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问题及教育对策

2017-09-03 11:01王宇张丽宏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18期
关键词:人际独生子女信任

王宇,张丽宏

齐齐哈尔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问题及教育对策

王宇,张丽宏

齐齐哈尔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问题及教育对策。方法采用Rotter编制的人际信任量表,于2015年9—12月对齐齐哈尔市两所高校的4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处于中等水平[M=(76.89±8.79)];人际信任在性别、年级、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际信任总体在不同专业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殊信任在不同专业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现状有待提高,应及时采取调控措施,提高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大学生;人际信任;教育对策

人际信任的研究始于美国心理学家Deutsch,他的囚徒困境实验开创了人际信任研究的先河,被视为人际信任的经典研究之一[1]。国外关于人际信任的概念并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观点,目前,被广为接受的是Rotter提出的关于人际信任的概念:“个体或团体对另一个个体或团体的言语、承诺以及口头的或书面的声明的可靠性的一种期望”[2]。该研究中所使用的量表也是由Rotter所编制的。

大学时期是人际信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良好的人际信任水平是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若一个人拥有较高的人际信任水平,则其在人际交往中更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则有助于个体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水平;反之,如果一个人的人际信任水平较低,则其在人际交往缺乏对他人的信任感,在生活中缺乏安全感,长此以往,易使个体陷入焦虑不安的状态,从而导致心理亚健康。该文通过对齐齐哈尔市两所高校的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调查研究与分析,了解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的现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增强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的措施及对策。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齐齐哈尔市两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387份,回收有效率为86%。其中男生159名,女生228名;大一100名,大二183名,大三67名,大四37名;文科生71名,理科生256名,工科生60名;独生子女196名,非独生子女191名;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218名,来自城镇的学生169名。

1.2 测量工具

采用Rotter于1967年编制的人际信任量表(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该量表主要用于测查被试对他人的行为、承诺或(口头和书面)陈述的可靠性的估计。量表共有25个项目,涉及不同处境下的人际信任和不同的社会角色(包括一般人群、父母、审判员、推销员、政治人物以及新闻媒介)。根据该研究需要,通过因子分析发现,可将该量表分为两个因子,这两个因子分别代表为对同伴或其他有血缘或裙带关系的人的信任(特殊信任)和对无直接关系者的信任(普遍信任)。量表采用5分对称评分法,1分为完全同意、5分为完全不同意。量表的最低分为25分,表示信赖程度最低;最高分为125分,代表信赖程度最高,中间值为75分。测试时间约为10~15分钟。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76,其中男性为0.77,女性为0.750[3]。

1.3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

2.1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总体情况

齐齐哈尔市两所高校的387名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成绩在普遍信任因子上得分为(45.14±6.94)分,在特殊信任因子上的得分为(31.75±6.40)分,人际信任的平均成绩(M=76.89,SD=8.79)略高于人际信任的理论均值(M=75),人际信任程度处于中等水平。

2.2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性别差异

如表1所示,从得分上看,男生在特殊信任的维度上的得分略低于女生,在普遍信任维度和总成绩上略高于女生,但不同性格的大学生在人际信任及其各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建国以来“男女平等”政策的提出和贯彻落实,大大提高了女性的地位,使女子和男子享有同等的权利和社会地位,同时女子和男子拥有相同的教育教学条件以及自由的与人交往的权利[4]。同时独生子女政策的贯彻落实也使一些家庭改变了对男女差别看待的现状,由此,性别差异引起的环境、社会条件差异也逐渐缩小,所以男女逐渐形成较为一致的人际关系态度[5]。

2.3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年级差异

如表2所示,从得分上看,大一、大四的普遍信任和人际信任总分高于大二、大三的学生,这与相关研究的结果一致,其原因可能是大一新生刚刚进入大学,刚从初高中的象牙塔出来步入大学这个小社会,还保持着较为天真质朴的想法,对他人的信任度较高;而大四的学生经过3年的历练,思想境界有所提升对信任的看法有所改变,且大四学生面临毕业步入社会,对同窗情谊可能更为珍惜;大二、大三学生由于面临诸多如主席、部长、党员、优秀学生干部等的竞争,往往对他人表现出较低的人际信任感[6]。在特殊信任维度上,信任的得分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这可能是由于大多大学生都是异地求学,随着年级的增加,与家人、亲戚及同伴的联系逐渐减少,所以信任水平也逐渐降低。

