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2017-08-23 14:10季鑫沈阳市妇婴医院辽宁沈阳110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14期
关键词:腔镜开腹肌瘤

季鑫 沈阳市妇婴医院 (辽宁 沈阳 110000)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季鑫 沈阳市妇婴医院 (辽宁 沈阳 110000)

目的:探讨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和治疗变化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术后最高体温和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排气时间、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更低,观察组患者术后最高体温和复发率分别为(37.22±0.32)˚C和2.78%相比于对照组的(37.82±0.42)˚C和8.33%,观察组明显更好,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均有一定的疗效,两者相比较,前者疗效更好,创伤小,并发症更少,术后恢复更快,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开腹手术 临床效果

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也是一种典型女性生殖器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年龄阶段的女性中[1]。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药物治疗的疗效不明显,临床上多选择手术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完善,相比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面积较大,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多,术后易发生感染,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面积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2]。本文结合传统开腹手术与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对比,探讨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治疗子宫肌瘤中的重要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32~52岁,平均年龄(45.32±1.61)岁;对照组患者年龄31~52岁,平均年龄(45.52±1.4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腹腔镜设备:选用德国KARL STORZ的腹腔镜。

术前准备:给予两组患者血液、心、肺等器官进行全方面的功能检查,使用B超对两组患者体内的肌瘤的大小、位置等进行确认,做好手术准备,手术开始前12h内,两组患者禁止饮食,同时,对两组患者的肠道进行清洗。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采用传统开腹术子宫肌瘤剔除方法进行治疗,术后给予患者注入催产素20U,保持3d,抗感染处理,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并记录。

观察组采用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患者体内子宫肌层与肌瘤体间的空隙,使用催产素10U加60ml盐水稀释后进行注射或用垂体后叶素6U加60ml盐水稀释后进行注射,观察缓和肌瘤体颜色的改变,肌瘤体颜色变成白色后,从患者肌瘤体表层最隆起的部位进行切开肌瘤肌层操作,将肌瘤核进行充分暴露,然后,使用10mm的深抓钳,对肌瘤核进行固定,慢慢旋转使肌瘤和假包膜进行分离,继续对肌瘤表面进行切割,使腔隙的组织或互相链接的组织桥处进行剥离,完成操作后,进行间断缝合,第一层肌层内和第二层肌层外的2/3间断缝合。术后,给予患者催产素10U加5%500ml葡萄糖进行静脉滴注,抗感染处理,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并记录[3]。 ±0.32)˚C和2.78%相比于对照组的(37.82±0.42)˚C和8.33%,观察组明显更好,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s)项目 手术时间(min) 术后进食时间(h) 排气时间(h) 活动时间(h) 住院时间(d)观察组(n=36) 56.22±4.33 17.62±3.31 16.52±3.82 28.43±4.63 4.71±1.13对照组(n=36) 75.23±7.51 25.32±5.33 24.43±4.84 35.64±6.02 8.83±2.22 χ2值 8.1254 7.8943 9.0454 7.0563 8.046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最高体温和复发率情况项目 例数 术后最高体温(˚C) 复发率(%)观察组 36 37.22±0.32 1(2.78)对照组 36 37.82±0.42 3(8.33) t值 3.5148 5.8949 P<0.05 <0.05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术后最高体温和复发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各项指标均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排气时间、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最高体温和复发率情况

观察组患者术后最高体温和复发率分别为(37.22

3.讨论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在30~50岁女性中的比较多见,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患者平滑肌增生所导致,临床症状表现有:贫血、盆腔压迫、疼痛感、子宫不规则出血等,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临床上常采用切除子宫肌瘤进行治疗,常用的两种切除术是传统开腹术和腹腔镜技术,不同的切除方法,术后恢复情况具有明显的差异性[5]。

子宫肌瘤切除术是妇科中常见的腹部手术,传统的开腹手术操作难度不大,对医学设备要求不高,使用范围比较广。但由于开腹手术开口比较大,手术严重影响患者的肠道功能,容易造成腹盆腔粘连,患者在术后恢复时间长等缺点,增加了患者术后的护理难度。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腹腔镜技术属于微创手术,将传统手术的优点和现在医学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其具有创伤面积小、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少、术后身体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相对于护理人员护理措施简便,更有利于护理人员多给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有利于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心态,有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6]。

综上所述,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均有一定的疗效,两者相比较,前者疗效更好,创伤小,并发症更少,术后恢复更快,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张建红,杨宝珍,胡玉玲,等.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研究[J].医学综述,2013,19(16):3066-3068.

[2] 鲍爱利,郑青春,田淑芬.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20(4):338-340.

[3] 丁月红.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对比研究[J].当代医学,2013,27(10):40-41.

[4] 林雪珊,吴艳,陈秀清.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4,22(10):1262-1263.

[5] 游柳婵,罗笑卿,叶菀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8):44-45.

[6] 赵红霞.小切口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结果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578-579.

1006-6586(2017)14-0062-02

R737.33

A

2017-03-28

猜你喜欢
腔镜开腹肌瘤
机器人在辅助泌尿外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干预在妇科腔镜手术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