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数学导学案教学引导与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2017-09-01 11:18张敬科李洪双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导学案学习能力高中数学

张敬科+李洪双

[摘 要] 素质教育模式与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双重引导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必须向创新改革道路发展,教师应该积极探究研讨新型数学教学模式,转换教学思路,有效跟进现代化教学步伐,给予学生现代化学习体验空间. 导学案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提高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帮助学生培养正确学习思路与探究方法的重要策略,教师要深入结合导学案教学设计方法,贯彻素质培养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有效地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中数学;导学案;学习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与小学、初中的教学过程具有较大差异,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高中数学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实践意识,让学生能够在广阔的实践探索学习空间中领悟数学知识点,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案教学模式是当前阶段能够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积极转变教学思路的有效方法,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从导学案教学设计出发,深度结合高中数学教材,紧扣教学大纲,积极培养高中生的数学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思考能力,从而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 高中数学课堂导学案教学模式

高中数学课堂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目的就是在课堂既定教学时间内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导学案模式的特征就是通过情境辅助教学与多媒体教学设备来让学生获得一定的问题体验. 因此,数学教师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中要充分突出数学知识点与生活实际问题的引导过程,不断地深入营造数学教学氛围,并推动数学课堂问题探究层次化,从而使得导学案教学模式中的数学课堂更加具有教学针对性,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能够更加突出重点与难点. 高中数学课堂导学案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具有较大差异,教师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中更加着重创造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空间,而不是一味死板地、机械地传授数学知识点,并在课后教学环节中组织学生进行高强度习题训练. 同时,高中数学导学案教学模式不仅仅是知识点传授型单向课堂,而且是融合多项教学参考因素,融合推动科学、正确的数学教学循环体系,让学生能够在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中逐渐发现数学学习的具体规律以及数学学科的正确学习方法.

[?] 高中数学课堂导学案设计教学思路

1. 明确目标

导学案的教学目标是整个高中数学导学案教学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教师能否在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中获得一定教学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师在导学案设计过程中要重点突出其目标——不仅要在知识点教学课分配过程中突出重难点目标,还要在具体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过程中突出教学目标,由此而充分地完善学生的学习目标体系,使得学生能够大幅地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笔者认为,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要在数学知识点方面明确目标,还要在学生价值观念培养和思维方式训练的过程中明确目标,使得导学案教学模式能够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其教学优势与教学特色. 但是,教师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中明确目标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重要原则:①正确设定目标数量;②全面覆盖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快速地领悟单元主题教学知识点,快速地定位重难点;③保证各教学环节的课堂可检测性.

2. 加强预习引导

加强预习引导是高中数学导学案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高中数学教师只有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加强预习引导,才能够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快速地融入导学案教学氛围,才能够对即将所学的知识点形成有效的概览体系. 但是,大部分数学教师在预习引导过程中不能够完全掌握学生的预习进程,因此教師务必要组织学生自主预习与教师监督双向结合,让学生在预习教材的过程中得到科学性指导. 同时,教师还能在加强预习引导的过程中了解到学生的学习难点,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记录到导学案中,为后续导学案设计与修改奠定好基础,教师切记要在预习引导过程中加强监督,完善导学案教学模式.

3. 及时检测

及时检测是高中数学导学案教学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教师在导学案教学设计中检测学生数学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入贯彻及时检测理念,加强检测环节的组织与监督,让学生能够在检测环节中发现自身在导学案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缺陷. 高中数学教师在及时检测中要着重检测题数量与难度的设计与调控,检测题数量一定要与课堂教学时间安排相结合,同时还要让学生能够在适合自身学习能力的检测氛围中巩固课堂知识点,从而提高导学案教学模式中的学习效率. 同时,教师在及时检测环节中一定要积极转变检测模式,深度融合口头提问、笔试检测和实际演练等多种形式.

4. 导学评价

高中数学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最后环节就是导学评价,教师必须在相应导学评价环节中有效地总结课堂教学进程,整理导学案模式中的教学细节,突出学生课堂学习问题,使得导学案教学模式能够更加突出教学重难点. 教师可以在导学评价环节中有效地组织互动评价与自我反馈,不断地引导学生总结自身学习经验,从而在导学案模式中充分提高学习效率.

[?] 导学案教学与学习能力培养之结合性教学案例

1. 导学案促进探究能力培养

高中数学导学案教学不仅仅是为数学课堂奠定知识基础,使得学生能在广阔的探究空间中快速融入课堂氛围,锁定学习目标与重难点,还要能够重点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在当前素质教育模式中脱颖而出,并不断提高自身数学学习的竞争力. 当前高中数学教材内容以探究型学习为主,导学案教学模式应该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呢?笔者认为,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主动性与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下面笔者将结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学案例来谈谈如何通过导学案有效地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比如,在“函数极值”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函数图像来引导学生融入函数极值教学氛围中.

如图1,笔者在导学案中以此函数图像为基础进行设计教学,组织学生自主研究函数图像,分析函数图像的几何趋势,让学生初步探索极值的概念,找出此函数图像的极值点与最值点,不仅深入引导学生去判断极值概念与最值概念之间的区分点,还引导学生从实际函数图像中领悟函数图像的一般几何规律. 接着,笔者通过导学案问题来引导学生去探究函数极值. 例如,笔者在课堂上给学生出示了如下问题:①函数极值的基本概念;②函数极值数量唯一吗?③函数极值点分布规律探讨;④极值是否是最值?通过上述问题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融入函数极值探究氛围中,不仅有效地深化了学生在导学案数学课堂中的自主探究学习意识,还充分锻炼了学生通过图像来研究问题的数形结合学习能力.

2. 以导学案为基础,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导学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基础,因此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时刻以导学案为基础,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方式,这不仅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还能够在导学案模式中的检测环节中纠正学生在课堂中的错误学习习惯与错误定式逻辑思维. 在以导学案为基础培养学生正确学习方式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做好导学总结,及时梳理自身在教学过程中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与缺陷,这样才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完善他们的数学学习方法体系.

比如,在空间几何图形的学习过程中,笔者以导学案为基础,让学生通过既定空间图形来锻炼空间想象能力,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快速地调动自身的空间想象思维,在解决空间图形几何问题时能够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 当然,针对学生在导学案课堂中的学习情况,笔者将其学习难点梳理出来,将导学案中该部分与习题相结合,通过习题锻炼与讲评反馈这两个双向教学手段来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并进一步使得学生能够在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辅助下快速、有效地建立知识框架,为下一阶段空间图形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 结语

现代化教学模式要求高中数学教学能够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脱离出来,教师必须注重培养高中生在数学课堂中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实践能力. 但是,当前阶段教师在具体知识点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大问题与缺陷,对导学案教学模式运用缺乏一定经验,因此教师要深入学习导学案设计方式,挖掘高中数学教材与教学大纲主旨,从导学案教学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双重角度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有效地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导学案学习能力高中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高中语文教学探微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