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群体教学模式在高校排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2017-09-08 14:12尹少丰
湖北体育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凝聚力排球集体

尹少丰

小群体教学模式在高校排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尹少丰

目的探索小群体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实验等研究方法,以某高校排球选项班的30名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对其实施小群体教学模式实验。结果与结论小群体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大学生排球技术水平的掌握和提高;有助于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凝聚力,丰富学生的情感。

小群体教学模式;排球教学

小群体教学模式是以群体动力理论为原理,在教学中按照互惠分组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群体,充分发挥群体互动、互助、互争、互利的功能,使学生在动作技能、情感、意识等方面得到相应发展,以达成共同进步的学习目标。小群体教学模式是当今欧美等国家流行的教学法,尤其在体育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蔡春霞[1]指出,小群体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并认为这可能与小群体教学模式实施的多元评价和积极反馈等要素有关;傅纪良[2]认为,体育小群体教学对于培养和发展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有独特的促进作用,能为学校体育提供一种新的选项课教学模式或教学结构。不同于前期的工作,本研究将结合高校排球课程的教学,对小群体教学模式展开实验研究,旨在探讨小群体教学模式对学生运动技术、心理状态等因素影响的具体机制,并推动小群体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选取某高校2016级排球选项班的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用抽签的方式随机抽取其中30名学生为实验组,采用小群体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另外30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为避免研究对象在实验之前就存在系统差异,本研究在实验之前就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在身体形态、素质、排球技术等指标因子上进行了均衡化处理,以使分组更趋合理。此外,为避免实验者效应,本研究采用了“单盲”实验法加以控制,以提高实验的外部效度。实验于2016年9月-12月进行,共30学时。

1.2 测量工具

1.2.1 教学情况调查表

采用自制问卷《排球教学情况调查表》对大学生参与排球运动时的主体感受进行调查。该问卷由12道测试题组成,主要包括4个评价维度:学习兴趣、学习效果、课堂气氛评价、教学方式反馈。该量表要求被试者根据实际感受认真填写问卷,每道测试题均有5个等级选项,分别为“1”表示“非常不喜欢”,过渡到“5”表示“非常喜欢”。分值越高,表明个体的心理感受反馈越积极。经专家评判和重测检验,该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符合测量学的标准和要求。

1.2.2 集体凝聚力量表

采用Carron等人编制的群体环境问卷表(GEQ)来进行集体凝聚力的测量。该量表由24道题目组成,包括4个评价维度:群体任务对个体的吸引、群体交往对个体的吸引、群体任务一致性和群体交往一致性[3]。被测试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自己对团队的看法或体验,每道测试题均有五个等级选项,分别为:“1”表示“从来没有这样”,过渡到“5”表示“总是”。分值越高,表明个体的集体凝聚力越强。本次测量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72。

1.3 实验设计

排球技术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发球、垫球、传球与扣球等。在排球教学的过程中,首先由教师讲解和示范将要学习的技术动作,然后将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要求进行互惠分组。分组之后,各小组按照教师提出的目标进行多种形式的小组协助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各小组的学生互相观摩、互相讨论、相互鼓励、相互纠正、共同进步[4]。教师在课中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巡回指导、调控、监督与评价[5]。此外,在小组活动中,在教学目标的控制下,要尽量给学生自主权,让学生互帮互学,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要求教师以更高业务水平辅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预见性发现学生所存在的问题,使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达到整个教学班的学习成绩最大水平的提高,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小群体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见图1。

图1 小群体教学模式操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群体教学模式对大学生排球技术水平的影响分析

为检验小群体教学模式对大学生排球技术学习效果的影响,本研究在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之后,组织副高以上职称教师组成的考核小组,在“双盲”情况下按照同一考核标准进行排球发球、垫球、传球以及扣球的达标测试和技评考核(见表1)。

表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测试数据统计表

表1的测试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各项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下同)。这说明在同等条件控制下,小群体教学模式对技术规格的促进作用效果明显。分析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实验组由于采用了小群体教学模式,这样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了教师对学生技能和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础较差的同学由于得到了同组同伴的帮助,容易取得较快的进步;基础较好的同学也能在帮助同伴的过程中产生新的学习领悟,加深对技能掌握的程度。实验组的同学由于明白自己的学习表现将决定集体的学习进度,所以其练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会加强,这有利于学生技术水平的掌握和提高。而对照组的同学由于没能形成这样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在学习中往往机械模仿教师的动作示范,同学之间较少相互交流,容易造成学习成绩参差不齐的现象,影响整体成绩的提高。

