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2017-08-29 11:04陶生鹏金文慧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挫折教育培养途径挫折

陶生鹏 金文慧

【摘 要】挫折的普遍性及青少年心理的脆弱性决定了培养青少年耐挫折能力的重要性。面临的各种压力是青少年产生挫折心理的社会根源;成长的特殊阶段是青少年产生挫折心理的自身根源;传统教育观念和方法的缺陷是青少年产生挫折心理的教育根源。有效建构挫折教育体系需多方努力:国家和政府重视挫折教育、注重因材施教、提高承受挫折能力、引导正确归因、健全心理咨询、建构网络平台等,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挫折,促进青少年人格的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挫折;挫折教育;挫折情境;培养途径

在我国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经受不住挫折,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偏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发表评论,表达看法。专家们认为这位学生自杀事件是一个十分特殊的个案,但这个案例同时折射出青少年的情感发育,心理需求,自我探索的需要,像这样走向极端的学生是少数,而需要情感的关心,心理帮助的学生却不是少数,特别是在社会急剧变革,校园环境复杂的今天。事實已告诉我们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是刻不容缓迫在眉睫的事了。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对青少年学生的挫折教育,从而增强对社会心理承受的能力。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要转化学生受挫的心理,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一、认真分析学生受挫的原因

造成学生受挫主要原因有生理、心理两大因素,原因集中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一是家庭出现变故。如父母感情不和,父母离异或长期分居,家庭重新组合或家中有亲人亡故。二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个别家长缺乏教育常识,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对子女要求过高或放任自由,溺爱娇惯或简单粗暴。三是居住条件较差,环境恶劣,经济情况拮据,或家庭条件过于优越。当然社会大气候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一些陈规陋俗,污泥浊水,以及不当的宣传,网吧等起了反面的影响,和学校里的正面教育往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影响了辨别能力较差学生的上进心和责任感。

正确的认识和分析学生受挫的原因,目的在于帮助受挫学生从不变的情绪中迅速解脱,调整和防止受挫情绪进一步发展与恶化,同时也有助于类似的学生避免相同的受挫。

二、克服挫折的务实教育

面对挫折,坚定信念是必要的。但任何美妙的构想或良好愿望必须用行动去实现。人们常说“东方不亮、西方亮”,“人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以其它方面的成功,弥补某一方面的缺陷,每个人不可能在每一个社会里样样都拿冠军。或许,上大学并不是每一个人的最佳选择。社会里有360行,行行出状元,成功具有多元性的,同时也具有层次性。不少学生的目标长大后上大学,但有的上了大学也不一定喜上眉梢,因为他神往的名牌大学只能在梦中神游。由此可见,挫折更多是一种自我感受,自我感受的不通源于人们对成功的不同认识与评价。因此,面对挫折,一代青少年学生要冷静分析产生挫折的原因,仔细审视自身的优劣,扬长避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生活目标。这样才能克服受挫折的心理。

三、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承受力

同样一次考试失利,并不一定会引起所有失利者产生共同的受挫折心理,这是因为受挫者的个体心理承受力不同的缘故。要使学生受挫折心理在短时间内得以调整,并向积极的方向转化,必须加强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意志品质

学生学习过程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路途,并不是充满兴趣和乐观的,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许多困难与挫折,这就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力,要有勇于战胜困难的决心,有坚持到底的恒心和百折不挠的毅力,教育需要针对当前学生实际情况,加强学生学习目的性的教育。使他们树立为祖国学习的伟大理想,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2.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生要达到最佳的思维状态,必须排除各种干扰,使情绪与注意力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而这种状态的出现靠的是学习中良好的班风、校风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青少年处于心理、生理发育阶段,约束力、自制力不强,稍有机会,便会放松严格要求,良好的班风,校风对学生行为规范提供了约束,律己的准则。

和谐的人际关系包括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之间,我们既强调创建一种团结互助,以诚相待的人际关系,又要强调要创造一个互相竞争,互相促进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集体中增强交往能力学会各种应付方式,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心换心。

3.尊重学生的个性心理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动者,是学习全过程的中心,因此,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必须尊重学习者,重视他们的意志、情感、需要、价值观。熟悉他们的性格、兴趣、爱好、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和感情需要。同时还应掌握学生的个性心理。建立学生个性心理档案,

四、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教育

1.学会与孩子交朋友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应承担起自己应承担的家庭教育责任,但是不少家长在给予子女物质的同时,却很少去分享子女的喜怒哀乐,倾听他们的心声和他们沟通,了解孩子在校内外情况,当孩子情绪低落时不妨找他的好朋友旁敲侧击,找到问题的症结后再和孩子交谈,教育他们如何面对失败和挫折。

2.多点挫折教育少点全全代表

家庭教育中也必须加强挫折教育,让孩子经得起风浪,到社会上去经受磨练,碰到问题要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要让他们知道人的一生不会一帆风顺。父母也不可能永远为孩子代劳,在生活中学会自强不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才能在社会中生存。

3.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有平常心

有些家长把自己的愿望,想法强加给孩子的做法,孩子每天总有做不完的作业,学不完的琴棋书画;平时孩子成绩稍有下降,家长就紧张得不的了,又打又骂,使孩子对学习失去信心。相反有些家长对孩子成绩下降时,他会多方面的了解,让孩子认识到错误的原因,再根据孩子的能力来定位,当孩子有进步时,就算他仍然是最后一名,也应该表扬他,每一位家长要学会发掘孩子的闪光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的良好的学习心态。

因此,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采取积极措施有效预防和矫正学生心理障碍,已成为社会转型时期一项崭新的课题。广大的教师和家长都应扮演起青少年的“心理医生”,这一角色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参考文献:

[1]徐海鹰.“90”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探析[J].商,2014(06)

[2]胡乐乐.以挫折教育对抗脆弱[J].中国德育,2013(07)

[3]邓丽芬,喻生华,张骞.学校挫折教育的误区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3(21)

[4]杨晓华.浅析挫折教育[J].文学教育(中),2012(11)

[5]许名奇.论挫折教育可行之方法[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6]惠艳艳.批判与反思:挫折教育的内涵[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7)

[7]惠艳艳.批判与反思:挫折教育的内涵[J].基础教育研究,2009(13)

[8]于林平.论挫折教育的本质[J].南京社会科学,2007(02)

[9]申建朝,张智.青少年挫折教育研究综述[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2)

[10]高建华.论青少年挫折教育系统的建立[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06)

猜你喜欢
挫折教育培养途径挫折
挫折使我更坚强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刍议
“挫折教育”警示录:强势妈妈为何惨死儿子刀下(下)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生活需要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