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视阈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散打专项教学研究

2017-09-08 14:12孙向豪
湖北体育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专项民族大学

孙向豪

大学教育视阈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散打专项教学研究

孙向豪

以大学教育为视域,运用文献法、访谈法等方法,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散打专项教学设置的时代背景与特殊性角度,对其现状、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散打专项教学应摆脱唯技术教学的现状,应结合散打专项技术原理与历史、教学与训练、科研与实践等内容,进行具体设置,培养学生系统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其进一步符合大学教育的需求。

大学教育;民族传统体育;散打;教学

虽然,散打作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专项设置在高校中的开展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起着重要支撑,但目前不仅关于散打专项教学改革的实验较少,而且关于散打专项教学的研究成果也不多见。而当前中国体育宏观环境的变化已使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根本改变,但其专业设置与培养模式依然延续着它原来的样子,依然在唯竞技的教学理念下重复着专业训练的模式,并没有结合大学教育进行必要的转型与变革,导致大多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体重增加、技术水平降低外,专项技术水平与理论知识素养的获得并不相符于大学教育。

长期不变的招生与培养模式,正使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散打专项教学面临着教学观念落后、教学内容陈旧、课程设置无序、培养学生不能够积极思考并引领散打未来发展等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以大学教育为论域,运用文献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散打专项教学纳入到大学教育系统中,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散打专项教学的现状与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有助于明确散打专项教学的具体内容与进程安排,构建科学化、系统化的散打专项教学体系。

1 大学教育中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1.1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设置背景

散打作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专项设置,产生于我国奥运争光计划、武术申奥、及上世纪八十年代武术热的社会背景。这一时期大量青少年由于长期专门从事竞技体育,导致运动员文化素养缺失,不论是处于金字塔顶的健将级运动员,还是处于金字塔中间的一级、二级运动员,抑或处于金字塔底的大量无成绩运动者,他们退役后不仅难以承担体育类的相关工作,如把运动训练方法照搬到体育课堂,延续原来的训练模式教育新的运动员,不懂管理的运动员被安排在体育管理岗位,而且也没有能力通过自身的再学习进行职业转换,致使他们退役后的再就业成为了广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另外,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崛起,使文化建设问题突显,文化热下的传统文化复兴使民族传统体育倍受关注。

在这种背景下,1997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将原来的武术系扩展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列为体育学下的四个二级学科之一,成为体育学类的单独招生类型。但是,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如何建设,制定什么样的教学目标与计划、选用哪些教材、具体设置什么样的课程等内容,不但没有现成学科可以借鉴,而且科学论证不足,经实践检验后的总结与调整也十分匮乏。就当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而言,它更像是对体育教育专业的模仿。

1.2 大学教育中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考试的必要条件是考生必须具备二级及以上运动员资格,理论课考试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和政治,并且难易程度远远低于普通高招考试。较低的录用门槛,决定运动员不仅理论积淀不足,而且知识面过于狭窄。那么,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就应该补其短板,加强理论学习。但是,长期以来学界的主流观点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武术(含套路、散手)专业方向培养高水平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的长学制教育模式符合未来社会体育市场需要,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竞技体育一支独秀的历史惯性,大学生体育竞赛的政策导向,致使不仅教师要求学生加强技术训练,以取得优秀成绩为学校争得荣誉,而且使本来就对体育竞赛情有独钟的体育单招学生在大学的学习依然唯竞技至上。这就造成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在大学教育中的设置更像是职业技术教育,它更多的是对体育教育专业的模仿与体育运动学校模式的延续,并没有完全与大学教育相结合,依然延续着原有的专业技术教育模式。

但“大学教育的首要职责不是教育学生如何适应未来社会,而是教育学生如何进入社会,处理各种社会关系,进行必要变革的能力”[2]。大学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不同在于,它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综合认识。因此,就大学教育的视阈来说,有必要根据大学教育理念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进行适应性改革,培养学生系统思考专项技术原理、教学、训练、竞赛、科研、传播等相关问题,提升学生对所学专项的综合认识能力。

