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英语教学德育渗透的思考

2017-08-29 08:12何永奎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德育渗透思考

何永奎

【摘 要】高中德育教育一直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但在教学实际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问题的重要性及严峻性探讨,结合当今高中英语的课标性质及作者亲身体验,提出了关于高中英语德育渗透的几点思考,即发挥学校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加强英语德育渗透力度;引经据典,增强知识教育与德育结合的程度;深挖教材,提升中学英语教学德育渗透的深度。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德育渗透;思考

教育是立国之本,关系到民族兴衰。然而,我国目前的教育模式使家长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智育教育特别重视,常常忽略了德育教育。学科教育若缺乏德育渗透,其危害性不可低估。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扎好学生德育教育的篱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结合当今中学德育渗透的现状及在英语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关于高中英语教学渗透的思考。

一、中学德育问题现状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的发展显得相对有些落后。党的十八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其中,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中学德育问题关系到进入到高校的人才道德素质,是否能被国家社会认可,能否全心全意为社会服务。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人,如果道德水平低下,对社会的危害是极大的。然而,当前中学尤其是高中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比较普遍。在应试教育下,许多教学指标的量化考核与“升学率”相挂钩。家长关注孩子更多的是分数,教师评判一个学生的优劣主要也在看分数,社会评价学校主要看学生的升学率,不少学校缺乏德育和实践活动。近年来一些大学生如马加爵、药家鑫等恶性犯罪案严重危害社会安定及和谐。这些案例,究其原因,我个人认为,与中学德育教育缺失存在相当大的关联。当今德育问题的现状给中学教师的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学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学科教育及课堂教育中实现德育渗透,从而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中学英语课程性质

英语是一种实用性强的语言。在英语教学中,大多教师过多地强调了工具性,课堂字词句反复操练;各类检测考试,更多地考查学生是否熟练掌握了语言技能技巧,却忽视了语言的人文性。何为“人文性”?简而言之,就是“以文化人”,就是“以文育人”。如果不讲或忽略语言的人文性,这样的语言学习就十分危险。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中学生学习外语,一方面可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掌握一门国际通用语种可以为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和进行国际交流创造条件。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学英语的工具性及人文性。因此要求教师在教授英语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三、中学英语教学德育渗透

中学英语教学德育渗透涉及多方面因素,需要政府、社会、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共同参与,要找准着力点,不断探索,形成完善的德育渗透体系。

1.发挥学校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面对当前中学德育问题的严峻挑战,学校要切实做好引导作用。一是要端正教育观念,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避免实用主义教育观,将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深入贯彻到教学工作中。二是将德育标准引入到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将英语教师的教学业绩考核与德育业绩挂钩,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标准也应包括德育评价,从而增强英语教育中的德育渗透。三是要在平常教学中开设德育相关的课程,如热爱生命、反对邪教、团结友爱、保护环境、感恩教育及社会主义教育等,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及社会道德观。总之,学校作为德育主体,要切实加强修身教育,发挥主体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加强英语德育渗透力度

教师是学科德育渗透的关键施实者,但大多数中学英语教师均面临着教学任务重、思想道德理论知识不足等问题,不能很好将德育渗透到平常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要改变陈旧观念,当前教育并非仅教育人,而是要“塑造”人,培养学生成为心智健全的人。一是要提高自身素质,要有积极的思想、情感、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教学工作中将德育渗透到自身的言谈举止中,增强自身感染能力,教师一言一行激励鼓舞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二是要避免功利性教学,不能将学生的学业成绩当成考评自身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切实将德育渗透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去。三是要灵活教学,在传统听、说、读、写的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启发式教育、多媒体教学、课堂话剧、小品等形式,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情感价值观。总之,中学教师在英语教学德育渗透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要切实改变观念,提高自身品德修养,加强英语德育渗透力度。

3.引经据典,增强知识教育与德育结合的程度

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并不是孤立说教,更不是离开学科教材放空炮。要真正将学科教学与德育渗透有机结合,要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引经据典,从客观的角度加強学生对德育教育的理解。首先,要结合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现状,通过广泛的英语学习材料,如英语电视新闻、报刊杂志或网络学习,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及文化自信的教育。其次,在平时教学中,既要引用古今中外道德典范事例,也要借鉴西方其他国家的德育教育的方式,情感激励,拓展学生思维,增强知识教育与德育结合的程度。最后,要从身边的实际例子出发,言传身教,引发学生自主思考,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4.深挖教材,提升中学英语教学德育渗透的深度

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与英语教材密切相关,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是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方法。首先,要选择德育融合度较高的英语教材或阅读文本,这些材料应具有正确的价值引导观及道德水平规范,不仅有人文科技方面的先进知识,也要浸润人类社会优秀价值观。其次,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文中树立语言文字树立内涵美,深刻理解其思想内容,提高学生的艺术境界,从而提升中学英语教学德育渗透的深度。最后,要将教材中描述的西方一些优秀价值观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避免盲目崇洋媚外,教师应深刻讲解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借鉴西方的先进文化与道德准则,加强符合我国国情的思想道德教育。

综上所述,尽管我国的德育教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嫁接式”或“说教式”教育方式缺乏一定程度的德育渗透,使教育效果大大降低。面对中学英语教学的严峻形势,我们要肩负起使命,既要汲取教训,又要借鉴先进的教育方式,在学科教育中加强德育渗透,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义娟.高效英语教学德育渗透的着力点及路径分析[J].教育探索,2015(5):80-82.

[2]刘燕华.关于外语教学德育渗透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6):123-124.

[3]冯德正.英语教学中的人文道德教育:正面价值观的多模态语篇建构[J].外语界,2015(5):27-34.

[4]Johnston B. Value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2003.

猜你喜欢
高中英语教学德育渗透思考
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