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871例婴幼儿五种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2017-09-03 02:56李小明冯乃超王绍胜
海南医学 2017年15期
关键词:妇幼保健全血微量元素

李小明,冯乃超,王绍胜

(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科1、检验科2,海南海口570206)

1 871例婴幼儿五种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李小明1,冯乃超1,王绍胜2

(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科1、检验科2,海南海口570206)

目的了解海口市及其周边地区婴幼儿微量元素的缺乏情况,为本地区微量元素的补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 871例于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在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常规健康体检的婴幼儿全血五种微量元素经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检测结果。分为≤1岁、1~2岁、2~3岁三个年龄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组婴幼儿全血中铜、镁、铁的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大,血锌水平增加,血钙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 871例婴幼儿全血标本检测到锌缺乏574例(30.68%)、铁缺乏84例(4.49%)、钙缺乏14例(0.75%)、铜缺乏9例(0.48%)、镁缺乏4例(0.21%),其中以锌缺乏最常见。结论海口市及其周边地区婴幼儿五种微量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缺乏,其中以锌缺乏最常见,重点应注意微量元素锌的监测与补充。

婴幼儿;微量元素;原子吸收光谱仪;营养

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参与人体组织代谢及合成,对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不可或缺。微量元素缺乏常可导致多种代谢及机能紊乱,并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1]。婴幼儿由于其自身特殊的生理及营养状况,容易出现微量元素缺乏。了解婴幼儿体内微量元素的水平有助于及时防治微量元素缺乏相关性疾病。为此,笔者回顾性分析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1 871例常规体检的0~3岁婴幼儿全血五种微量元素的检测结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在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常规体检的儿童,排除感染性疾病及代谢性疾病等,共1 871例入选,其中男性1 047例,女性824例;年龄0~3岁。按年龄分为三组,其中≤1岁组914例(A组),男性502例,女性412例;1~2岁组526例(B组),男性279例,女性247例,2~3岁组431例(C组),男性216例,女性215例。

1.2 方法外周毛细血管采血40 μL,放入冰箱中备用,用BH5100五通道原子吸收光谱仪(北京博晖创新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检测锌、铁、钙、铜、镁离子的含量,2 d内检测完毕。本院检验科正常参考值范围:锌0~1岁53.00~91.00 μmol/L,1~2岁56.00~100.00 μmol/L,2~3岁60.00~110.00 μmol/L;铁6.63~11.82 mmol/L;钙1.15~2.10 mmol/L;铜11.8~39.30 μmol/L;镁1.12~2.06 mmol/L。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其中任意两两比较行LSD-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婴幼儿五种微量元素检测结果比较三组中铜、镁、铁的全血检测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年龄增大,锌含量增加,钙含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婴幼儿五种微量元素检测结果比较

表1 三组婴幼儿五种微量元素检测结果比较

注:与A组比较,aP<0.01,与B组比较,bP<0.01;与A组比较,cP<0.05,与B组比较,dP<0.05。

组别A组B组C组F值P值铁(mmol/L) 8.71±1.36 8.82±1.18 8.99±1.81 0.756 0.471例数914 526 431铜(μmol/L) 26.49±5.34 26.59±5.27 26.09±6.14 0.127 0.881锌(μmol/L) 55.93±12.46 64.49±13.80a73.67±15.81ab31.397 0.000钙(mmol/L) 1.73±0.19 1.58±0.20c1.45±0.20cd3.350 0.037镁(mmol/L) 1.64±0.82 1.64±0.20 1.61±0.21 0.471 0.625

2.2 三组婴幼儿五种微量元素缺乏情况的比较1 871例被检儿童中,有685例五种微量元素存在不同程度缺乏,总缺乏率为36.61%(685/1871),其中以锌缺乏最突出,达574例,占30.68%,其他依次为铁84例(占4.49%)、钙14例(占0.75%)、铜9例(占0.48%)、镁4例(占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微量元素与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因体内不能合成,主要由食物提供,一旦摄取不足或吸收障碍,常可引起缺乏而对儿童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国家卫生部所列的小儿四病(肺炎、腹泻、佝偻病、贫血)中除肺炎外,三种都与微量元素缺乏密切相关。

钙可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是构成骨骺、牙齿的主要成分,也是一种凝血因子。乳类、豆类、绿色素菜是膳食中钙的主要来源。钙缺乏最常见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儿童主要表现为骨质软化、佝偻病甚至低钙性惊厥,还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发育障碍等疾病[2]。人体每日钙的适宜摄入量约800 mg,儿童的需要量稍需增加。婴儿期主要是母乳喂养或配方奶喂养,摄入的钙相对较多,只要奶量足够,进食正常,一般不至于缺钙,但体内维生素D应足够以避免钙吸收障碍,因此婴幼儿宜适当户外运动,通过阳光中紫外线照射增加维生素D含量,也可适当补充鱼肝油(含维生素A、D)促进钙的吸收。本组资料中钙的缺乏率并不高,仅为0.75%,这可能与目前在新生儿期即开始鼓励常规补充鱼肝油,婴幼儿因生活条件较前改善奶类制品摄入较多,加之本地区阳光比较充分等多种因素有关。在婴儿期后期至幼儿期,由于断奶、乳类摄入减少等因素影响,导致钙的水平随年龄增大而降低。

