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拉西坦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2017-09-03 02:56蔡雪峰隋世华苏学勇
海南医学 2017年15期
关键词:西坦奥拉功能障碍

蔡雪峰,隋世华,苏学勇

(衡水市第二人民院神经内科1、心内科2,河北衡水053000)

·临床经验·

奥拉西坦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蔡雪峰1,隋世华2,苏学勇1

(衡水市第二人民院神经内科1、心内科2,河北衡水053000)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于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均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奥拉西坦治疗,疗程均为两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两周后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MMSE、MoCA评分分别为(28.27±6.29)分、(19.39±4.28)分和(22.37±4.98)分、(15.68±4.18)分,均较治疗前的(17.18±3.58)分、(11.58± 2.74)分和(16.54±4.05)分、(12.45±3.04)分明显升高,ADL评分为(24.49±3.95)和(27.38±3.64)分,则较治疗前的(30.09±4.28)分和(31.41±4.26)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记忆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奥拉西坦;认知功能障碍;疗效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即急性脑梗死,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引起血管痉挛、狭窄甚至闭塞,进而导致局部脑组织细胞缺血缺氧而引起缺血性或脑软化坏死的一种脑循环障碍性疾病,进而引起对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1]。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可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及发生血管性痴呆的发生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2]。奥拉西坦是临床上常用的新一代促智药物,笔者采用奥拉西坦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于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55~82岁,平均(69.7±7.8)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平均为(7.98±2.82)分。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3],脑卒中发生两周后即脑梗死恢复期患者;②符合《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制定的诊断的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标准[4],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26分;③患者家属同意纳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外伤及严重昏迷的患者;②腔隙性脑梗死、进展性脑梗死患者;③严重的心、肝、肺、肾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患者;④对奥拉西坦过敏者;⑤合并精神病、痴呆、帕金森病等影响疗效判定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平均(69.1±8.2)岁;NIHSS评分平均为(7.25±2.39)分;MoCA评分平均为(11.58±2.74)分;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平均(70.4±5.8)岁;NIHSS评分平均为(8.04±2.45)分;MoCA评分平均为(12.45±3.04)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NIHSS评分及MoC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予常规健康宣教、控制血压血糖、适度康复锻炼,同时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用法:100 mg/次,1次/d;银杏叶片(商品名:天保宁,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用法:19.2 mg/次,3次/d。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口服奥拉西坦胶囊(商品名:欧来宁,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用法:800 mg/次,3次/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两周。

1.3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由专人对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测评,使用的测评量表包括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MoCA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其中MMSE包括注意力与定向力、计算力、记忆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视空间等7个方面,总分30分;MoCA包括短时与延迟回忆,执行功能、视空间能力、计算力、注意力、语言能力、工作记忆及时间地点定向力等8个方面,总分30分。MMSE及MoCA评分越高表明认知功能障碍越轻;ADL则由躯体日常生活自理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组成,总分56分,日常生活功能障碍越严重者其分值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MSE、MoCA及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SE、MoCA评分均显著升高,ADL评分则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MSE、MoCA及ADL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MSE、MoCA及ADL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组别观察组例数40对照组4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MMSE 17.18±3.58 28.27±6.29a9.691<0.05 16.54±4.05 22.37±4.98 6.723<0.05 MoCA 11.58±2.74 19.39±4.28a6.784<0.05 12.45±3.04 15.68±4.18 3.952<0.05 ADL 30.09±4.28 24.49±3.95a4.278<0.05 31.41±4.26 27.38±3.64 3.228<0.05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我国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的临床特点。随着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本病的发病率有逐年递增及发病年龄不断提前的趋势[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不仅引起肢体偏瘫、语言、吞咽及意识障碍,还会引起认知功能障碍即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下降。研究表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可高达50%~75%[6]。认知功能障碍临床上常表现为定向、计算、记忆、言语等能力的不同程度的减退,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刘军莉等[7]研究认为其发生与高龄、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多发梗死灶等危险因素有关。

早期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明显减轻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避免发展成为血管性痴呆,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8]。但是既往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和康复的重点多集中于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方面,对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相对少见。奥拉西坦是γ-氨基丁酸(GABA)的衍生物,是一类新型的改善脑代谢药物[9]。本药可以透过血-脑脊液屏障,对中枢神经传导束有激活作用;可作用于大脑皮质和海马部位,对磷酰胆碱和磷酰乙醇胺的合成具有促进作用,进而使乙酰胆碱的释放及转运增加;可以梗死缺血部位的脑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改善脑组织的能量代谢,对脑组织中蛋白质及核酸的合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0]。杨松等[11]的研究表明,奥拉西坦可明显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MMSE、MoCA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评价认知功能障碍的测试量表,ADL则可以有效反映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奥拉西坦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MSE、MoCA评分在两组患者均有显著升高,ADL评分则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奥拉西坦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记忆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奥拉西坦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记忆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1]陆永权.早期康复干预对脑梗死肢体瘫痪患者肢体功能及生存能力改善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2,23(20):40-42.

[2]常虹.老年患者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因素分析[J].河北医学,2012,18(1):91-93.

[3]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44(2):142-147.

[5]张啸飞,胡大一,丁荣晶,等.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现况及流行趋势[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3):179-187.

[6]涂秋云,杨霞,丁斌蓉,等.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8):3576-3579.

[7]刘军莉,许慧宁,代青湘,等.MoCA量表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评估的临床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502-5508.

[8]杜晓霞,冯洪,何俊利,等.注意力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康复疗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3):212-214.

[9]郭永祥,孙霞.奥拉西坦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TNF-α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9):1222-1224.

[10]陈容.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3):123-124.

[11]杨松,唐发霞,袁中满.奥拉西坦对临床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J].安徽医学,2013,34(8):1224-1225.

10.3969/j.issn.1003-6350.2017.15.034

R743.3

B

1003—6350(2017)15—2520—02

2016-12-09)

蔡雪峰。E-mail:yyboy10@126.com

猜你喜欢
西坦奥拉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维克多·奥拉迪波进步最快球员
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奥拉星:进击圣殿》
分析奥拉西坦治疗慢性脑缺血引起的痴呆
奥拉西坦联合丁苯肽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预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