2.2 小群体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主体感受的影响分析

在实验开始之前与实验结束之时,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分两次对大学生参与排球技术学习时的心理感受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实验组的学生在实验后较实验前有更多的关于愉悦和成就感的主体感受,前后对比差异显著,而对照组在实验前后则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另外,关于学生上课前后学习兴趣的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学生在实验后则表现出对排球课程比对照组学生有更大的学习兴趣。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习兴趣与主体感受前后测的差异比较

关于教学方式反馈和课堂气氛评价的调查结果显示(见表3),实验组的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反馈的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另外,实验组对课堂气氛评价也比对照组更高,表明实验组的课堂教学气氛更佳。分析认为:小群体教学模式通过小组内练习以团结为主,小组间练习以竞争为主,竞争与团结并进,创设了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交流合作和教师的指导等相关活动的交互作用,完成各种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在认知、技能、情感方面都有积极发展。而对照组局限于技能教学,仅仅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必要的教学互动,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评价反馈也往往会出现延时,学生难以体会到学习成功后的兴奋和喜悦。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学方式反馈和课堂气氛评价的差异比较

2.3 小群体教学模式对大学生集体凝聚力的影响分析

由表4可知,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小群体模式排球技能教学之后,实验组大学生的集体凝聚力相比实验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且差异显著;而对照组大学生的集体凝聚力相比实验前只是稍有提高,差异并不显著。这表明小群体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凝聚力。

任何社会群体的正常运转都离不开凝聚力,一定的凝聚力水平是一个社会群体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求[6]。群体凝聚力的作用机制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它影响着群体的形成和发展。小群体教学模式以能力倾向有差异的学生组成的小集体进行学习为前提,这样既发挥了班级制授课的优势,又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互惠分组促使不同基础的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而相互激励、相互帮助,还能在与组员、教师的交流中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的意识,增加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的集体凝聚力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得到提升,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而对照班的同学大都在学习中各自为政,只是关注自己的运动技能掌握情况,缺乏集体归宿感,造成了集体凝聚力较低,学习效率不高的现状。

表4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集体凝聚力前后测的差异比较

3 结论

小群体教学模式比常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的排球技术水平的掌握和提高。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小群体教学模式通过互惠分组,分配小组任务,进而让小群体内的学生通过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了学生的集体凝聚力,有利于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每个学生在认知、技能、情感方面都有积极发展,进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1]蔡春霞.小群体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1):90-94.

[2]傅纪良,丁芳盛.体育小群体教学促进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9):82-85.

[3]傅海金.论述90年代我国运动队的凝聚力问题(综述)[J].体育科研,1999(02):24-27+35.

[4]翁凤瑜,张凯,章朝辉.小群体教学模式在高校健美操课教学中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8):104-107.

[5]尹少丰.程序教学法在羽毛球技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安徽体育科技,2014(1):34-36.

[6]朱杰.论运动员更衣室文化[J].浙江体育科学,2015,37(03): 43-47.

Small Group Teaching Mode in College Volleyball Teaching

YIN Shao-feng

ObjectiveIo further explore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small group teaching model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MethodsBy using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and experiment,this paper took 30 college students in volleyball elective course as object.Results and Conclus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mall group teaching was much conducive for students to master and improve volleyball skills,and created a democratic and harmonious teaching atmosphere which arouse students'learning interest.Moreover,this kind of mode can enhance students'collective cohesion and enrich students'emotion.

Small group teaching mode;Volleyball teaching

G807.04

:A

:1003-983X(2017)08-0735-03

2017-02-02

尹少丰(1981~),男,湖北天门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体育教研室,广东广州,510430 Sports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GuangDong Polytechnic of Science and Trade,Guangzhou 510430,China

猜你喜欢
凝聚力排球集体
我为集体献一计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论增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机制建构
警犬集体过生日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