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ICU护士康复护理现状调查及改进策略

2017-09-03 02:57陈晓玲陈克妮李斌
海南医学 2017年15期
关键词:护士康复护理人员

陈晓玲,陈克妮,李斌

(海南省人民医院护理部,海南海口570311)

·护理·

我院ICU护士康复护理现状调查及改进策略

陈晓玲,陈克妮,李斌

(海南省人民医院护理部,海南海口570311)

目的了解海南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康复护理现状,并探讨改进策略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海南省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95名ICU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获取ICU护理人员的康复护理知识、康复护理态度及具体干预行为现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影响因素,并制定改进策略,对比观察改进策略实施前后对ICU康复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经调查,康复护理人员的康复护理知识评分、康复护理态度评分及护理行为评分并不理想,综合考虑护理人员的护龄、职称、学历等信息,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改进措施实施后,康复护理知识评分由改进措施前的(72.6±5.6)分提高到(89.7±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护理态度评分由改进措施前的(82.4±5.7)分提高到(96.5±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护士的康复护理行为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各项行为评价指标均明显高于改进措施实施前,其中指导功能锻炼评分[(74.2±4.3)分vs(88.5±5.1)分],健康教育评分[(86.8±4.7)分vs(93.5±5.3)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78.6±4.8)分vs (90.3±5.8)分],心理干预评分[(88.1±5.4)分vs(96.7±3.2)分],出院指导评分[(71.8±4.2)分vs(92.6±5.1)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南省人民医院ICU康复护理过程中康复护理知识水平、康复护理态度、护理行为方面还有所欠缺,采取合理化改进策略,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提升ICU康复护理的整体护理质量。

重症监护病房;康复护理;现状调查;改进策略

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康复护理是一种重要的护理手段,主要以促进患者康复为目标,给予患者人性化、个性化护理干预,从而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在ICU康复护理实施过程中有一些影响因素会对护理干预效果造成影响[1]。本研究选取海南省人民医院近年从事ICU康复护理工作的95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获取护理人员对康复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康复护理态度及康复护理行为现状,进一步探究其对康复护理效果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提升ICU康复护理的效果,现将具体研究过程及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海南省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ICU护理人员95名,所有护士中,男性4人,女性91人;中专8例,大专23人,本科64人;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12人,护士40人,护师40人;护龄≤5年57人,6~10年23人,11~20年9人,>20年6人。本研究均取得所有参与调查的护理人员的知情同意,并且研究过程符合医学伦理。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2-4]自行设计ICU康复护理认知现状调查问卷,咨询省内10名康复护理专家,专家分别来自骨科、神经科、康复科及护理学,均为高级职称,取得康复专科证书且多次参加康复培训。根据专家的意见对问卷条目进行删增和修订。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调查者一般资料,内容包括年龄、职称、学历、临床工作时间等。第二部分包括三个维度,包括康复护理学知识、康复护理态度和康复护理行为,共计60个条目。制定问卷后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10名护士填写问卷及1周后再次填写进行预调查,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α值为0.846,内容效度(CVI)采用专家评议法为0.91,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内容效度。问卷中康复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以知识掌握评分方式获取,康复护理态度则是护士对康复护理行为及理念的认知情况,康复护理行为表现通过指导功能锻炼评分、健康教育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心理干预评分及出院指导评分等5部分内容进行分析。调查问卷题目参考Likert scale 5级量表[5]改良、精简,采用4级评分方式进行设置,分别为非常必要、必要、不必要、一般,分别给出4分、3分、2分、1分。每项调查内容共20道题目,每道题目满分4分,题目总分为80分。实际总分=题目总分×1.25,满分100分。针对95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发放,问卷回收95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2.2 改进策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对所有参与研究的95名护理人员实施改进策略,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专职康复护理小组,针对常见的ICU住院类型疾病,成立专职康复护理小组,安排小组成员掌握不同类型的疾病康复护理手段,至少保证每个护士掌握2~3种疾病的康复护理。做好分工、合作安排,保证护理人员为ICU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2)建立监督管理机制,针对当前康复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康复知识掌握不足、康复工作监督与评价机制不健全的现状,设立专职康复护理管理小组,由副主任护师或者主管护师作为小组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做好康复护理工作的监督管理工作;(3)组织康复护理学学习课程,针对各种ICU疾病类型、特点及康复护理要点,通过自主学习、座谈会、专题知识讲座等方式,培养护理人员掌握专业康复护理技能;(4)建立反馈沟通渠道,如增加护理服务评价信箱,患者或家属可对康复护理各项行为提出意见,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寻求适当的解决措施,进一步改善康复护理工作。

