾减灾工作更加精准科学化;结合彝族“走路像跳舞,说话像唱歌”的民族特色,将防灾减灾知识编成歌谣,排成舞蹈,逐渐形成村民口口相传、耳熟能详的一种防灾减灾文化。

“之前,我们更多地依靠‘老经验’,如池塘水位、水量的反常变化或家禽家畜的异常来判断地质灾害。”富良棚乡党委书记靳联明认为,“土办法”接地气,浅显易懂,但缺乏系统性,经过工作组指导,建立健全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让防灾减灾更科学、更完善。

工作组还深入村组,调研了富良棚乡本扎组地质灾害点搬迁工作,详细询问了地质灾害点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

“积分制”+量化评议 让农村低保更“阳光”

“迭舍莫村51岁的李交英与女儿相依为命,3.4亩烤烟是全家的经济命脉,收入11000元。”工作组走访低保对象了解到,原本家境还算殷实的李交英,2016年丈夫生病去世后,家里失去了顶梁柱,生活也就一落千丈。

同村困难户73岁的杨会英,经济来源为两亩烤烟,收入2000元。儿子儿媳在家务农,孙子在迭舍莫小学读一年级。去年,老人生病让原本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让人揪心的是,烤烟也坏掉了,一年的辛勤耕耘付诸东流了。

“李交英家庭平均得分53.6分,杨会英家庭平均得分70.8分,普金明家庭平均得分75.8分……”随工作组调研中,记者看到,涵盖户主姓名、家庭人口、积分人数、个人积分情况、家庭积分情况和低保类别等信息的《迭舍莫村委会迭舍莫村民小组低保量化入户评分表》红纸黑字张贴在村主干道一侧的墙面上。一同张榜公示的还有《峨山县富良棚乡低保积分评分标准》,按照家庭成员劳动能力状况、家庭收入、家庭财产等3个大项,涉及“家庭成员有无高龄、残疾”,“有无子女在乡镇及县城以上购买住房”,“有无电脑、空调等非生活必需品”等27个小项对低保对象进行评分。

为了真实反映申请低保户的经济生活状况,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有效杜绝“人情保”“关系保”,切实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工作组将富良棚乡作为阳光低保量化积分率先探索试点乡。按照《富良棚乡低保积分制试点工作实施办法》,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均可直接向其户籍所在地乡人民政府提出最低生活保障申请。申请最低生活保障要以家庭为单位,按规定提交相关书面材料,重点提供家庭成员、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并由申请人签字确认。

乡镇人民政府接到困难群众的低保申请后,在10个工作日内由乡党委、政府组织驻村干部、乡属部门工作人员,在村干部的协助下,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隐形部分申报县核对中心核对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家庭财产和实际生活状况进行调查核实,确定申请家庭的人均年(月)收入,实行“按人评分,按户施保”。对入户调查后,初审符合低保条件的,以村或居民小组为单位进行听证评议评分。

此次“大走访”,工作组慰问了3户低保量化评分对象,参加了富良棚乡迭舍莫村民委员会精准低保民主评议会,详细了解了阳光低保积分制在基层的实施情况。

工作组强调,富良棚乡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偏远地区,却能够较快地出台一系列加强基层民政工作的方法措施,初步走出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强基层民政工作的一条路子,值得充分肯定,希望峨山县、富良棚乡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多探索,克服民政工作风险点,把出台的系列措施落实到位。并要求在“大走访、大调研、大督查、大解困”活动中达到五个目的:一是全面摸清民政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二是全面掌握民政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情况;三是全面了解民政服务对象和困难群众的困难和诉求;四是进一步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宣扬党和政府的政策。五是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的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猜你喜欢
峨山民政工作民政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别样的春节,一样的温情——在“就地过年”中感受“民政温度”
冬奥会中的“民政身影”
坚定履行新时代光荣使命——党的十九大以来民政工作综述
有眼无珠
峨山县总工会:召开八大群体入会推进会
峨山县总工会:开展妇女维权宣传月活动
数说加强基层民政工作
在加强基层民政工作中需要加以推动的重点工作
加强基层民政工作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