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将领邓世昌》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7-07-27 20:38刘婵娟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7期
关键词:邓世昌甲午海战将领

刘婵娟

学习了《海军将领邓世昌》一课,我们仿佛看到了无数爱国志士,为了保卫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可歌可泣的行为。在感动的片段中,使学生接受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教学中,利用教材有针对性地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从小树立为祖国奋斗终身的远大理想。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横冲直撞”“慷慨激昂”“置之度外”“乘风破浪”“手足无措”“同归于尽”等词语的意思。

2.借助批读提示深入理解课文,了解邓世昌的英雄行为,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3.能复述这个故事,对邓世昌视死如归、精忠报国的高尚品质产生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从读中体会邓世昌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捍卫民族尊严的高风亮节。

教学难点:借助批读提示深入理解课文,了解邓世昌的英雄行为,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CAI课件(《甲午风云》)。

学生:搜集有关甲午海战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事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横冲直撞、慷慨激昂、置之度外、乘风破浪、手足无措、同归于尽”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重难点:标1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上,无数优秀儿女为捍卫祖国的利益,把生死置之度外,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其中的一位。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读课文,勾画生字词。

2.抽生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3.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甲午海战的经过。

(3-6自然段)

4.抽读3-6自然段,勾画出让你最受感动的描写邓世昌语言、行为的语句,仔细读读,试着走进甲午军魂——邓世昌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高尚情操。

(三)达标检测

1.选抄课文中的四字词语。

横冲直撞、慷慨激昂、置之度外、同归于尽、惊恐万状、手足无措、弹孔累累、乘风破浪。

(四)总结

邓世昌近代著名海军将领,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在1894年9月17日海战中捐躯报国。

邓世昌及其将士壮烈殉国后,举国上下一片悲愤,威海百姓自发出海打捞英雄们的尸体,当地流传着“通商卖国李鸿章,战死沙场邓世昌”的歌谣。

板书设计(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批读提示深入理解课文,了解邓世昌的英雄行为,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2.能复述这个故事,对邓世昌视死如归、精忠报国的高尚品质产生敬佩之情。

教学重难点:标1

(一)谈话引入新课学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对邓世昌的印象。

(二)精读课文,体会人物的英雄品质

1.尽心阅读上节课勾画的3-6自然段邓世昌的语言、行为的语句,简要批注并说说你的体会。

2.从理解词语入手,以朗读为抓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横冲直撞:乱冲乱闯。从中看出日军军舰得意忘形猖狂至极。

慷慨激昂: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

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同归于尽:一起走向灭亡。

惊恐万状:惊慌恐懼万分。

手足 无措:形容举动慌乱或没有办法应付。

(三)复述课文,表达敬佩之情

按海战的起因经过为线索,以邓世昌的言行为重点,详细复述课文内容。

(四)总结

中日甲午海战,我国民族英烈中当首推一代海军名将邓世昌。因其为国捐躯,被称为“邓壮节公”。他的名字和忠勇之举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受到我国人民的景仰。

(五)拓展

不仅在甲午海战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上,还有无数的优秀儿女的感人事迹,说一说你搜集的故事。

板书设计(略)

二、教学反思

又一次执教《海军将领邓世昌》,我对精读部分中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品质,感悟人物形象的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

当年任教五(5)班时,我凭着自己对海军将领邓世昌的热爱之情,在课堂上以自己饱满的热情和慷慨激昂的演讲式风格完成了这一课的教学。以至于,学生感叹:“我们刘老师只要一上到爱国主义的题材就非常激动。”今天,又一次执教《海军将领邓世昌》,我不禁又想起这句话,我想:本次授课,我又将与学生们分享什么呢?

结合孩子们的生活阅历少,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了解也非常有限的现状,以及《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基调,我将此课的重心,还是落脚在了朗读这个环节上。当然,不是重在教师的激情展示上,而是通过朗读为抓手,加之以教师的引领,激发起孩子们对海军将领邓世昌的热爱,在阅读理解中习得语言,并运用语言。

有专家说:“阅读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我从本课的教学中,悟到:读,是能帮助学生理解性的读,更有表达感情式的读,这两者结合,就可以发挥朗读真正的作用。当然,要排出那种为读而读,矫情式的读,教师只要找准了学生理解的情感点,把准了学生理解语言的难点,就能够引领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表达自己的情了,这的确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

猜你喜欢
邓世昌甲午海战将领
邓世昌的『红绿灯』
邓世昌的悲壮里带着些让我说不出的齿冷
一部颇具特色的将领传——《彭雪枫传》评介
沉没的锚链——甲午海战前中日海军近代化之比较
甲午海战纪念馆主体雕塑的创意与艺术处理
国民党将领观摩八路军打伏击战
海军召开纪念甲午海战95周年学术座谈会
忆我军优秀将领阎红彦
邓世昌是怎样牺牲的?
东北抗联的著名将领李兆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