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警觉和抑制功能水平的影响因素

2017-09-03 02:57杨华文家松熊嵘易全民
海南医学 2017年15期
关键词:警觉精神分裂症病程

杨华,文家松,熊嵘,易全民

(南充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四川南充637000)

精神分裂症患者警觉和抑制功能水平的影响因素

杨华,文家松,熊嵘,易全民

(南充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四川南充63700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警觉、抑制功能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南充精神卫生中心接诊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60例健康人群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填写调查表,并记录观察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以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I)分数。使用色词检验(CWT)以及持续操作测试(CPT)对所有受试者的警觉、抑制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错误数[(4.78±1.34)个vs 2.04(±0.51)个]、每正确反应平均耗时[(2.45±0.48)s vs(1.43±0.31)s]、2位数认错数[(2.64± 0.63)个vs(1.87±0.34)个]和3位数认错数[(4.82±1.30)个vs(2.63±0.62)个]方面比较,观察组患者均差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影响观察组患者的警觉、抑制功能水平的各项因素分析发现:以脑力劳动为主、教育程度较高、家庭经济水平较好者的的警觉功能和抑制功能均较好(P<0.05);病程较短、首次治疗年龄较小、PANSS量表分数较低、CGI-SI分数较低的患者,其警觉功能和抑制功能均较好(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教育年限、生计方式、家庭经济水平、发病年龄、病程、首次治疗年龄、阴性量表评分、CGI-SI分数均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警觉和抑制功能的因素(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存在警觉、抑制功能障碍,其与教育年限、生计方式、家庭经济水平、发病年龄、病程、首次治疗年龄、阴性量表评分、CGI-SI分数密切相关。

精神分裂症;警觉功能;抑制功能;影响因素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起因不明的精神疾病,患者多出现情感障碍、认知障碍、行为障碍,在青壮年中较为多发[1]。有研究指出,该病所造成的劳动力功能残疾的发生率较高,且主要发生原因为认知功能缺损[2]。在认知功能中,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警觉功能和抑制功能。警觉功能作为所有认知活动的基础,是脑对认知活动持续聚焦在靶刺激的能力,是脑进行认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而抑制功能则是认知调控中的重要机制[3-4]。然而目前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警觉和抑制功能的相关研究较为缺乏。因此,本文就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警觉和抑制功能的因素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南充精神卫生中心接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①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5],年龄16~45岁;②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60分;③研究开展前半个月内未服用抗精神病类药物者;④患者可独立完成此次测试,且获得法定监护人同意。排除标准:①难治性精神病;②纳入研究前1个月内曾进行过电休克治疗;③严重视力障碍、色盲。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18~43岁,平均(28.45±2.79)岁。选择同期60例同意接受该研究的健康人群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18~45岁,平均(28.54±2.66)岁。两组受试者在性别、年龄构成比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向所有受试者发放调查表,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生计方式、家庭经济水平。同时记录观察组患者精神病理学内容,包括年龄、病程、家族精神病史、首次发病形式、住院次数、首次治疗年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量表)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估,并采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I)对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使用色词检验(CWT)以及持续操作测试(CPT)对所有受试者警觉、抑制功能进行评价,均由计算机辅助完成,测试中由指导者陪同。(1)CWT测试:文字使用和字义颜色不同的颜色,出现次序和颜色由计算机随机生成,判断读色是否反映正确。所完成的个数越少,错误的数量越多,每正确反应平均耗时越长,提示警觉、抑制功能速度越慢、精确性更低。(2)CPT测试:电脑屏幕连续出现2位或3位阿拉伯数字,指导受试者进行辨认,每组测试的标准为完成30次按键反应,对“2位数认错数”和“3位数认错数”进行记录,认错数越高,则表示警觉、抑制功能越弱。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单因素多样本计量资料比较应用F检验,多个相关因素的分析应用多元回归分析,均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CWT、CPT结果比较观察组在错误数、每正确反应平均耗时、2位数认错数、3位数认错数结果方面均差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CWT、CPT结果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CWT、CPT结果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60 60 4.78±1.34 2.04±0.51 14.803 0.000 2.45±0.48 1.43±0.31 13.827 0.000 2.64±0.63 1.87±0.34 8.331 0.000 4.82±1.30 2.63±0.62 11.778 0.000

2.2 观察组患者影响警觉、抑制功能的单因素分析对影响观察组患者的警觉、抑制功能水平的各项因素分析发现:以脑力劳动为主、教育程度较高、家庭经济水平较好者,其警觉功能和抑制功能也较好(P<0.05),病程较短、首次治疗年龄较小、PANSS量表分数较低、CGI-SI分数较低者,其警觉功能和抑制功能也较好(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患者不同生计类型、家庭经济状况的警觉、抑制功能的单因素分析