1.3 散打专项教学的特殊性

散打专项教学作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一部分,不仅有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的共性问题,而且与竞技武术套路项目不同,长拳、太极拳、南拳等项目都有其母体拳种,同属于套路体系,它们与西方竞技体育项目有着显而易见的区别,而竞技武术散打,虽然也是由传统散手发展而来,但它的技术体系、规则制定、器材设置等更与现代格斗类项目相似。这就使散打专项教学面临着和竞技套路不一样的难题,在实际教学中,不仅应该让学生掌握当前的散打技术,而且更应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散打项目的发展历程与历史,了解历史中的技术,散打技术原理、教学、训练、传播等相关问题。另外,作为一种格斗项目,在具体的散打专项教学中还应该让学生对其它格斗项目有所了解与掌握,以方便学生在与同类项目的比较中更好地认识和思考散打专项的各方面问题。

因此,散打专项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学生不仅需要具有较深的技术底蕴、较高的技术水平,而且通过大学教育的培养,还能够对散打专项各方面问题进行系统性的综合思考;不但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者,而且能够承担起引领散打未来发展的历史责任。

2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散打专项教学现状与问题

对民族传统体育散打专项教学目标、教学观念、教学进程、内容设置、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培养特色、理论教学与实践等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它们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及大学教育之间的关系与问题有如下几点。

2.1 教学目标错位,教学观念落后

当前各民族传统体育招生院校的培养目标大多围绕着“培养能够从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训练与科研的综合性人才”来制定。但是,在具体的散打专项教学中,一些教师依然按照竞技散打教学与训练的模式来培养学生,把竞技散打技术体系原样搬进大学课堂,直接以《竞技散打规则》作为考核学生优良中差的评判标准。按照竞技散打的教学与训练模式来进行教学,把大量的专项课程安排为简单的技术训练,并没有围绕散打专项教学方法、训练理论与科学研究等问题进行针对性教学,忽略了散打专项内容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致使学生对专项的看法依然以唯竞技成绩者为最高追求。

但是,社会在发展,各届学生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在发生着变化,社会对散打运动的现实需要也在改变,而教师的教学观念并没有跟随专项现实与理论的更新而更新,大多数教师依然延续着原来的教学理念,不仅不能够引领学生积极思考散打专项的未来发展,而且依然停留于唯竞技时代的散打专项教学模式。教学目标与具体培养实践的错位,教学观念与社会发展的脱节,致使“虽然各校颁发的毕业证书,都是统一的‘普通高等教育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但是毕业生却无法胜任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3]。

2.2 教学进程不明,内容设置模糊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散打专项设置的竞技体育背景,使当前大多数散打专项教师由退役后的竞技体育运动员担当——虽然一些经过大学教育的培养,但多偏重专业技术,加上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建设的长期模仿,及教学目标错位与教学观念落后所导致的教学内容模糊现状,使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散打专项教学在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并没有多大变化,依然延续着以技术为主的竞技教学模式。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散打专项教学进程只是简单的写着“专项一至专项八”的计划数字,实际教学中,不仅“散打、跆拳道项目不能围绕技击性强的专项特点开设课程;散打、跆拳道专项的套路课程没有针对性”[4],而且各学期专项教学内容重复,反复地教授着学生做运动员时练习的东西,致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怠慢课堂现象严重。结果学生在大学的学习与运动员时并没有根本区别,不仅理论知识提升较少,而且专业技术水平不断降低。即使在散打硕士生的培养中,也没有摆脱大环境的束缚,在培养学生制订教学与训练大纲、计划、进度等方面没有统一的培养与考察方案,“缺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引导与实践,没有充分发挥多学科的知识优势”[5]。

