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基于新形势下的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及系统化

2017-08-23 14:10王勤帮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宁夏石嘴山753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14期
关键词:系统化医疗信息化

王勤帮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 (宁夏 石嘴山 753000)

试论基于新形势下的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及系统化

王勤帮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 (宁夏 石嘴山 753000)

新形势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需要不断的优化信息化与系统化建设工作,从而优化整体管理工作效率,促使信息收集与共享,满足新时代信息化管理、智能化管理趋势。具体操作上需要完善管理制度,注重人才培养,做好操作运用宣传教育,提升整体管理效果。

新形势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 信息化 系统化

1.当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系统状况

当下医院医疗信息化系统建设方面,在系统结构上包括挂号、收费、病区管理与药方管理等多方面的系统内容,具体情况会按照科室与设备差异情况做信息化管理的差异性处理。做好信息通信与管理来发挥信息化系统管理的效果,做好有关医疗数据的处理运用来提升信息传递的有效性与高效性[1]。信息化系统可以有效的连通网络、工作台、服务器与各计算机,达到医院内部的信息资源共享,有效的促使各部门协调合作,提升医疗就诊服务的高效性。

系统功能方面囊括了仪器与设备的采购、维护、效益、产品、档案归类、系统网络升级、医疗事故产品等管理模块与功能。对于系统相关要求方面,主要强调信息化管理要符合实际医院情况所需,这样才能为各具体医院医疗工作进行服务。在网络结构与系统结构上要保持贴合性。要充分的调动医院有关资源,确保工作点处于联系而不干扰的状态,保证系统处于有序运行状态。此外要做好系统所具有的兼容、连续与扩展能力。例如在不同系统之间、不同硬件软件条件运用上,要具有兼容性,才能更好的容纳多种资源与设备,提升信息化建设本身的容纳能力。同时要保证信息化可以连续性、稳定性的工作,这样才能让信息管理更为全面完善,动态性的为医疗工作服务。要保证信息化管理中功能与性能有一定扩展能力,这样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优化其功能,依据医院发展、时代发展做功能、性能的调控,降低信息化建设重建等不必要的费用支出,提升运用的连续有效性。可以在原有信息建设基础上不断的优化提升,让信息化管理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成长。

2.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及系统化的常见困难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实质上是一个较为庞杂的管理工作,不同医院、不同科室与不同设备方面上都有一定差异性,需要将有关医疗数据做大量的采集与汇总分析才能发挥信息化建设的价值。数据较为多样多元化,实质上可用数据相对有限,需要通过信息化建设将数据采集管理得到优化,让数据信息得以共享来发挥信息本身的价值。但是信息的共享仍旧存一定困难,甚至由此制约信息化管理作用的发挥。在具体的管理方法、技术操作上都存在差异性,缺乏统一标准执行。技术操作上存在随意性,缺乏科学合理与专业规范性。同时医疗设备在数量上是否充分,质量性能是否达标都会对其产生一定影响。

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与系统化运作中,医疗设备采购缺乏严谨专业性,医疗设备监管强度不足,以及信息化、系统化、档案管理等水平偏低等情况都属于较为突出的问题。医疗设备采购上,由于医疗设备本身具有较强的更新换代能力,每个设备自身的升级发展较为迅速,种类多样,同时其中牵扯的利益也相对较多,医疗设备的生产方数量也不断扩展,不同生产方有自身的技术优势与特点,每个厂家之间有较大的技术差异性,相关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如果医院自身缺乏严谨完善的设备采购管理,容易导致性能不达标,质量水平差的设备进入医院运作中,甚至影响临床医疗服务品质,引发患者生命不安全事件。医疗设备上缺乏严格的监管,尤其是设备本身是具有高技术要求的物品,需要在日常维护管理、使用操作标准上得到严格规范,从而才能保证设备运作的有效性。但是在实际情况中,由于监管疏忽,设备维护保养不当,或者操作人员技术不纯熟,这些都会导致设备存在多种安全问题,甚至导致不良医疗事件。此外,在信息化、系统化管理与档案管理水平上也会存在多种欠缺问题。所引入的医院信息化管理软件与设备相对滞后,或者没有依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区优化升级,从而导致相关资源无法有效利用,运作效率偏低,日常的维护管理不到位,整体设备管理效果无法有效呈现。在设备档案管理上缺乏重视程度,甚至没有建立对应设备档案管理的规划建设,当下仍旧处于较为滞后与初步发展状态。管理人员在相关意识上较为薄弱,导致档案内容不全面、不真实、缺漏情况都较为凸显,从而导致设备日常使用、管理中缺乏对应信息支持,管理缺乏有序性[2]。

3.新形势下的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及系统化对策

通过现代化动静结合的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现代化的医疗设备管理应是动静管理的结合,静态管理通常针对设备静止信息(如购置情况、价格、技术资料等),主要为领导掌握全院设备情况进行各类数据统计,并为设备购置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而动态管理则主要侧重于设备有效生命周期中的动态信息(如使用、消耗、故障、维修等情况),有效的动态管理首先保证不断采集足够的数据形成各类报表,并以此为依据对全院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制定良好的定期维护检查方案,通过计划性的检修避免突发性的事故,降低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其次,能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准确发现需要改善的地方,予以分析后进行调整设计出更有效的维修管理计划,帮助把力量集中在最关键的地方,从而将设备维护管理模式由原始的被动抢修变为主动的预防性维修,并最终上升为改善维修,不但减少了维修成本,而且便于设备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更好地安排设备维修人员的工作时间,避免出现原来的“闲时闲死,忙时忙死”的现象。

我国自行研制的“医院仪器设备动态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电话交换台、信息传输机较好地实现了这一点。在电话线路接通的情况下,信息传输机可自动将各类动态信息传到主计算机,免除了笔写、报送等烦杂的事务性劳动,大大提高了收集报表的质量和速度;报表分析和计划设计等高层次信息加工可借鉴国际上比较先进的设备维护管理系统(TOMM),TOMM是国外大多数企业采用的集多年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而研制的软件包,它提供的记录台功能和几种标准报告如预计工作量分析、检修作业最新状况表、工作安排流程表、检修单积压表、备件库存情况报告、成本汇总和频率分析报告等可有效改善设备管理,帮助维护者对各类设备故障形态的趋势进行分析,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做到预防在前,减少突发停机维护的机率,提高设备可用性、可靠性和可维修性。目前国家信息化建设工程正在各系统内加速推进,医院信息系统(HIS)的推广普及指日可待,作为HIS重要组成部分的设备管理系统也应改变各自为政的软件开发方式,由主管部门按国际标准制定统一的设备编码和规范的数据库结构,采取行业内协调开发,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和通用性;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大宏观协调控制的力度,提高对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不但要买好马,更要配好鞍,软硬并举,才能使医疗设备管理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越性,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实现各医院设备动态信息的收集应用和互相交流,使我国医疗设备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4.结束语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促使信息化与系统化建设在有序环境与状态下运作,促使各细节工作落实规范,提升各部门协调配合,从而达到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

[1] 张维民,刘伟海.浅析新形势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及系统化[J].中国卫生产业,2015,13(4):147-148.

[2] 苏健.新形势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及系统化[J].医疗装备,2016,29(15):72-73.

1006-6586(2017)14-0143-03

R197.39

A

2017-05-22

王勤帮,副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医学工程和设备管理方面。

猜你喜欢
系统化医疗信息化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月“睹”教育信息化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方案系统化研究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