1.3 观察指标比较实施改进策略前后95名ICU护理人员康复护理知识评分、康复护理态度评价及康复护理行为评分(指导功能锻炼评分、健康教育评分、指导日常生活能力(ADL)训练评分、心理干预评分及出院指导评分)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康复护理人员改进措施实施前后的康复护理知识评分比较经调查,康复护理人员改进策略实施前的康复护理知识评分为(72.6±5.6)分,明显低于改进策略后的(89.7±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9.949,P<0.05)。

2.2 康复护理人员改进措施实施前后的康复护理态度评分比较经调查,康复护理人员改进策略实施后的康复护理态度评分为(96.5±6.4)分,明显高于实施前的(82.4±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6.036,P<0.05)。

2.3 康复护理人员改进措施实施前后的康复护理行为评分比较改进措施实施后,康复护理人员的康复护理行为评分均得到明显提高,指导功能锻炼评分、健康教育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心理干预评分、出院指导评分均明显高于改进措施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改进措施实施前后康复护理行为评分比较(

表1 改进措施实施前后康复护理行为评分比较(

时间实施前实施后t值P值人数95 95指导功能锻炼评分74.2±4.3 88.5±5.1 20.894 0.001健康教育评分86.8±4.7 93.5±5.3 9.219 0.001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78.6±4.8 90.3±5.8 15.147 0.001心理干预评分88.1±5.4 96.7±3.2 13.354 0.001出院指导评分71.8±4.2 92.6±5.1 30.685 0.001

3 讨论

康复护理学是在临床护理学基础上建立的以研究患者伤病、精神状态、机体恢复、护理干预理论与技能的科学。康复护理的研究属于康复医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随着康复医学领域研究的不断进步,康复护理学也在取得明显的突破。近年来,康复护理在各类疾病的恢复阶段应用广泛,特别是在ICU住院期间,康复护理属于重要的干预方向[6]。

ICU护士在实施康复护理过程中,旨在提升护理干预服务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因此,需要从多方面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掌握康复护理的技巧,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从而加快患者的恢复效果[7]。但在ICU康复护理工作中,存在诸多影响康复护理效果的因素,比如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学历水平、对康复护理的认知程度等。国内调查研究发现在康复护理知识掌握程度上,工作年限长和学历水平高的护理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是占据优势的,但并不是说这两类护理人员就无缺陷了,在康复护理工作中,责任心和工作态度仍然影响康复护理的服务效果[8-10]。

本研究对我院ICU护理人员康复护理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发现,95名ICU护理人员的康复护理知识评分、康复护理态度评分及护理行为评分并不理想,针对这一情况,本次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并在康复护理过程中贯彻实施。改进策略主要以建立专职康复护理小组为主干,结合知识讲座、责任培养、监督管理等方式提升护理人员的康复护理水平。研究发现,95名护理人员在实施改进策略后,康复护理知识评分从改进前的(72.6±5.6)分提升为(89.7±6.2)分;康复护理态度评分从改进前的(82.4±5.7)分提升为(96.5±6.4)分;康复护理行为中的指导功能锻炼评分从改进前的(74.2±4.3)分提升为(88.5±5.1)分、健康教育评分从改进前的(86.8±4.7)分提升为(93.5±5.3)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从改进前的(78.6±4.8)分提升为(90.3±5.8)分、心理干预评分从改进前的(88.1±5.4)分提升为(96.7±3.2)分、出院指导评分从改进前的(71.8±4.2)分提升为(92.6±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改进策略的实施有助于提升ICU康复护理人员的技能和知识,从而促进提升康复护理的效果。

综上所述,海南省人民医院ICU康复护理过程中康复护理知识水平、康复护理态度、护理行为方面还有所欠缺,采取合理化改进策略,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提升ICU康复护理的整体护理质量。

[1]程萌芽,庄一瑜,周丽萍,等.ICU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2,11(5):413-414.

[2]陈立典,陈锦秀.康复护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 3649.

[3]刘欢,宁宁,侯晓玲,等.成都市三级甲等医院骨科护士康复护理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J].护理研究,2014,28(7):2604-2606.

[4]刘芳.福州市三甲医院神经外科护士康复护理认知现状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7):3305-3308.

[5]田晓华,陈长香.ICU护士工作压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职业与健康,2014,30(18):2556-2558.

[6]李云.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压力分析与管理对策[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29):239.

[7]孔文伟,刘建兰,陈赛燕.重症监护室护士工作压力分析与干预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18):120-121.

[8]陈娟.强化康复单元护理管理模式及康复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16(37):241-242.

[9]周君桂,范建中.强化康复单元护理管理模式及康复效果探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2):171-173.

[10]徐丹丹.浅谈人性化服务在ICU护理病房的开展[J].医疗装备, 2010,23(6):37.

10.3969/j.issn.1003-6350.2017.15.054

R472

B

1003—6350(2017)15—2568—02

2017-03-27)

海南省社会发展科技专项(编号:2015SF07);海南省卫生计生委课题(编号:14A210204)

李斌。E-mail:cxl1931@126.com

猜你喜欢
护士康复护理人员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