铁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和其他酶系统的主要成分,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其中60%~70%存在于血红蛋白中,主要参与氧的运输。铁主要来源于动物肝脏、血液、豆类、肉类、绿色蔬菜及桃、杏等。婴幼儿缺铁主要引起缺铁性贫血,还可导致不可逆的脑损害以及智能行为的改变,降低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和其他含铁复合物的量,造成机体免疫机制受损,容易继发感染[3]。本组缺铁率不高,仅为4.49%,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孕产妇、婴幼儿保健水平的提高及防病治病意识的增强,疾病谱也在发生着变化。

锌是多种酶的成分和激活剂,体内200多种酶含有锌元素,参与蛋白质、核苷酸的合成和代谢,参与骨骼的正常骨化、生殖器官的发育等[4]。锌主要来源于鱼、蛋、肉、谷类及豆类。缺锌会导致学龄前儿童学习能力及记忆力下降,食欲减退、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下降,有时还可伴发难以纠正的缺铁性贫血,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5]。常见的小儿腹泻病与缺锌就有着密切关系,因为锌作为许多酶的辅酶的关键组成部分,参与肠道内的各种反应,对于保护肠黏膜、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有着积极的意义,缺锌会造成患儿的肠黏膜结构和完整性受损。2002年WHO已提出补锌是治疗小儿急慢性腹泻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本组锌总缺乏率高达30.68%,在所有五种微量元素中缺乏率最高,并且有研究发现,年龄越小,锌的缺乏率越高[6],本文结果也提示血锌水平在婴幼儿早期相对更低,提醒家长对婴幼儿尤其要注意锌的补充。导致锌缺乏率较高的原因可能跟大家传统的观念及意识有关,因为大多对缺钙、缺铁的关注度、重视度要高很多,而对缺锌的认识可能不那么深刻,提醒医学工作者应加强科普宣传,以助大众提高对缺锌的认识。

尽管本组资料显示铜、镁的缺乏率都很低,但也应该认识到这两种微量元素的重要性。铜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新陈代谢所需的许多重要的酶如过氧化物歧化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铜蓝蛋白等都需要铜离子的参与合成,是体内氧化还原体系中的催化剂,具有维护神经系统完整性的重要作用,主要来源于动物内脏、鱼虾海鲜、坚果、巧克力、蘑菇等。铜缺乏时,也可致贫血,原因在于铜蓝蛋白可催化二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在血浆中转化为运铁蛋白,铜缺乏可致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引起对铁治疗无效的低色素性贫血[7],还可导致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生长发育不良、精神运动发育迟钝等。镁与体内重要的生物高分子和生化反应有关,镁缺乏可导致厌食、恶心、呕吐及神经系统症状,但因微量元素镁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它的摄入量一般远高于机体所需,因此健康儿童缺镁者少见[8]。

综上所述,海口及其周边地区0~3岁婴幼儿五种微量元素在部分儿童都存在不同程度缺乏,以锌缺乏最为常见,与国内其他部分地区相关报道类似[9-13],提示婴幼儿锌缺乏症可能普遍存在,平时应主要加强微量元素锌的监测和补充。通过检测儿童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可以了解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等是否平衡,及时发现儿童体内微量元素含量是否异常,以防治微量元素异常相关性疾病,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1]Al-Sayer H,Mathew TC,Asfar S,et al.Serum changes in trace elements during thyroid cancers[J].Mol Cell Biochem,2004,260(1-2): 1-5.

[2]彭昌,杨平,罗孝美.学龄前儿童全血中5种微量元素含量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6):856-858.

[3]曹礼荣,王薇,王玉云,等.2010年荆州地区小儿六种微量元素结果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1,9(11):1716.

[4]高毅云.3682例儿童全血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7):118.

[5]梅瑰,苏群燕,张微微,等.锌和微量营养素与儿童智能和生长发育相关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6):895-896.

[6]叶静萍,余君,刘宏,等.124例门诊儿童全血微量元素与血红蛋白的检测[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4,25(6):36-39.

[7]周爱儒,查锡良.生物化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81-382.

[8]张素娟,候桂侠,高庆双,等.917例营养性贫血患儿微量元素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30(7):1056-1058.

[9]王六超.广西平南县2643例儿童锌缺乏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4):5650-5651.

[10]王爱兰.872例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 2012,5(14):144-145.

[11]魏红光.1056例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8):1374-1375.

[12]黄梅,韩煊,林志敏,等.深圳市宝安区0~3岁婴幼儿全血微量元素水平现状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7(18):2783-2785.

[13]张萍,王彦德,唐思诗,等.0~3岁儿童全血微量元素的检测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J].2012,9(20):2586-2587,2589.

10.3969/j.issn.1003-6350.2017.15.045

R446

B

1003—6350(2017)15—2544—02

2016-11-07)

李小明。E-mail:15001305388@@163.com

猜你喜欢
妇幼保健全血微量元素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ICP-OES法测定钢和铁中微量元素
宝宝微量元素检测
解析中微量元素
妇幼保健机构发展机遇来了
新医改下提升妇幼保健院财务管理工作探析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升妇幼保健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