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足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

2017-07-27 19:08袁金辉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7期
关键词:足球运动员青少年

袁金辉

【摘 要】足球运动员在青少年时期就应当加强心理素质训练,使心理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以适应各种环境下的比赛。随着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年龄的增长和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心理素质训练的意义和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足球;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

随着现代运动水平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提高,心理学有关原理与方法理论在足球训练和比赛中得到广泛地运用,心理训练也得到了世界足球训练界的格外重视。提高心理训练地效果,使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充分而高度的发展可以有效促进技能的掌握与竞技能力的提高,保证竞技水平充分、稳定的发挥。因此,在足球比赛中,要求运动员不仅要具备良好地对战技术和灵活多变的能力及较高的技、战术水平,而且更要具备最佳的竞技心理状态,从而在比赛中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1.中学生足球运动员心理变化因素

1.1竞赛规模和运动员面临任务

规模越大比赛任务越重,运动员心理情绪就易激动,易产生高度情感即荣誉感、团队责任感。如一支学校足球队的运动员参加本校的比赛时,因队员分布个班级,技战术水平难以发挥,竞争对手较弱,那么运动员的情绪就不兴奋,也就不容易发挥出最佳水平。当参加省、市、区比赛时,竞争对手实力很强,比赛责任重,运动员们就必须全力以赴,在为学校球队争光的情绪感染下,注意力高度集中,兴奋性增强,这样运动员就发挥最佳战术水平。

1.2参加比赛的队伍水平实力对比

实力接近,情绪易于高涨,其实力悬殊较大,情绪就易低落,比赛都可望胜利,但同样也希望遇上势均力敌的对手,如内蒙古自治区中学生比赛时,对手都是各地区优秀队伍,要想取得一场一场比赛的胜利,全队上下必须全力拼搏,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手,但更为了战胜自己,相对手挑战的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只有在强队面前获得胜利才是最后的胜利,要想战胜对方首先要战胜自己。

1.3训练水平与比赛经验

经验丰富,准备充分,球队整体训练水平较高易产生增力情绪,反之,则产生减力情绪。初次参加比赛时不能很好的发挥出自记的水平,是因为赛场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心情紧张和动作僵硬,反之和注意力下降,不能发挥出自己的训练的一般水平,可能比平时还要低落,这主要是心理情绪在作怪。那么,平时的训练要多从实战出发,在每一节训练课中有针对性的培养,有目的性的强化,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就可避免临场心理紧张现象的发生。

1.4参加比赛动机与训练目标要求过高

运动员产生的动机是否与体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相联系起来划分,可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能动动机包括:胜利的动机;成就动机;以及接受挑战的动机等;外在动机包括:教练员、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压力引起的运动动机。一般来说,内在动机能促进中学生对体育目标的追求,其动力更足,持续时间长,而运动员从事体育活动时既有内在动机也有外在动机,两者必须有机的结合主次分明,才能调动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积极性。所以运动员有良好的动机,即使遇到了困难也能克服消极情绪,引起良性的兴奋和振奋精神的状态,并充分调动自己的力量,战胜困难,夺取比赛胜利。

1.5外界环境的干扰

比赛的胜利与失败,不仅仅受运动员自身条件制约,同时心理变化因素还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如:天气、场地、观众和裁判员等。这些外界环境的干扰,不同程度上影响到运动员的心理变化。例如:在雨天进行足球赛,观众少,土地泥泞等;往往使比赛气氛冷淡,运动员不易调动积极性。反之,运动员就易产生兴奋的情绪,增强自信心。

2.中学生足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

2.1回忆技术动作的心理调控

运动技能的掌握过程,不仅是对肌肉骨骼动作的训练过程,而且也是智力训练过程,有些技术动作不能形成,往往不是由于肌肉运动本身原因,而是大脑水平低,缺乏必要的运动素质,回忆技术动作的心理调控就是回忆学校技术动作,可找一处安静处闭目进行表像回忆,回忆以往比赛的成功体验和顺利完成部署的情况形成清晰的运动表象和概念,加深对关键技术动作的理解掌握,从而达到提高技术动作的目的。

2.2集中注意力训练

集中注意力训练是一种主要的注意力调节方法,集中注意力是指:人得身心倾向于某个目标不分心,不受各种内外因素干扰。实际上注意力的调节是运动员的一种重要心理品质,这种能力即与先天神经系统的特征有关,又与后天进行系统的有意识训练和培养有关。

2.3放松训练法

放松訓练是一种神经肌肉渐进性放松训练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显著。其具体做法是:专心致志的自我默念放松,对全身肌肉群逐一进行放松,并配合呼吸调节。运动员清晰的感受到肌肉群的松弛程度,肌肉放松后,大脑神经也相应放松了,紧张情绪更加缓解,加速了消除身心疲劳的速度,这也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

2.4动机训练法

因为动机是行为的直接动力,赛前激发运动员为对争光的荣誉感,拼搏精神,建立必胜信心,帮助运动员全面了解情况,树立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信念,同时也要做好失败的自我接受准备,可见,良好的身体状态对比赛的成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练员在训练中多注意对运动员心理能力的训练。

3.小结

中学生足球运动员在进行竞技训练的同时应加强心理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在竞技场上发挥运动员的内在潜力。针对中学生足球运动员比赛的紧张心理教师或教练员平时应常用、巧用心理训练方法去帮助那些心理素质较差的运动员克服紧张心理,从而促进其运动技术水平的全面发挥。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田麦久,刘建和.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73

[3]季浏.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王崇喜.球类运动-足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59-272

猜你喜欢
足球运动员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少年快乐足球
认识足球(一)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