2.4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生源地差异

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大学生人际信任总体及其普遍信任和特殊信任维度上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专业差异

由表4可知,在该研究中,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在人际信任总水平及其普遍信任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理科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显著高于文科学生,文科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显著高于工科学生。这可能是由于理科学生长时间学习数、理、化等自然科学,学科特点使他们更倾向于且惯于用理性的思维看待各种问题,从而对人际信任拥有较为理性的认识,对社会中的人际信任问题的看法也较为理性,所以较其他专业拥有更高的人际信任水平。而文科学生由于学习的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与社会交往相关的学科,对人际信任现象较为敏感,其文科生的思想比较感性,对社会中人际信任问题的想法更加强烈,所以对他人和社会的信任程度相对偏低。工科学生由于学科限制,忙于各类科学实验中社会交往活动较少,与正常社交略有脱节,长期下来可能会导致害怕社交、性格孤僻等问题,所以其人际信任的水平较低。

2.6 大学生人际信任与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

如表5所示,在人际信任及其各信任维度上,大学生人际信任与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得分上看,独生子女的各信任水平都高于非独生子女的信任水平,这可能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处于“万千宠爱”的状态,由于家中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家中长辈对其比较关爱,家庭环境相对单纯,对他人信任度较高。非独生子女由于家中孩子不止一个可能存在孩子间相互竞争的现象,而且父母处理孩子间关系不可能有绝对的公平,所以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稍低。

表1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性别差异比较[(±s),分]

表1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性别差异比较[(±s),分]

因素 男(n=159) 女(n=228)t P特殊信任普遍信任人际信任总分31.57±6.59 45.47±7.11 77.05±9.05 31.87±6.27 44.91±6.83 76.77±8.63-.0416 0.758 0.296 0.678 0.449 0.768

表2 大学生人际信任在年级变量上的差异比较[(±s),分]

表2 大学生人际信任在年级变量上的差异比较[(±s),分]

因素 大一(n=100)大二(n=183)大三(n=67)大四(n=37) F特殊信任普遍信任人际信任总分32.78±6.65 45.48±6.97 78.26±9.09 31.58±6.75 44.79±7.13 76.38±9.16 31.20±5.87 44.93±6.34 76.14±7.94 30.55±3.71 46.62±6.98 77.17±6.96 1.324 0.673 1.099

表3 大学生人际信任在生源地变量上的比较[(±s),分]

表3 大学生人际信任在生源地变量上的比较[(±s),分]

因素 农村(n=218) 城市(n=169)t P特殊信任普遍信任人际信任总分31.42±6.63 45.33±6.84 76.75±9.14 31.99±6.23 45.01±7.04 77.00±8.56-0.827 0.427-0.264 0.409 0.670 0.792

表4 大学生人际信任在专业变量上的比较[(±s),分]

表4 大学生人际信任在专业变量上的比较[(±s),分]

注:*表示 P<0.05。

因素 文(n=71) 理(n=256) 工(n=60) F特殊信任普遍信任人际信任总分31.73±6.34 44.08±5.72 75.81±8.34 31.80±6.45 45.49±7.14 77.28±8.80 29.2±4.32 38.40±5.59 67.6±9.66 0.403 3.490*3.603*

表5 大学生人际信任与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比较[(±s),分]

表5 大学生人际信任与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比较[(±s),分]

因素 独生子女(n=196)非独子女(n=191)t P特殊信任普遍信任人际信任总分32.01±6.34 45.24±7.17 77.25±8.78 31.48±6.47 45.05±6.72 76.53±8.81 0.769 0.264 0.768 0.442 0.792 0.443

3 教育对策

根据研究结论,齐齐哈尔市两所高校的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人际信任水平有待提高。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的提高需要学生个体、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构建提升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全效机制。下面列出一些有助于人际信任水平提高的教育对策。

3.1 个体

对于个体而言,解决认知问题是改善人际信任问题的关键。大学生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以及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自信的个人品质。同时个体要乐于、善于与他人交往,掌握与他人交往的技巧和基本原则,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要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以己度人;无论什么情况都应该尊重他人的想法和决定并乐于、善于与他人分享[7]。其次,个体要学会并正确地运用心理防卫机制,心理防卫机制是指个体为了避免精神上出现的紧张、焦虑、痛苦、尴尬、罪恶感等不良情绪,运用歪曲、夸大、否认、升华等心理学方法来减轻或摆脱不良情绪对个体的困扰,从而保持主观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平衡统一。个体要用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一旦个体的内心出现矛盾和困惑等难以平衡的心理时,能正确地、科学地运用心理防卫机制采取合理的心理防卫手段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健康状态[8]。