表2 观察组患者不同生计类型、家庭经济状况的警觉、抑制功能的单因素分析

项目例数错误数每正确反应平均耗时(s) 2位数认错数3位数认错数生计类型脑力劳动为主体力劳动为主t值P值家庭经济状况低收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较高及以上收入家庭F值P值38 22 2.12±0.56 4.56±1.32 9.992 0.000 1.36±0.28 2.46±0.51 10.813 0.000 1.68±0.35 2.61±0.33 10.124 0.000 2.68±0.67 4.76±1.27 8.322 0.000 18 31 11 4.62±1.45 3.21±1.23 2.10±1.01 14.49 0.000 3.21±0.61 2.32±0.54 1.26±0.46 43.61 0.000 3.19±0.56 2.66±0.36 1.30±0.41 65.14 0.000 4.82±0.57 3.62±0.62 2.01±0.71 69.88 0.000

2.3 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警觉、抑制功能的多元回归分析将受教育年限、生计方式、家庭经济水平、发病年龄、病程、首次治疗年龄、阴性量表评分、CGI-SI分数作为自变量,选择代表性较好的CWT每正确评价耗时、CPT认错数为因变量(Y),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教育年限、生计方式、家庭经济水平、发病年龄、病程、首次治疗年龄、阴性量表评分、CGI-SI分数均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警觉、抑制功能的相关因素,见表3和表4。

表3 CWT每正确反应平均耗时(s)回归方程

表4 CPT认错数回归方式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多在青壮年缓慢或者急性发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及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和精神活动不协调所致的疾病,患者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甚至出现加重或恶化。多项临床研究均显示,精神分类症患者均存在认知功能的障碍,认知功能主要包括警觉功能和抑制功能[6]。临床中主要采用色词检验(CWT)以及持续操作测试(CPT)对所有受试者的警觉、抑制功能进行评价。

CWT可反映脑对自动加工的抑制能力,CPT的基本原因是反映靶刺激,抑制非靶刺激,可反映受试者的抑制无关信息的能力以及出现信息的警觉能力。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警觉、抑制功能的因素较多,对影响观察组患者的警觉、抑制功能水平的各项因素分析发现:以脑力劳动为主、教育程度较高、家庭经济水平较好者的警觉功能和抑制功能均较好(P<0.05);病程较短、首次治疗年龄较小、PANSS量表分数较低、CGI-SI分数较低的患者,其警觉功能和抑制功能均较好(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教育年限、生计方式、家庭经济水平、发病年龄、病程、首次治疗年龄、阴性量表评分、CGI-SI分数均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警觉和抑制功能的因素(P<0.05)。在对其原因分析中,发现在接受良好的教育后,可提高普通人和患者的认知水平,从而在调控认知上更具有优势;而在脑力为主的人群中,脑部长期在不断汲取新知识,在提高认知上具有积极意义;良好的家庭经济也可给予患者、普通人一个合适的生活环境,开拓新认知领域,有利于警觉、抑制水平的提高。丧偶、家庭环境较差等人群,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脑的活跃程度,致使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认知功能受损。本研究显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CWT、CPT结果均劣于健康人群,提示其脑部功能是有缺陷存在的。这和陈旭等[7]的研究具有相似性。

此外,在精神病理学的研究结果中发现,病程较长的患者由于长期受到疾病影响,长时间的认知活动不协调,会加剧警觉、抑制功能的损伤;发病年龄越小的患者,脑部的发育还是较早期,在后天的发育中,认知功能会较为迟缓;发病年龄较大的患者,则具有相对充足的脑功能正常发育时间。早期接受治疗的患者可使认知功能得到及时的改善,校正不协调的认知状态,使警觉、抑制功能保持在一个较好的水平,而接受治疗越晚治疗的患者,疾病对认知功能的损伤会更加严重。目前,在对精神病严重程度评价中,PANSS量表和CGI-SI评分较为常用[8]。本研究指出,病情越严重的患者,脑功能越紊乱,认知功能越差,致使警觉、抑制功能也越差。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存在警觉、抑制功能障碍,其与教育年限、生计方式、家庭经济水平、发病年龄、病程、首次治疗年龄、阴性量表评分、CGI-SI分数密切相关。

[1]荣建萍.自我效能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5,26(15):2327-2329.

[2]龙少红,谢曼,罗海东,等.社会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6,27(18):3075-3076.

[3]Yu Y,Zhao Y,Si Y,et al.Estimation of the cool executive function using frontal electroencephalogram signals in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 patients[J].Biomed Eng Online,2016,15(1):131.

[4]毕丹蕾,文朗,熊伟,等.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药物靶点和临床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5,29(4):507-536.

[5]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障碍分类)[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34(03):59-63.

[6]姚为文.齐拉西酮、利培酮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视觉通路认知抑制的影响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3):67-70.

[7]陈旭,唐茂芹,史高岩,等.精神分裂症患者额叶抑制功能及其影响因素[J].精神医学杂志,2012,25(05):339-342.

[8]杨卫华.阿立哌唑联合音乐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2):261-263.

10.3969/j.issn.1003-6350.2017.15.038

R749.3

B

1003—6350(2017)15—2528—03

2016-12-02)

杨华。E-mail:451492601@qq.com

猜你喜欢
警觉精神分裂症病程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今夜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警觉与疾病的传播次序性对动力学的影响
认知警觉机制的研究与展望∗
偷摘葡萄的狐狸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