2.3 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陈旧

当前代表我国运动技术最高水平的单位属于国家队和各省体育运动队,他们同时也是技术教学与训练的最好代表。虽然一些大学产生了奥运会冠军、全国运动会冠军,但这些运动员大多是挂名在大学,实际并没有在大学就读,不是大学专项教师教学与训练的成果。但是,当前各高校中的散打专项教学即没有与高水平队伍的训练手段与方法相结合,也没有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对散打的教学、训练、传播、竞赛等问题进行培养和教育,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与写作的基本能力,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出现了选题重复、研究方法不当、逻辑混乱、抄袭现象严重等问题。“‘只注重一专,多能不足’,大量的时间用于提高专项竞赛能力水平的训练中,虽然进行了套路和散打教学内容的交叉教学,但是掌握粗浅,‘会练的不会打,会打的不会练’的现象比较严重”[6]。这种教学模式依然延续着专业队时的专项教学手段与方法,并没有与大学教育中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相结合进行改造与创新,以引导散打专项学生去积极思考专业队时的专项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而去改进原有模式,推动专项的精细化与具体化发展。

2.4 实践理论脱节,专业理论缺失

“受以‘专业’为单位构建课程体系和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各院系的专项训练理论与实践课,基本上就是武术套路、武术散打2类,而且是四年一贯制,教学内容交叉重复过多,理论教学内容过于单一”[7]。虽然,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散打专项学生同其他专业学生一样,需要学习运动解剖学、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等体育学基础理论课程,还要学习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武术导论、中医理论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但是,所有这些学科的学习并不能够使学生与自己的专项联系起来去思考专项问题,致使学生对专项的认识简化,缺乏系统思考。

在散打专项课程设置中,不仅没有涉及相关散打专项技术原理、教学与训练、竞赛与裁判、推广与传播等主题的引导性教学,而且专项教师也没有承担起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从各方面去积极思考专项问题。这一方面源于当前散打专项教学体系不完善,教材建设不足,针对专项教学的理论缺失;另一方面,恐怕部分教育者本人也说不清楚散打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它同其它学科理论及我国社会发展的关系。

2.5 培养特色不足,学生缺乏竞争力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设置包括挂靠的高水平运动队、运动训练学专业、体育教育专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及普通学生参与的课余体育锻炼等。高水平运动队虽然在名份上是以其它专业考入大学,但是在具体的大学教育中,他们是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了专项训练,依然是以提高运动成绩为本位;运动训练学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体育教育专业中不但设有武术选修课程,而且一些学校还专门设有武术散打的专项课程。“四个专业中出现了所培养的人才相似程度很高,不同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都面对同一行业、同一岗位”[8],使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相比,无论是在一般体育课教学,还是在理论课讲授中,多处不利”[9]。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在于专项教学实践并没有紧紧围绕“能够从事教学、训练与科研”的培养目标进行教育,学生就业的具体出路不明,使本就缺乏教学、训练知识的散打专项学生在毕业时往往还是只有高超的专项技术,对如何教、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进行科学训练、如何进行宣传推广等知识的掌握较少,导致他们在教学、训练、科研等方面不具有竞争力。

3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散打专项教学改进方略与具体设置

3.1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散打专项教学改进方略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有大师之谓也!”。民族传统体育散打专项教学应当融入它置身和隶属的大学教育,以学生为本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体健全人格的精英人才。一方面不违背社会对大学人才的期望;另一方面,更关键的还在于能够为散打运动项目本身培养优秀的学科后备人才。虽然与其它学科相比,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在大学教育中是一门特设专业,它可以在招生方面与其它学科相异,但是在具体教育实践中不应当有悖于大学教育的基本精神与理念。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散打专项教学不应当培养只具体高超专业技术的人,而应当培养具有“自由之意志,独立之人格”、具有质疑精神与能力、能够系统思考散打专项问题的精英人才。要求散打专项教学应摒弃学生理论基础薄弱的教学前提,树立缺什么补什么的教学理念,改变因学生某一方面缺乏就降低其要求的教学现状,唤起学生长年累月进行专项训练所养成的自强精神,使其能够埋头于散打专项各方面的理论钻研。