3.2 家庭

家庭因素也是影响人际信任水平发展的重要因素。不恰当的父母教养方式、教育观念以及家庭成员间的不和谐的关系易使孩子产生不安全感、自卑感及其它不良的心理,使孩子的人际信任水平降低。因此,父母应改善家庭教养方式,与孩子相互尊重、平等相处,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应采取适合自己孩子身心发展的教养方式,及时发现并解决孩子在成长中所产生的问题,培养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父母应与孩子多沟通,鼓励孩子积极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并传授孩子一定的社会交往策略,让孩子通过自身的感受和体验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的良好的社会交往方法,使其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表现出信任的倾向[9];所有家庭成员共同努力创建一个积极健康,有助于家庭中所有成员身心健康发展及人格的完善的环境和氛围,由此得以提高孩子的人际信任水平。

3.3 学校

学校应改变初高中只追求学习成绩和升学率而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弊端,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优良品德;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健康习惯,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10]。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课堂教育教授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与技巧,同时也可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和体验,达到认识自我、探索自我以及认识他人、学会处理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并形成新的态度及行为方式的目的,以促进个体良好发展并提高其环境适应能力。通过以上方法使个体对家庭、环境、社会和国家形成良好的信任感和归属感,从而达到人际信任水平的提高。

3.4 社会

制度是信任的基础,应加强对社会信任制度的完善、普及与落实,用制度去约束和引导人们的行为以达到提高人际信任的目的。其次,要建立健全法律体系,通过法律的手段促使人们建立一种有利于社会信任提高的新秩序,改善以往不利于人际信任提高的条件,使信任成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并充斥于人们的社会交往中。第三,增强社会支持水平,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对个体信任水平的影响,使个体感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对其的支持,对自己保持自信,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人价值。最后,要加大对信任的宣传力度,运用电视、报纸、网络等手段在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信任氛围,使信任的概念深入人心,以提升个体的人际信任水平。

[1]Boyle R,BonacichP.The development of trust and mistrust in mixed-motives games[J].Sociometry,1970(33):123-39.

[2]Rotter JB.A New Scal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Interpersonal Trust[J].Journal of Personality,1967(35):651-665.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评定手册(增定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4]万杰.大学生人际信任、自我和谐与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

[5]黄毅.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信任的相关性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

[6]李积鹏,韩仁生.论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因素[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7):78-79.

[7]王琪.高职生人际信任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4(14):126-128.

[8]许振兴.贫困大学生人际信任危机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7):101-104.

[9]马蓉仙.浅谈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与改善对策[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7(1):91-93.

[10]韦耀阳.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因素及其对策[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25(9):47-49.

[11]须卫,许希明.浅析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现状及对策[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79-82.

Interpersonal Trust Status,Problems and Education Strategies of College Students

WANG Yu,ZHANG Li-hong
School of Mental Health,Qiqihar Medical School,Qiqihar,Heilongjiang Province,161006 China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interpersonal trust status,problems and education strategies of college students.Methods 450 case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wo colleges in Qiqihar from September to Dec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for questionnaires by the Rotter-made 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and the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the SPSS 19.0 Results The interpersonal trust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was at the middle level[M=(76.89±8.79)],and there was no obvious difference in the interpersonal trust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s,grades,origins of students and only child or not(P>0.05),and there was an obvious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interpersonal trust among different professionals (P<0.05),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special trust among different majors was obvious(P<0.05).Conclusion The interpersonal trust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needs to be improved,and we should adopt the adjustment measures in time thus improving the interpersonal trust level and promoting the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s;Interpersonal trust;Education strategy

G645

A

1672-5654(2017)06(c)-0006-03

2017-03-2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18.006

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重点项目)(201611230011);齐齐哈尔医学院2015年教育科学研究专项项目。

王宇(1996-),女,四川雅安人。

张丽宏(1967-),女,黑龙江宾县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与心理发展、心理卫生,E-mail:Zhlh6688@163.com。

猜你喜欢
人际独生子女信任
微信聊天自我表扬的人际和谐管理研究
人际自立特质、人际信任与合作行为关系研究
搞好人际『弱』关系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政协委员提议独生子女带薪休假照顾父母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