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经典诵读活动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017-08-21 23:47陈启兵
魅力中国 2017年28期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习惯

陈启兵

摘要:传统文化资源是一把把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诵读国学经典,就是在与历史上一批最优秀的中国人对话,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对学生的做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帮助。文章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小学生经典诵读活动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国学经典 诵读 习惯

学生对古代博大精深文化的了解 ,能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从而在这个多元的社会中,站稳脚跟 ,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 拿来外国文化的“鱼翅” ,勇敢地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特别容易受他人的影响与暗示,进而产生不自觉的模仿行为。学校除了完善一系列小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制度外,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小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教育。因此,我校以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为切入口,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明白做人处事的道理,让他们自觉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一、营造诵读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我校除了建立经典诗文诵读 奖励制度、改善诵读场地条件外,还积极建设走廊文化,大力营造诵读的氛围。学校将一楼走廊定为“明理激自廊”,在两 边墙壁上张贴了17块有关《弟子规》内容、注释和故事的学 习板牌;二楼走廊定为“明理启智廊”,在两边墙壁上张贴了17块有关唐诗内容和注释的学习板牌;三楼走廊定为“明理 立志廊”,在两边墙壁上张贴了17块有关科学家画像和故事 的学习板牌。学生走在廊内,时时处处感受到了“爱国情”“亲 情”“友情”“传统美德”“是非观念”犹如春雨般无声地滋润着 自己的心田,自觉地陶醉于经典文化中,形成了人人读经典、个个诵诗文、处处有书声的良好风气。

二、整合诵读资源,搭建应用平台

在浩瀚的诗海里,教材上的古诗不过是浪花一朵。我们不能只教会孩子欣赏浪花,而应教会孩子去遨游诗海。而浩如烟海的经典诗文哪些是适合教孩子阅读的?我们要求老 师从中精心筛选,提炼出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内容,并按特定 的年龄,特定的情境归纳整理,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荐给孩子们。如学习美德,我们让低年级学生背诵《三字经》,如“子不 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中年级学生推荐《弟子规》,如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励……”;高年级学生推荐《增广贤文》,如“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鸦有反哺之孝,羊知 跪乳之恩……”在琅琅的诵读声中,学生犹如与历代圣贤平 等对话,感受到先辈们先进的思想。教师加以点拨指导,晓之 以理,动之以情。学生讨论交流,对照自己找差距,辨别自己 的行为哪些是对的,哪些还做不到,今后应该怎样做。通过这 样的活动,教师们欣喜地看到学生爱学习、守纪律、尊师长、敬同学了。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我们把经典诗词分门别类,如“学习美德”“爱国主义”“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把 名言警句、格言、谚语分成“珍惜时间”“珍爱生命”“尊师爱 友”……让学生分类诵读,并作简单摘录。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看到自己笔记本里的诗词与日俱增,对诵读诗文的兴趣 也越发浓厚,热情也更加高涨了。

三、引进激励机制,体验成功喜悦

小学生最大的满足感是得到別人的夸奖,他们说的某 一句话,做的某一件事如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同学的赞赏、 家长的表扬,他们就感到非常愉悦,那满足感、幸福感就溢 于言表。因此,在诵读经典活动中,学校、老师要善于设立各种奖励机制,要给每个学生提供获奖的机会,让他们品 尝到成功的快乐。我校在这项活动的开展中,主要采用等级评定奖励,来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具体为:诵读 500 字的为一级,诵读 1000字的为二级,诵读 1500 字的为三 级,诵读 2000 字的为四级,诵读 2500 字的为五级,诵读 3000 字的为六级,诵读 4000 字及以上的为诵读大王。一至三级由各班指导老师自行评定,四级及以上的,要经学 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集体评定。一至三级由班主任自行设置奖品,可以是一个作业本、一枝铅笔、一颗五星、一 张奖状等;四级及以上的,学校根据情况设为“诵读大王” “诵读小明星”“背诗小能手”“小小擂主”“小诗圣”等,并 颁发荣誉证书,向家长汇报诵读成果,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四、吸收诗文精髓,学会做人处事 “文章不是无情物”,在愉快的诵读活动中,古代文化 的精髓、传统的美德和为人处事的道理无时无刻不在滋润 着学生的心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我们欣喜地看到,有的 从前任性的“小公主”“小皇帝”逐渐变得听话了,懂事了。六年级有个男生名叫 Z,他的父母离异,父亲在广东打工,平时寄宿在奶奶家,年迈的奶奶伺候吃,伺候穿,整天为他 操劳,而他稍有不如意,便大发脾气。在班里不是跟男生打 架,就是跟女同学闹别扭,见到老师也不打招呼。自从学校 开展诵读经典诗文活动后,Z 每天到校很早, 和同学比着 背诗文,还想当诵读大王。现在,他见到老师能亲切问好, 回到家里也主动帮助奶奶洗菜刷碗。老师欣慰地夸奖 Z 懂事了,同学们竖起大拇指称赞 Z 变好了,奶奶高兴地 说:“我的孙儿长大了。”

学生的感受是最真实的感受。在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 动中,学生行为习惯的改变和自身修养的变化非常明显, 学生们心中已种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学会了关心父母, 尊敬师长,友爱同学。他们变得勤快了,大度了。大扫除 时,大家抢着劳动,口中时常念叨“事勿忙,忙多错,勿畏 难,勿轻略”;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变好了,学习积极性提高 了,“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同学们互相鼓 励着;回到家,“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家长 反映孩子听话了、懂事了。

猜你喜欢
国学经典诵读习惯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吟诵国学经典,提升语文素养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
浅谈国学经典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整合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根植经典固本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