因此,针对散打专项教学的基本现状与问题,按照大学教育的基本精神与理念,根据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及散打专项教学的特殊性等前提,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散打专项教学应该紧紧围绕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系统性思维为本位,培养学生对散打专项技术原理、教学与训练、竞赛与裁判、传播与推广、科研与实践等方面的综合知识。

3.2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散打专项教学内容的具体设置

就当前的教育机制与人才选拔体系而言,研究散打高深学问、管理未来散打事业的代表正从今天的大学产生。因此,散打专项教学就必须对散打运动的各方面知识进行传授,如在大学教育期间掌握散打专项技术原理与历史、教学与训练、竞赛与裁判、推广与传播、场地与器材、科研与实践、同类项目的了解等内容。在散打专项教学的具体设置中,就应改变当前偏技术的教学现状,把上述各方面知识纳入到散打专项教学中,每学期应围绕一两个主题进行安排,结合各校其它理论课程的进度安排,明确专项一至专项八的教学进程与具体设置,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认识和分析散打运动。

表1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散打专项教学具体安排

在教学手段与方法方面,教师应当根据民族传统体育类核心课程、体育类核心课程、及其它方面的知识,改进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既能够体现散打专项教学的特殊性,又能够加强与其它学科的关联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要求专项教师、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应根据散打运动的具体发展“加强学科建设,完善学科体系”,围绕散打发展的各个方面编写科学合理的散打专项教程,满足散打专项教学的基本需求。

4 结论

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成立背景与招生特点,决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与大学教育的基本理念存在很大差异,导致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散打专项教学内容与进程安排不明确,教学观念落后,专业理论知识缺乏,与大学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脱节等问题。另一方面,“今日中国的社会转型已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体育赖以存在的条件,中国体育必须摆脱路径依赖,进行新的价值目标、方向和路径的选择,这是中国社会文化和社会文化中的体育实现文化自觉,走向未来,所面对的一个深刻影响人们生活和生命的重要问题”[10]。

因此,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散打专项教学必须根据自身特殊性与中国体育变迁的宏观背景,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与适宜性变革,摆脱一贯制的唯技术教学,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具体设置散打专项技术原理与历史、教学与训练、竞赛与裁判、传播与推广、科研与实践、场地与器材、同类项目的了解等内容,明确专项一至专项八的具体内容,结合其它学科安排,进行有针对性教学,培养学生综合性与系统性思维能力,使其进一步符合所置身于其中的大学教育。

[1]徐伟军,王晓军.面向21世纪高等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02):231-233.

[2]陈力川,译.皮埃尔·卡蓝默21世纪的大学,跨文化对话(19)[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3-12.

[3]刘0.轶,蔡仲林.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办学历程及发展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05):73-76.

[4]马学智,朱瑞琪,陈俊梅,等.我国部分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状况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0): 1396-1398+1430.

[5]高宏亭.北京体育大学散打专项硕士生教学能力现状调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4.

[6]李俊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散打学生基本技能培养模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12):84-87.

[7]王美娟,张茂林,张启华,等.高等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07):65-68.

[8]薛欣,朱瑞琪,薛扬.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现状和发展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01):102-107.

[9]吕旭涛,洪浩.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生存与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09):78-80.

[10]袁旦.时代呼唤人文体育价值观和工具理性体育价值观批判(2)——从一本西方体育学著作说起[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27(1):1-10.

Sanshou Teaching of Martial Art and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in College Education

SUN Xiang-hao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the particularity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special teaching setting,this paper used literature,interview and other methods to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college education.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anshou teaching should get rid of the technology teaching situation and setting specifically,and combine the special technical principles and the history,teaching and training,research and practice,and cultivate the students'thinking ability to meet requirements in college education.

College education;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Sanshou;Teaching

G807.4

:A

:1003-983X(2017)08-0738-04

2017-06-22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则项目阶段性成果(2017037)

孙向豪(1989~),男,河南通许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武术文化与教育.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Education College of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Jiaozuo 454000,China

猜你喜欢
专项民族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我们的民族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