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特色发展之路

2017-07-24 13:32
湖南教育·A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蚩尤高级中学进校园

近年来,花垣县职业高级中学抢抓机遇,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修建了科技楼、学生宿舍、教学楼和综合实训大楼,建筑面积达26000平方米。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达1532人。学校走特色发展之路,把民族文化引进校园,夯实精准扶贫工作,联合办学互补双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民族文化进校园

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努力,学校的民族文化进校园硕果累累。一是2016年6月25日,花垣县委、县政府及花垣蚩尤文化研究会分别将“中国蚩尤文化研究基地”“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学校”“花垣县蚩尤文化研究会”牌匾授予花垣县职业高级中学,标志着全国蚩尤文化研究主阵地在该校落户。二是学校有省级“非遗”传承人3人,第二课堂开展的苗鼓、苗拳、苗绣、苗歌、苗族器乐、苗族绝技和苗医苗药等社团活动使校园充满活力。2016年4月18日,学校成功举办四省边区“民族文化进校园”成果展演。三是学校参与拍摄反映苗族古歌的电影《寂寨》获得湖南省网络视听大赛微电影一等奖、最佳导演奖,并获邀参加加拿大国际电影节。四是石兴文老师编著的《蚩尤拳》和《金色的苗寨》、吴吉荣老师编著的《苗汉英三语结构特殊性对比研究》均正式出版,学校课题组编写的《苗族鼓舞》《苗绣技艺》《苗族剪纸》成为校本教材。国家级课题“民族文化进校园传承与发展研究”已结题,省级课题“职业院校非物质文化进校园———以苗族鼓舞进职业高级中学为个案研究”已正式立项。

二、精准扶贫见实效

2014年开始,学校将教学时间进行集中安排,其中2月至9月作为教学时间,10月1日至元月5日作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间。按照文件要求,学校组织二年二期的足龄学生到广东省的相关企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一活動,学生不仅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还获得了相应报酬。以2016年秋季为例,学校组织了457名贫困学生参加为期3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总收入达480余万元,人均收入过万元,部分贫困生家庭得以基本脱贫。

2016年9月,学校与广州机电技师学院、广州工贸技师学院结成帮扶对子。该校155名建档立卡户和低保户学生被选送入读这两所院校。两所院校不仅全部免除了这些学生大专学习的学费,还为每位学生发放生活补贴和往来的交通费补贴共6万余元,毕业后推荐就业,实现了“培训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村”的再生性脱贫目标。

三、联合办学互补双赢

通过校企联合办学,学校逐步解决了专业师资、设备不足以及学生实习、就业难等问题。如2014年春季,学校和广东凌凯汽教有限公司联合办学,开设了汽车维修专业。该公司一次性投入230万元用于购置设备,建成2500平方米的实训实习车间。公司还委派专业技术人员负责专业教学任务。目前,学校分别与广东凌凯、重庆任荣、长沙中科师创、深圳奋达、上海红子鸡、深圳大爱堂等6家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实现了资源互补、互利双赢。

随着政府对教育事业的不断投入,花垣县职业高级中学的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教师待遇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花垣县委、县政府决定再投入1.3亿元对学校进行改造与扩建。我们相信,花垣县职业高级中学的民族特色之路必将越走越宽阔。

猜你喜欢
蚩尤高级中学进校园
“清华简”又爆“猛料”蚩尤竟是黄帝之子
我想
大战蚩尤
经典彩调进校园
舞龙舞狮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如何才能做到回归课本
黄帝战蚩尤
“蚩尤热”的现代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