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2017-09-03 11:01刘华丽何晓玲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18期
关键词:意外事故综合征风险管理

刘华丽,何晓玲

简阳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部,四川简阳 641400

风险管理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刘华丽,何晓玲

简阳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部,四川简阳 641400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该院确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9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意外事故发生率以及护理服务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观察组患者意外事故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观察组急救护理技巧、专科护理知识及ACS基础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风险管理护理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风险管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护理质量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现已成为威胁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临床上表现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等。ACS治疗大多需要急诊手术,而术后和药物治疗期间的护理要求都相对较高,既往主要对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认知行为干预、自我调节及基础护理等常规护理[1],风险管理虽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护理方面涉及范围较广[2-3],但就风险管理的护理质量而言,却鲜有报道。为此,该研究纳入该院90例确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对比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基础上的风险管理对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5年1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并确诊的90例ACS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男 28 例,女 17 例,年龄(68.95±5.32)岁,其中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22例,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3例;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67.11±5.98)岁,其中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18例,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ACS类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人员均为8名,护理人员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工作时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经心脏超声和心电图确诊。②肝、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无明显异常者。③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或严重心衰患者。②合并有其他脏器病变、精神意识障碍者。

1.4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内容包括:对所有ACS患者入院时行GRACE风险评分和CRUSADE严重出血评分,根据患者评分情况进行分级风险管理,以质量控制和风险防范作为主要监控节点,根据患者的风险等级进行严密监测患者心律、血压、血氧及呼吸等生命体征以及相关血生化检查指标;及时告知患者严格遵医嘱给药,及时提出问题,总结经验,通过查阅文献,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案,组织实施。

1.5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风险情况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以(满意+基本满意)计算满意度。意外事故总发生率以统计的意外事故发生次数/总比例数×100%。自拟护理服务质量试卷,内容包括急救护理技巧(40)、专科护理知识(40)及ACS基础知识(20),满分100分。于研究结束后评定。

1.6 统计方法

选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两组间比较行t检验或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2.2 两组患者意外事故发生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意外事故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间,对于意外事故发生情况遵医嘱采用对症药物治疗,并给予常规动态血压和心电监护,如药物治疗无效者,则采用急诊手术治疗,故该次研究对象无1例死亡患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意外事故发生情况比较[n(%)]

2.3 两组各项管理评分情况比较

观察组急救护理技巧、专科护理知识及ACS基础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s),分]

表3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s),分]

组别 急救护理技巧 专科护理知识 ACS基础知识观察组(n=8)对照组(n=8)tP 37.78±1.23 28.56±1.42 13.881 0.000 35.77±2.05 27.16±1.16 10.339 0.000 16.89±1.96 10.78±1.47 7.054 0.000

3 讨论

ACS是一种由多种因素诱发的常见心血管疾病,其中以冠状动脉腔隙的狭窄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上约70%的ACS患者主要以不稳定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和心肌坏死为主要致死原因[4],而这些病变通常无明显的先兆症状,仅仅以轻、中度的血管狭窄病变为主。对于ACS患者,如果在护理过程中处理不当,就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伤痛,且有可能造成患者病情加剧,严重者造成并发症的发生,甚至死亡。因此,对于急性冠脉患者的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既往研究表明,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监视、加强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但是,对于ACS患者仅仅停留在常规护理还远远不够[5-6]。如何减低心血管意外事件,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是护理重点。

风险管理可显著降低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手术潜在性伤害风险。该研究发现,针对ACS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这可能与风险管理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有关。娄邦秀等[7]认为,采用护理加强对患者的风险管理,就是将患者入院期间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逐一降低至最低风险,让患者能够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也是对患者心理治疗的一种有效措施。风险管理能及时发现心衰、心脏破裂等心血管严重意外事故的先兆症状,并进行预防性干预措施和对症处理,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对于抢救ACS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加强患者的风险管理,给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护理人员提高对ACS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水平,督促护理人员加强学习,才能在护理过程中达到护理的整体性和有效性[8-9]。该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护理服务质量调查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与上述观点一致。另外,风险管理要加强对患者监测,积极处理高危因素,这提高了患者血管恢复再通的几率,降低病死率,这也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与李倩等[10]报道的相一致。

此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患者自身对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因此患者会对医疗护理过程更加关注,这也给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带来了更大的责任和风险压力[11],护理人员提高护理技能和知识储备的同时,也必须尽力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过失,从而使护理风险因素降低到最低程度。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显著降低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手术潜在性伤害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该次研究认为风险管理护理对于ACS患者作用显著,可以有效地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魏莉,李秀金.急诊内科护理中风险管理护理的实施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6):184.

[2]王媛媛,李月红,吴英凤,等.血栓弹力图中血栓最大幅度值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血栓病变的关系[J].中国循环杂志,2016,31(11):117-122.

[3]鱼秀丽,王小亚.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4,13(26):5939.

[4]陈花棉.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3):1203-1204.

[5]井银河.护理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5):220-221.

[6]王冉,吴铮铮,张旭,等.护理风险管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手术潜在性伤害及满意度的影响[J].养生保健指南,2016,10(46):141.

[7]娄邦秀.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4):544-548.

[8]张志新,徐国齐,尹婧,等.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和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评价[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8):80-81.

[9]涂雪梅.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预后质量的影响及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3(6):4-6.

[10]李倩,梁欣.风险管理在减少冠心病介入手术伤害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6,14(3):231-233.

[11]宋静,刘均娥,史作霞,等.初患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住CCU期间对护患沟通的需求[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5):1769-1771.

Effect of Risk Management on the Nursing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LIU Hua-li,HE Xiao-ling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Jianyang People’s Hospital,Jianyang,Sichuan Province,641400 China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risk management on the nursing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Methods 9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5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 model,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risk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routine nursing,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incidence rate of accidents and nursing service quali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97.78%vs 82.22%)(P<0.05),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accid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6.67%vs 22.22%)(P<0.05),and the emergency nursing skill,special nursing knowledge and ACS basic knowledge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in the nursing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of patients,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accidents and help to improve the nursing service quality,and 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Risk management;Acute coronary syndrome;Nursing quality

R541

A

1672-5654(2017)06(c)-0003-03

2017-03-21)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18.003

刘华丽(1980-),女,四川简阳人,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急诊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意外事故综合征风险管理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Chandler综合征1例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考前综合征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冬季滑雪意外事故损伤及其安全防护研究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浅析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我国幼儿园幼儿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一毛学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